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干部病房开展心理护理服务的方法,观察成效。方法随机将老年干部病房接收的7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干部病房后,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老年干部病房 心理护理服务 成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8例剖宫产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7±3.3)分、住院时间(6.7±1.0)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4±3.2)分均低于对照组(44.6±4.2)分、(8.2±1.5)分,且研究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88.9±5.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5.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供应室配合临床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6例内科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患者。在供应室配合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形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11例,患者感染率为15.06%,观察组患者感染2例,患者感染率为2.73%,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8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75.34%,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供应室配合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供应室 临床 优质护理
  • 简介: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授Dr.Hepler提出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的概念,指出药师必须接受以病人为中心(patient—Centered)的服务作为他们的执业理念,引发欧、美等西方国家药学观念与实践的转变,药师以自己在药品学和治疗学双重知识结构优势,在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方面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与医师、护士共称为现代卫生保健的三大支柱。我国也是开展药学服务工作较早的国家,但由于受传统观念、教育模式、相关政策滞后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比较深入的药学服务实践仅限于综合性医院,

  • 标签: 基层医疗单位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基于产科无陪护病房的广泛实施,本文主要对产科病房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进行SWOT分析,全面分析了产科病房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的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并对产科病房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从国家政策、宣传、软硬件设施的配套、、推行策略循序渐进、营造舒适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产科病房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进行了客观分析。

  • 标签: 产科 无陪护护理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普外科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的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较大的改善(P<0.05);在护理质量方面,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实施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施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普外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透析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长、责任区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制度,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兼顾,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创建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结果医护患在工作开展中不断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能更好的跟医护合作,患者的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状况的系统全面把握,给与及时的指导建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对透析群体的管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服务 做法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孕妇实施孕早期保健的价值,以优化妊娠结局。方法 随机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90例孕妇分为实验组(45例,应用常规产检+孕早期保健)、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产检)。对比两组孕妇顺产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产检遵医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孕妇顺产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77.78%,35/45),P<0.05;实验组孕妇焦虑评分(23.56±2.13)分、抑郁评分(20.08±2.55)分、产检遵医评分(94.25±2.35)分,较之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22%,1/45)比对照组(17.78%,8/45)低,P<0.05。结论 针对孕妇开展孕早期保健,可使其顺产率显著提升,改善其心理状态,利于妊娠结局的优化。

  • 标签: 孕早期保健 孕妇健康 影响
  • 简介: 摘要: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透析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长、责任区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制度,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兼顾,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创建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结果:医护患在工作开展中不断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能更好的跟医护合作,患者的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 100%。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状况的系统全面把握,给与及时的指导建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对透析群体的管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优质护理服务;做法与体会    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医院全面开展,我们透析中心也不例外。我们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收到了好的效果,提高了服务满意率,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一、方法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就诊率高、病程长、流量大的特点,如何为其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服务成为了医护人员共同的服务目标。对此血液透析室重新对诊疗环境进行了布局,使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更科学合理。为患者及其家属设置休息区,室内配置电视机、微波炉、空调、饮水机、洗手池、衣柜等,并增设了患者挂号就诊区、接诊室、隔离病房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并加装了门镜系统。每个透析单元配有液晶电视供患者治疗时欣赏电视节目;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着尿毒症的疾病知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走廊和室内摆放着勃勃生机的绿色植物。透析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血液透析室率先在院内开展了 "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挂号、取药、结账。每位患者抽血化验、取报告、领药都由护士在床旁落实,便捷的就医流程,受到了患者的欢迎。     二、完善各项操作标准及规章制度    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血液透析质量及相关工作,建立合理、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明确透析中心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并制定了透析风险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工作,严格查对制度,包括患者的预冲管路,血管穿刺,透析治疗及治疗参数的设定,保证每班有 2名护士在岗,相互检查,包括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机器设定的治疗参数是否准确、抗凝剂的用量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制定了《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班护士岗位职责》、《血透中心工作制度》等等,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使护士更直观正确地掌握服务技巧 [1]。    三、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后,往往有很大的压力,如透析的风险、痛苦、自由的限制,疾病本身对身体的影响,透析费用,亲情的改变等,所表现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绝望,亲切而有耐心的语言沟通能够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细心的讲解透析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讲解其他患者的透析效果,增强其治疗的信心。透析患者长期与医护人员接触,对医护人员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对工作人员、治疗环境及透析程序与方式都比较熟悉,甚至把血透室当成第二个家,对此我们随时与患者沟通,把血液透析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讲解和说明,主动征求意见。在发生其他疾病时主动为患者联系治疗,建立畅通的就诊通道,提供联系方式,遇到问题及时联系,争取在第一时间内解决。为此血液透析室建立了温馨服务卡,发给患者,进一步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透析室应大力拓宽健康教育形式;设置健康教育栏,摆放触手可及的健康教育手册;定期召开健康教育讲座,开展新老病员联谊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 [2]。    四、实行零陪护    在刚开始实行零陪护时,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能理解,少数患者家属非常不满。我们面对压力没有退缩,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为每位患者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患者每次透析时间为 4~ 5h,透析过程中,我们承担起家属的责任,更衣、热饭、喂水、喂饭、按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感化患者,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前来接受透析的患者形形色色,但不管遇到哪类患者,护士依旧会将患者照顾的无微不至。    五、感染控制措施     5.1血液透析室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     5.2每班透析结束,都对透析机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如果没有明显污染,可应用低浓度含氯消毒剂;明显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 2000mg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     5.3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原则,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名患者使用。     5.4对透析患者进行分区治疗,配备专门的治疗车、血压计,固定护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六、加强护理质量检查    根据现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对血液透析室实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结合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本透析室成立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小组,每周由质量组不定时的进行质量检查,护士长每日检查护理质量、每月召开护士工作讲评会、每月召开质量安全分析会。采用随时检查和每月定期检查的方法,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检查力度。对存在问题仍不达标的,继续跟踪,直至达标为止 [3]。    七、体会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科护士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得到了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工作热忱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她们用服务打动患者、用亲情感动患者,同时我科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患者享受更贴心的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这是很多患者的心声,也是优质服务的保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病区患者满意度达 100%。达到了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多次获得患者及家属送来的感谢信及锦旗。    参考文献:     [1]张绪芬 .创建 "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试点病房 "的做法与体会 [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1) .     [2]马秋娥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做法与体会 [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2-01-11 11: 46: 00].     [3]邓燕妮 .创建优质办事提升医院形象 [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11( 6-31): 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04.8-2005.2月份收治到的产后42天的20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接收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到的服务,而对照组则是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母亲生理、心理以及母乳喂养等的环节中实验组的得分明显的高于常规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到母婴的身心健康,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 摘要】 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活动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活动,同时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 标签: 创建 和谐 幸福家庭 活动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官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五官科当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DS、SAS 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总依从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SDS、SAS 评分情况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 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到五官科当中,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护理依从度,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五官科 优质护理服务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2013年 4月 -2014年 5月于本院普外科就诊的 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普外科的护理工作当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普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常规组(n=1215)、优质组(n=405)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优质组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伤害、意外伤害、护患纠纷、护理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虽不能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但有助于提高其它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普外科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1-2020.3 期间我院接诊的 40 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20 例 / 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接受舒适护理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精神状况、社会文化和环境状况)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VAS 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 优于对照组 , (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推行 舒适护理 可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提升患者晚期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晚期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