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中的作用,并加以实施.方法对在我科行64排冠脉造影患者,因心率快、呼吸不稳而导致不能顺利接受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倍他乐克12.5~25mg口服,干预组给予中医技术干预及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造影前3分钟均给予硝酸甘油0.25mg舌下含化,最后对两组患者心率、呼吸和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出现4例图像差而影响管腔评价,干预组均顺利接受检查,并得到高质量图像.结论采取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可使患者心律、呼吸平稳,提高检查成功率.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冠脉造影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5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与特殊创面敷料连接,在创面处产生负压,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新颖治疗方法.为了研究VSD用于骨外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骨外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验组(VSD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组)之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骨外科创伤患者,总共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清创、换药以及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方法进行清创的基础上再采用连续VSD技术治疗,抗感染治疗以及创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出现并发症的比例及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61%,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实验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比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SD于骨外科创伤患者护理,具有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换药次数少等优点,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骨外科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5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0例健康者以及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相应的磁共振扫描检测成像,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相应数据并整理原始图像,最终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状况以进行相应的定位诊断从而协助治疗.结果OCorSTIR序列和OAx3D-Fiesta-c及OAx3D-Fiesta-c序列用于显示臂丛神经干成像较好,并且可以显示出神经干的信号异常或粗细,来帮助更加准确的定位神经损伤.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中能更好的对其进行定位诊断,增强了诊断效率以帮助对该病症进行更加迅速有效的治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运用.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技术;臂丛神经损伤;神经干;定位诊断;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3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慢性肾病(CKD)患者的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并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部CKD患者46例;同时选取经临床及超声检查证实无心肺疾病的健康志愿者30名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常规超声参数,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LVEF,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CKD患者左心室旋转、扭转运动参数与LVE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KD组患者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002、0.020,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CKD组基底部旋转角度峰值降低不明显,仅下壁、后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44、0.041,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KD患者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LVEF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4,0.447,P均〈0.01)。结论2D-STI可分析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评价CKD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受损。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尿毒症 肾病 心室功能
  • 作者: 李柏志1周立娟2赫玉芳3孙文艺4李正伟5黄志成6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李柏志1周立娟2赫玉芳3孙文艺4李正伟5黄志成61.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3.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21;4.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5.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吉林长春,130041;6.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长春130012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课题“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专利战略研究”(20130416006ZG)项目支撑、吉林省卫生厅科技项目支撑.第一作者:李柏志(1983-)男,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学历,研究方向:医学生物工程学.并列第一作者:周立娟(1982-)女,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学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重点领域专利分析及研究.通讯作者:孙文艺(1972-)男,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学历,研究方向:医学生物工程学.
  • 简介:摘要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Ti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是当今世界医学生物工程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对DerwentInnovationIndex(DII)专利数据库收录的1968-2014年世界范围内申请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技术专利进行了数据计量分析,给出了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专利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研发重点分布、机构分布等,揭示了已展现出明显优势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技术的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得到的结果可为这种新技术的研发决策提供支持与依据.研究发现,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美国和中国对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领域研究资助力度持续加大,美国和日本在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关键词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技术;创新现状;发展趋势;专利分析AStudyoftheTrendsofTi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TechnologyInnovationbasedonPatentAnalysisLibai-bhi1Zhouli-juan,2Haoyu-fang3Sunwen-yi4?Lizheng-wei5Huangzhi-cheng6(1.InstituteofFrontierMedicalScience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1,China;2.InstituteofScientificandTechnicalInformationofJilin,Changchun,Jilin130033,China;3.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ofJilinProvince,Changchun,Jilin130021,China;4.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Changchun,Jilin130021,China;5.TheSecond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41,China;6.JilinCancerHospital,Changchun,Jilin130012,China)AbstractTi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istheworld'smostpopularareasofscientificResearch.ThepapermetrologicallyanalyzesthedataoftheTi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technologypatents(1968—2014)collectedworldwidebytheDerwentInnovationIndexdatabase,andinvestigatesthevariationoftheanGnualpatentamountintheperiod,thepatentamountofeachmajorcountry,thekeytechniquesofthepatents,andthepatentamountofeachmajorenterprise,andfinally,elaboratestheinnovationstatusanddevelopmenttrendsofthetechnology,theperformancesuperiorityofwhichisobviouslyemerging.Theresultsofthestudycanprovidethesupportandbasisfordecisiononthenewtechnologyresearch.Afteranalysis,theauthorfindsoutthatTi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Technologydevelopsswiftlyinrecentyears,USandChinahadinvestedalargeamountofmoneyonTi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USandJapanplayedadomGinantrKoeleyownorTdis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TissueEngineeredArtificialSkin;Innovationstatus;Developmentwends;Patentanalysis中图分类号R3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1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用一次性静脉针头细管代替普通吸氧管,管腔小,管壁柔软,与婴幼儿鼻孔容易衔接,并且易固定,不易滑落,增强了舒适感,减少了患儿哭闹不合作,有利于护理人员及其家属照顾,应用一次性静脉针头吸氧即补充了普通吸氧管滑落的不足,又可使氧气均匀迅速的输入患儿体内,提高了患儿氧气吸入使用的疗效,根据临床检测的血气分析数据显示,血氧饱和度比普通吸氧管提高速度快而且平稳,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好,

  • 标签: 静脉针头端细管 婴幼儿 有效吸氧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主动减容技术对肥胖患者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对2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肥胖患者运用主动减容技术,并用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行切口疝修补。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1±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28)ml;术中切除腹腔内肠管长度150~350cm,平均(213±38)cm。术后1周平均腹腔内压力(7.8±2.1)mmHg,较术前(15.4±1.2)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79,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2±3.3)d。2例术后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及腹腔脏器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5)个月,1例术后1年复发。术后1年患者BMI为(19.3~25.3)kg/m2,平均(22.5±2.1)kg/m2,较术前(31.8±1.2)kg/m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84,P〈0.05)。结论应用主动减容技术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肥胖患者行修补术可以降低术后腹腔内压力,并避免腹腔间隙综合征的发生,降低肥胖患者体重指数,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减压 腹部 肥胖症 主动减容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防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敦煌市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9例基层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及囊外摘除组,比较两组患者裸眼矫正视力、裸眼脱盲率、脱残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矫正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组裸眼脱盲率、裸眼脱残率分别为98.0%和79.9%、4.9%,囊外摘除组则83.7%和41.9%,超声乳化组显著高于囊外摘除组(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囊外摘除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技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平均矫正视力,且落雁脱盲率和脱残率较高,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防盲工作中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裸眼脱盲率;基层防盲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2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PHILOS钢板结合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伴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伴肱骨干骨折患者1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长PHILOS钢板结合MIPO技术治疗,术后通过Neer评分来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通过HSS评分来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对全部15例患者进行为期12-30个月的随访发现,术后1例患者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2周内自动恢复;1例患者发生肩关节慢性轻度疼痛,给予对症处理后有效缓解.全部患者在术后12个月均达到骨折愈合,并没有内固定松动或者退钉等并发症发生.根据Neer评分发现,肩关节功能优6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为93.3%;根据HSS评分发现,肘关节功能优1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临床治疗肱骨近端伴肱骨干骨折时,长PHILOS钢板结合MIPO技术固定比较可靠,对血运的影响不大,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长PHILOS钢板;MIPO技术;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94-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