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层级管理对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层级管理实施前在我院门诊输液室工作的护理人员 25 例作为对照组;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层级管理实施后在我院门诊输液室工作的护理人员 25 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医院感染率、患者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率。 结果: 层级管理实施后,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有明显差异。 结论: 在门诊输液室医院进行层级管理应用,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层级管理 门诊输液室 医院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我院输液室 13例病情突变患者,全部患者均给予急救护理管理干预,同时,评定急救情况。结果急救护理干预后, 1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成功率达到 92.31%;在护理满意度上,只有 1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 92.31%。结论对急诊输液室病情突变患者行急救护理管理,能有效改善其病情,提高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病情突变 急救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模式在推拿科患者出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累计在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间抽取推拿科出院患者 80例,随机对选取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并划分为对照组,余下患者出院期间接受延续护理,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对颈椎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推拿科患者出院管理期间开展延续性护理,能够加深患者对颈椎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从而认真听从护理人员及相关医师的嘱咐,可以作为推拿科出院管理期间的首选护理手段。

  • 标签: 延续护理模式 推拿科 出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9月为研究阶段,通过对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加强,在研究阶段初期、末期分别对比医、护、患三方 (医师 40名、护士 58名、患者 78例 )的病案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末期,医师满意度为 97.50%,护士满意度为 96.55%,患者满意度为 96.15%,均明显较研究初期的 75.00%、 65.52%、 76.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强化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可显著提升医、护、患三方的病案管理满意度。

  • 标签: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 医院等级评审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我院于 2019 年 1 月开始实施强化临床护理管理,于实施前(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实施后(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分别随机抽取 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实施前应用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实施前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结果 实施后,我院患者 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6.00% )显著低于实施前( 15.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良好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9年 3月到 2020年 3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门诊观察和住院治疗治疗的 1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 n=57)采取普通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 n=57)采取细致化医院质量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门诊观察和住院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和患者的依从度、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门诊观察和住院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依从度、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 P< 0.05)。结论:细致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效率,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管理的依从度和满意度。

  • 标签: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细致化管理
  • 简介:摘要: 2018年 1月 1日起广东省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开始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结算方法。新的结算方法按照“总额控制、病种赋值、月预结算、年度清算”的原则进行结算,迫使医院必须加强病案首页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按时按质完成医疗信息上传工作。本文主要对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内容进行概述,并就此提出医院管理对策。 

  • 标签: 按病种分值付费 医院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探究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 2017年 -2018年护理不良事件系统中的不良事件 ,,对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制定护理风险警示标识,于 2019年 1月开始实施,分析 2019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 PCU即重症监护室及床位使用率 115%以上感染消化科风险警示标识应用前后各 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价比较结果表明风险警示标识使用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P< 0.05)。结论: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显著。

  • 标签: 护理风险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 6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 31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 31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再将实施风险管理的 3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患者对风险因素的认知率以及对此次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分析因素的认知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风险管理 髋部骨折 护理效果 高龄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 接触患者最为频繁, 因此, 对医院门诊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合理改善措施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门诊护理的设置情况, 阐述了门诊的护理特点, 最后给出了新形势下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优化策略, 旨在给门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些许建议。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DCA循环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影响方法: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为研究样本,共 1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参照组 8例和研究组 8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 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物品清洗灭菌消毒合格率与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物品清洗灭菌消毒合格率为 90%,对照组物品清洗灭菌消毒合格率为 70%,研究组工作人员总满意度为 87.5%,参照组工作人员总满意度为 75%, 两组在上述 2个方面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使用 PDCA循环管理 能够有效提高物品清晰灭菌消毒合格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药品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关乎到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更是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做好医院中的药库管理工作。本文针对医院药库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药库管理 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方法:此次调查对象选择某院 201 8 年 2 月 - 201 9 年 10 月期间治疗的 120 例 皮肤科患者,按照感染预防、管理阶段,分别将其分成了研究组、对照组,将传统的预防和管理方式应用在后者,前者在后者基础上 应用了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干预,然后对二组干预前后的感染率和预防管理的满意度作比对。结果 根据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不同的干预管理法,研究组皮肤感染率为 0.83% 、对照组为 5.0% ,很显然研究组感染率比对照组低,同时其对预防与管理满意度 96.67% ,比对照组的 89.17% 高。对比二组数据差异含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结合皮肤科门诊中的一些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管理策略,以降低门诊皮肤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科门诊 患者 医院感染预防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生存质量及规范化管理。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为2018年12月到2020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192例早产儿。纳入病例经计算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96)、对照组(n=96)。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儿开展规范管理模式。比对分析2组发育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后遗症发生例数、体质量恢复时间、日常进奶量。结果:实验组体质量恢复时间、日常进奶量均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育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后遗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促进患儿体质量恢复,有效提升早产儿追赶生长,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早产儿 生存质量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病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中心就诊的 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病案管理,研究组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病案管理。对比分析现代化信息技术病案管理实施前后我中心的管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 45 例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病案管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45 例采用传统病案管理,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却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病案管理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节约较多的人力资源,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病案管理 现代化信息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循环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7年 6月到 2018年 5月期间的静配中心为观察组实施 PDCA循环管理模式,于 2017年 6月到 2018年 5月期间的静配中心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两组通过管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沉降菌生成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静配中心运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沉降菌生成几率,减少感染的发生,该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患者 6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 30例)和观察组( 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精神科住院总时间、对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仅 1例,少于对照组的 4例;精神科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达到 96.7%,高于对照组的 83.3%。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精神科 精细化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班主任”一职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它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整体教学效果的方向,同时班主任的状态也会和班级学生的状态息息相关。新课改的发布对整个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要求“以学生为本”,但是已经固化的应试教育,对此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成为了班级健康发展的关键。“ WCTT” 模式因此应运而生,极大地促进了班级的和谐发展,并减轻了班主任的压力。尤其对于医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激励机制引入康复科护理管理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在 2018年 9月~ 2018年 9月间于我院康复科就职的 10名护理人员和在此期间施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 96例施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常规组( 48例、康复科常规护理)、观察组( 48例、康复科常规护理 +激励机制),对比护理后,患者和主治医师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主治医师护理满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P<0.05)。结论:将激励机制应用于康复科护理管理临床中,能够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利于友好、和谐、亲密护患关系的维持,可使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保障。

  • 标签: 激励机制 康复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人事档案管理关系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分配工作,科学管理人事档案有利于确保医院人力资源分配合理,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本文就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提出几点对策。

  • 标签: 人事档案 医院 科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