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的同轴脊柱内镜操作系统(YESS)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技术要点与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单个医生连续收治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男93例,女41例,年龄14~84岁。局部麻醉下,应用改良的YESS技术行椎间盘摘除术,采用后外斜入路96例,椎板间孔入路38例。通过对比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应用MacNab评分对患者中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心悸、出汗等症状,给予补液支持治疗后缓解,并完成手术。134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诊时间平均(69.5±3.0)个月。内镜术后开放返修3例,返修率2.23%(3/134)。术前VAS中位数为8(7,9)分,术后即刻为1(1,2)分,术后6个月为1(0,1)分,术后1年为1(0,1)分,术后5年为1(0,1)分,术前与术后5年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082,P〈0.01)。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优108例,良17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93.3%(125/134)。结论应用改良YES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因其手术技术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耐受程度高,从而有利于该手术的推广和实施。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 简介: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有关的各种因素建立预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状态的预后模型,并与传统的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评价其效果。方法收集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所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为人工神经网络(ANN)。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一组作为训练样本,不参与数据挖掘过程,共计27例;一组用于筛选变量及建立预测模型,参与数据挖掘过程共计107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关评价指标来比较两种方法对于评价预后模型的准确度。结果T分期、肿瘤直径、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单发及多发、手术方式、病理分级,6项指标均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5生存状态相关(P<0.05)。ANN模型预测患者5年生存状态的准确率为85.18%、敏感度为57.14%和特异度为95.00%,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关评价指标,准确率77.78%、敏感度44.44%、特异度94.44%。神经网络各项指标均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可从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大量信息中挖掘出有意义的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建立预测模型来判断患者5年后的生存状态。

  • 标签: 数据挖掘 人工神经网络(ANN) 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软组织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102例软组织肿块患者病理诊断良性88例,恶性14例,其中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3%、86.4%、83.3%、42.9%、93.8%,单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63.6%、61.8%、17.9%、88.9%,联合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3.2%、92.2%、66.7%、97.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相结合能大大提高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率.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软组织肿块;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骨创伤创面损伤病患78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引流组,每组均为39例。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治疗,引流组病患采用VSD治疗。结果引流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且其存在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创面损伤病患采用VSD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VSD 骨创伤创面 疗效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图像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基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tionalspeckletrackingimaging,2D-STI)技术的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eal-timethree-dimentionalspeckletrackingimaging,RT3D-STI)技术迅速发展。研究表明RT3D-STI技术是一种定量、

  • 标签: 斑点追踪 技术评价 SPECKLE 左心室功能 空间分辨率 室壁运动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修复四肢严重毁损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四肢严重毁损创面修复治疗的64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VSD技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4例患者中治疗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且损伤创面感染明显好转。经过7~10d的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除10例患者由于毁伤创面受损较大,且感染严重,出现血运欠佳,需进一步清创后,继续给予VSD治疗,其余54例患者毁伤创面的肉芽组织恢复良好,未出现水肿、渗出等。47例患者行局部转移皮瓣治疗,17例患者行薄中厚皮片植皮治疗,封闭创面,且均成活良好。结论VSD在四肢严重毁损创面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了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创伤和损伤 四肢 修复
  • 简介: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滑膜炎为主的一类人体自免疫疾病。质谱技术已经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诊断,利用质谱技术对患者体内疾病相关化合物的鉴定,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本文综述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和疾病分型。简要介绍现行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方法,对近年来报道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质谱检测样品展开讨论,并对质谱技术在临床诊断的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质谱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应用
  • 作者: 张景瑜李明王玉臣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张景瑜李明王玉臣滦县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3700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270)作者简介:张景瑜,男,(1969.2-)男,唐山市滦县人,本科学历,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病骨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技术与保守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40例;随访时间6月~24月,平均随访15月.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12月的JOA下腰痛评分系统(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日本骨科学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AS和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期间椎间孔镜技术组疗效好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关键词椎间孔镜;保守治疗;椎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22-01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明显的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或麻木症状,严重者伴下肢感觉障碍、功能活动受限、二便失禁及肌肉萎缩等.由于人们生活模式的变化,LDH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但部分患者恐惧手术且LDH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我们比较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椎间孔镜技术与保守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joimaxGmbH公司椎间孔镜,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应用四级扩张导管逐级完成椎间孔扩大成形,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置入椎间孔镜,摘除突出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40例均完成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8例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即刻缓解,2例术后无明显缓解,于术后1周行椎间孔镜下翻修手术。40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1.8月,优19例(47.5%),良15例(37.5%),可6例(15.0%),差0例。优良率85.0%(34/40)。VAS术后即刻(2.8±1.3)、术后3个月(1.7±0.8)及末次随访时(1.9±0.8)均低于术前(7.5±1.1)(t=17.455,26.969,26.039,P均=0.000)。JOA评分术后3个月(23.1±2.5)及末次随访时(24.3±1.7)均高于术前(12.1±2.3)(t=20.479,26.978,P均=0.000)。结论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神经根管狭窄 椎间孔镜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