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菌脓肿是肝胆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于有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的易感人群,当出现发热、腹痛等临床表现时,应警惕该疾病的存在。近年来,细菌脓肿从发病特点,高危因素,致病菌到治疗手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常见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已经成为脓肿的首要致病菌,其临床表现也除单纯肝脏侵犯外常合并外侵袭,如眼内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细菌脓肿的主要实验室变化是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升高,结合超声或者CT影像学可以很好鉴别诊断。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治疗手段也从传统手术引流向超声或者CT引导的脓肿穿刺引流转变。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肝脓肿 诊断 治疗应用 细菌性肝脓肿 克雷伯菌,肺炎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及意见,对术中获得压力损伤的部分术语、评估、预防和围术期的护理策略的专家推荐进行修改和完善,对预防与护理方法、流程、风险点预警提示等内容的理论及实践指导达成共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护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6a、miR-324-5p、miR-29a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及与胰腺炎并发损伤的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AP患者,分为轻症AP组(MAP组)和中重症AP组(SAP组),损伤组54例(MAP 20例、SAP 34例)与非损伤组76例(均为MAP);另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MAP组、SAP组、健康组以及损伤组与非损伤组外周血miR-216a、miR-324-5p、miR-29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相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各miRNA水平对AP并发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MAP组、SAP组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均高于健康组,miR-324-5p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1);SAP组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均高于MAP组,miR-324-5p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1)。Balthazar CT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与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miR-324-5p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损伤组外周血miR-216a、miR-29a水平高于非损伤组,且在损伤组中SAP患者高于MAP患者(均P<0.05);损伤组外周血miR-324-5p水平低于非损伤组,且损伤组中SAP患者低于MAP患者(均P<0.05)。外周血miR-216a、miR-324-5p、miR-29a预测AP并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4、0.750、0.814。结论miR-216a、miR-29a水平在A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miR-324-5p水平降低,与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关系密切,且对AP并发损伤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miR-29a预测价值最高。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损伤 微小RNA-216a 微小RNA-324-5p 微小RNA-29a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交替区域入血流阻断与Pringle阻断在腹腔镜右前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行腹腔镜右前叶切除5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27例,年龄40~60岁。54例患者中交替区域入血流阻断24例纳入交替阻断组,Pringle阻断30例纳入Pringle阻断组。比较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Pringle阻断组术中出血量(534±42)ml、术中输血量(2.88±0.54)U,均高于交替阻断组(374±21)ml、(1.86±0.29)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ingle阻断组手术时间少于交替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2例发生CO2气体栓塞,交替阻断组2例中转开放。交替阻断组术后肝功能指标(除白蛋白)优于Pringle阻断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Pringle阻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交替阻断组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25.0%),Pringle阻断组8例(26.7%),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右前叶切除术中,交替区域入血流阻断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肝功能损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对手术操作技巧要求更高,可逐步推广。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 血流阻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阻断动脉血流在囊型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囊型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7岁。所有患者均行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依据术中血流阻断不同分为:A组(n=42),选择阻断动脉;B组(n=38),阻断第一门血流。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215.7±29.6)ml、术后通气时间(2.3±0.1)d、住院天数(11.6±1.0)d,少于B组(254.8±20.6)ml、(3.2±0.2)d、(12.7±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9.5%),B组发生并发症5例(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天ALT、AST、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第5天ALT(62.8±5.2)U/L、AST(32.7±2.6)U/L、白蛋白(39.1±0.3)g/L、总胆红素(12.1±0.5)μmol/L,均优于B组(121.9±5.6)U/L、(53.9±8.0)U/L、(32.2±0.6)g/L、(19.3±0.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离术中选择阻断动脉,在控制术中出血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第一门血流阻断法。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动脉 并发症 肝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生化检验在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与损伤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观察组( n=150)均为本院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接收的支原体肺炎伴损伤、心肌损伤患儿,对照组( n=150)为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观察肝功能指标、心肌功能指标、 C反应蛋白和血沉。 结果: 在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 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与肝功能损伤诊断过程中,联用生化检验指标,除可以反映肝功能状况、心肌功能状况,同时根据C反映蛋白和血沉等判断疾病患病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数据,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肝损伤 心肌损伤 小儿支原体肺炎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通过实时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 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大黄素处理各组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黄素能减轻脂多糖诱导的组织病理学损伤。提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损伤起保护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Toll样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阻塞患者经皮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后的损伤、炎症和胆汁淤积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护理策略。方法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回顾性调查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接受PTCD手术治疗胆道梗阻的患者167例。共采用186次经皮引流术,患者平均年龄为63.6岁。手术前后取患者血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因子,放射免疫法检测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以GGT/ ALP比值作为判断胆汁淤积指标。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胆管阻塞患者的损伤分级、出血量、炎症因子及患者病例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经皮穿胆管引流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策略。结果167例接受PTCD手术治疗胆道梗阻的患者共发生5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33%,其中包括4例死亡病例,发生率为2.40%;并发症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损伤分级、出血量、炎症因子及患者病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损伤(3.20%),长期并发症是胆汁淤积(2.7%)。损伤分级、出血量、炎症因子及患者病例率是PTCD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胆管阻塞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可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干预。

  • 标签: 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 肝损伤 炎症因子 胆汁淤积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病程长短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方法:纳入2018年9月 至2020年6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关节镜下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08例,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慢性期组进行软骨损伤程度及部位记录,分析各组与软骨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软骨损伤程度与病程长短有相关(χ2=10.8,P

  • 标签: [] 前交叉韧带 软骨损伤 关节镜,损伤部位。
  • 简介:摘要创伤颅脑损伤(TBI)是由外部创伤致使脑组织损伤、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目前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也暂无优良的治疗方案。TBI可根据发生时间初步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者开始寻找微小RNA(miRNA)等有效生物信号分子,以期尽早发现并干预TBI后强烈的继发性损伤。研究表明miRNA作为小型非编码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病理生理条件下神经功能的有效调节因子。本文通过综述miRNA影响神经细胞凋亡、炎因子表达、血脑屏障修复三大途径中不同的干预作用,探讨miRNA对TBI的发生发展与恢复作用,以期促进miRNA在TBI方面的研究。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微小RNA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血脑屏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在外伤路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 ~12 月我院 80 例外伤颅脑损伤患者,以数字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与普通护理,评估 2 组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状况。 结果 2 组相较而言,试验组实施干预之后心理状态更好( p<0.05 );试验组生活质量更高( p<0.05 );试验组临床满意状况更高( 90.00%vs.82.50% )( p<0.05 )。 结论 在外伤损伤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满意状况,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升生存质量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外伤性颅脑损伤 优质护理 临床实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持续受压无法变换体位、使用手术器械辅助治疗、麻醉状态、术中失血以及局部持续潮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是院内压力损伤的高危人群。本文就围术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我科选取90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护理干预,比较压力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7.78%,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伤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发生压力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穿刺治疗脓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就诊的脓肿患者 5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穿刺进行治疗,另外再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 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50例脓肿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谷丙转氨酸上升、黄疸上升、血糖上升均为 0例。结论:穿刺治疗脓肿在常规治疗的方式上,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相关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脓肿 肝穿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脑转移瘤是发病率高、临床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的颅内常见恶性疾病,特别是其中的难治脑转移瘤(大体积、多发、复发的转移瘤)常规治疗难以达到理想预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具有精准度高、单次照射剂量大、对周围组织损伤低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脑转移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SRS治疗难治脑转移瘤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抑制肿瘤增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RS联合手术、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方案可以提高难治脑转移瘤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但是否改善患者的预后尚存在争议,且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关注。因此,本文就SRS治疗难治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及联合治疗的策略及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报道综述。

  • 标签: 脑转移瘤 多发性脑转移瘤 复发性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动脉源胃出血患者采取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产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 于本院筛选出 86 例动脉源胃出血患者,病历资料来源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使用抽签法对 83 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 43 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方式为对照组,给予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对 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 95.35% 高于对照组 81.40%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 P< 0.05)。 结论 对动脉源胃出血患者给予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有显著疗效,相较于常规内科治疗方式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止血速度,促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内科 动脉源性胃出血 放射介入 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术后预防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20年6月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开展术后预防放射治疗,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不同阶段生存率等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5年生存率65.63%,对照组5年生存率53.13%,两组生存时间、治疗满意度、生存质量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食管癌在我国临床发病率激增,对患者开展根治术治疗,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术后预防放射治疗效果更高,生存时间更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酒精纤维化是因长期过量饮酒产生的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慢性肝病。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酒精消耗量日益增多,酒精性相关肝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酒精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其中酒精纤维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积极治疗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发展,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酒精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有限,特别是早期的无创诊断方式还有待完善,针对纤维化的治疗药物和手段仍然缺乏,因此迫切需要对酒精纤维化的发展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扶持,多学科配合以预防和治疗酒精纤维化。

  • 标签: 酒精 酒精性肝病 肝纤维化 酒精性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在乙肝衰竭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2 月 ~11 月诊治的乙肝相关衰竭患者 80 例作为治疗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内科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 %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5% , P<0.05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乙肝相关衰竭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发病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浆置换 乙肝相关性肝衰竭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