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滑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机性,所以,开展滑坡地区的变形监测对于防治滑坡的发生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将 GNSS技术用于滑坡监测已成为研究热点。利用 GNSS技术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和防灾,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分析了 GNS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GNSS技术 滑坡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地表水监测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环境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地表水质和数量,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方面的关键应用。我们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具,然后着重讨论了其在监测水质、水资源管理、洪水预测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国际案例和最新研究的分析,我们强调了地表水监测与遥感技术的潜力,以及其在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地表水监测,遥感技术,水质监测,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华中地区“预消毒(二氧化氯)+絮凝沉淀+过滤(V型滤池)+消毒(二氧化氯)”处理工艺的城镇地表水厂,对其生产工作中危险因素进行介绍,同时提出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 标签: 地表水厂 安全管理 生产危险因素 辨识与控制
  • 简介:摘要根据海南岛万泉河下游水文控制站1956-2014年实测月降水量与径流量资料,采用统计参数、累积曲线、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万泉河年径流量多年变化大于年降水量,实测径流系数呈现下降趋势,降水径流关系存在减小的规律;②万泉河近60a来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径流量呈减少趋势;③万泉河年降水量具有28年和12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径流量具有28年和13年左右的明显周期。研究结果对万泉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调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海南岛 万泉河 降水 径流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退耕还林地监测结果定量计算和综合分析,初步得出不同技术措施类型蓄水保土效果,并为北方土石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有益建议。

  • 标签: 退耕还林 坡面径流 土壤侵蚀 研究
  • 简介:摘要多年调节水库径流调节计算绷线法求解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绷线法的求解效率和精度,本文根据绷线法良好的数值特性,将作图过程转换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并用动态规划对问题进行了建模、程序设计及求解。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绷线法的动态规划解法及程序设计能高效合理的实现多年调节水库径流调节计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径流调节 绷线法 动态规划 VBA
  • 简介:根据1956—2010年唐乃亥水文站逐月径流量资料和1961—2009年黄河上游兴海、泽库、玛沁、达日、久治、玛多6个代表站的降水量、气温资料,分析了唐乃亥站径流量与黄河上游地区降水和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季的径流量分别占年径流量的14.9%、42.9%、34.7%、7.5%;唐乃亥站年和四季的径流量主要具有4、6、8和16a左右的周期;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唐乃亥站径流量总体处于偏小阶段,但2003年以后径流量呈上升的趋势;黄河上游年、夏季和秋季降水量1990—2002年为偏小阶段,2003年以后为偏大阶段;1961—2009年黄河上游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分别为0.36、0.23、0.27、0.37和0.60℃(/10a);近50a唐乃亥站年、夏季和秋季径流量与黄河上游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春季径流量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气候学 径流量 降水 气温 黄河上游
  • 简介:DL/T5105-1999(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中缺少兼有灌溉任务的水电工程径流调节的具体方法,而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还有部分不合理问题。文章修正了常规计算方法中不舍理的条件假设和方法简化等,提出了对常规计算方法的改进措施。改进方法采用时历法长系列连续径流调节计算,可获得比常规方法合理的灌溉过程和较大的灌溉水量及发电出力。改进方法可适用于年调节和多年调节水库,能完成多种径流调节任务,提高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可以增加水库的灌溉和发电效益。

  • 标签: 水电工程 灌溉 发电 水利计算 径流调节
  • 简介: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延河流域1952—2008年降水量与甘谷驿站径流量进行分析,并以1952—1994年为基准期,定量分析1995—2008年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57年来延河流域正常降水发生概率达80.7%,径流年型以偏枯和枯水年为主;年降水量和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突变分别发生在1995和2005年;与1952—1994年相比,1995—2008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较基准期分别减少11.1%和27.3%;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46.2%和53.8%。

  • 标签: 延河流域 径流 降水 人类活动 影响
  • 简介:长江源区位于川西北高原东北部,过去40多年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区域冻土一生态环境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径流过程的变化影响到了长江源区的水源涵养功能。本文利用长江源区沱沱河、五道梁、治多、曲麻莱和玉树5个水文气象代表站的相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对长江源区的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年内、年际和年代际的多尺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从距平值上探讨了各站的降水量和径流量的空间分布。为进一步研究长江源区流域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深入开展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长江源高寒区 降水量 径流量 时空变化
  • 简介:摘要:昭通中心城市2035年总需水量49470万m3,渔洞水库为主要供水水源,通过径流系列延长和还原计算,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4570万m3,结合供水区需水预测和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26600万m3,需新建新的水源工程才能满足中心城市发展对水资源需求。

  • 标签: 渔洞水库 径流还原 供水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路面硬化面积越来越大,洪涝水区域也越来越多,由于地面不能更好的吸收水分,导致城市遭受暴雨和洪涝灾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并且各个河流的河道负荷水量正在逐年增多,并且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城市硬化面积的加大,对各个河流造成了重大负担,并且也对水循环和水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城市近年来基于流域管理,开发出了很多新型的测试管理模型。通过对流域尺度,城市单元土地开发前后峰值流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变化,而得出一个较为科学的规划,从而建立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在分析过河流所能容纳的河流,水流量以及水资源自身净化污水的能力,得出一个层级较多的雨水控制模型。通过各单位的不断研究,从而构建起了基于水资源总量的雨水管理模式,构建起平衡好河流以及城市规划的管理模式。本文基于流域尺度是视角下海绵城市建设途径以及流域径流控制进行分析,以某开发区为分析对象,分析了该地区的水流总量以及水流的流量峰值,和后续的水污染控制,从而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以更好的进行城市建设规划。

  • 标签: 流域尺度,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径流控制
  • 简介:摘要:景观格局变化和气候变化是流域径流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利用3S(GIS、RS、GPS)技术定量分析流域长时间、大尺度景观格局变化,是目前流域径流量变化相关研究的趋势。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流域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和气象数据等,构建水文模型所需的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开展径流数据对模型做参数敏感性分析,在进行模型校准与模型验证之后,设定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和气候变化情景,模拟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和空间特征,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 标签: 径流量 景观格局 水文模型 流域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水循环作为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当其冲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流域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影响,对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径流因子的特征分析,分析了径流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

  • 标签: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 流域径流 影响  
  • 简介:摘要:粗放式绿色屋顶在城市降雨中体现出污染截留与雨水径流截留的双重作用,这是促进海绵城市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此举可以有效缓解强降雨对城市的影响,有效对抗城市内涝并切断污染传播。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新时代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也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防控抗灾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绿色屋顶 滞蓄截污
  • 简介:摘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保证我国生态平衡稳步发展,环境治理工程开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地表水污染防治鉴定评估中把地表水的环境损害价值量作为重要的内容,工作主要是监督制止违法排污的工厂、围绕突发的环境事件讨论损害赔偿问题、为一些环境问题引发的问题提供帮助,为司法诉讼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主要阐述了地表水环境损害价值量化的设计方案,分析和研究地表水环境恢复成本政策以及预算,设立虚拟治理成本法。根据比较以及实际情况需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恢复方案,有效恢复地表水资源。

  • 标签: 地表水 环境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