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台湾学者孙剑秋博士著,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12月初版,2000年9月再版,全书316页。此书是作者多年来习《易》、治《易》的论文及讲授《周易》的材料汇辑,但全书仍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并反映出作者多年治《易》的一贯倾向。(1)以义理为主,不废象数。认为“象数图书之学愈盛,则人的自主性便愈低”,故治《易》应“先立乎其大”者(《自序》),又认为“象数亦为易理之二”(《亭林之易经学·论学易不可废数》),不能尽去。

  • 标签: 《易理新研》 孙剑秋 台湾省 易学研究 易学文化
  • 简介:"比德于玉"的相关说法见于《礼记·聘义》、《荀子·法行》、《孔子家语·问玉》。关于"比德"多见于美学的讨论中,就"比德"出现的文本语境来看,"比德"原本不是一个文学的话题,而是一个伦理学的话题。"比德"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比喻的手法,而是一个伦理学的方法,是一个说明美德的方法。"比德"的方法具有伦理学上的自然主义的某种特征。"

  • 标签: 比德 “子曰” 君子 文献 文学比喻 伦理学
  • 简介: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人呼吁应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以便宗教活动场所对内规范管理、对外理顺关系。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需要在充分认识存在困难的基础上,适度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实际情况,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法人资格 专家学者
  • 简介:2016年1月18日下午,广州市伊协、广州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举行广州市回族特困家庭迎春茶话会。广州市伊协副秘书长、广州市回会副会长钟有女代表向回族特困家庭发放春节慰问金,为特困人员送去一份冬日里的温暖,喜迎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 标签: 迎春茶话会 文化研究会
  • 简介:目前,在心理诊断和治疗实践中,如对服刑罪犯等相关人群异常心理的诊疗矫治(矫正并医治),现有心理咨询师职业大典相关内容的规范及标准界定,远远满足不了实际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需要。实践表明,一名合格乃至出色的心理咨询师,不仅应当具备诊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基本技能,更需学会规范处理并诊疗矫治心理异常中确诊的神经症,以及各类非发作期或服药康复期的精神病性疾病。然而,我国2005年修订的心理咨询师技能鉴定规范系列中,对心理异常患者的心理咨询治疗规范内容仍是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心理咨询治疗范围的发展空间,甚至阻滞了职业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异常患者咨询治疗矫治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根据本人六年来百余起心理咨询诊疗矫治的个案,结合笔者对心理异常患者,如强迫症、抑郁症、厌学症、同性恋、各类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诸多临床心理疾病诊疗实践,特在此探讨心理咨询师规范诊疗矫治心理异常患者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研究相关内容的风险防范和注意事项。同时,对难产25年的《精神卫生法》征求意见草案,笔者从立法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独家观点。从而,对心理异常罪犯诊疗矫治工作实践,从心理咨询诊疗矫治方法和理论上提供一些有益思考和创新,以供同仁商榷。

  • 标签: 心理异常 诊疗矫治 理论调整 疗法创新 风险防范
  • 简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上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上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并不是个别现象。针对研究生'不马'现状,以及不知不信、知而不信、信而不坚的'信马'偏误,高校必须重视并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马'和'信马'问题。应该通过增强学科意识、培育科学思维、提高学科素养、内化学科规范实现'在马马'。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信仰情感意志、排除西方社会思潮干扰、导师外部推进等途径实现'在马信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学科定位 学科信仰 研究生
  • 简介: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08崂山论道暨首届玄门讲经活动,这将是我学习道学的大好机会。佛门讲经,玄门论道,这是宗教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消除“欧洲中心论”,抵御“物质至上”、“科技迷信”等现代世界性疾病,共同建立适合人类未来发展需要的伦理观、世界观,促进世界和谐的需要。

  • 标签: 崂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欧洲中心论” 道家 中国人民 世界观
  • 简介:中承惠栋、张惠言汉易之学风,博采汉魏诸家易注,以郑玄易学为旨归,会通融摄诸家之长,能有己得。在易学上既摆脱了王弼“扫象”说义之解经路向,又不依从以虞氏易为代表的汉易象数派之纯粹为寻象而寻象之解经路向,开拓出了涵具二者之长的“象义”兼顾解经方法论。最终形成了以“元”理论为根基,以“爻画变化”理论为主要解经方法的易学体系。其思想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沟通象数、义理的宏大学术视域。

  • 标签: 姚配中 周易姚氏学 元理论 爻画变化
  • 简介: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古代官方祭祀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他既是官方政府树造的教化偶像,又是行业从事者的保护神,还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托。这体现出官府和民众对传统地方资源的一种共享和利用,其间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创新,从而使得管仲本人的形象在正史之外更加丰满和充实。

  • 标签: 祀典系统 管仲 人物形象 行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