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3种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应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益比奥、利血宝、血达生3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6.83,89.43,10.10。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血达生组经济效果优于其他方案。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白介素-11(rhIL-11)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12d、24d后的BPC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用rhTPO治疗,对照组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93.33%,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TPO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基本相同,但是rhTPO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综合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大剂量地塞米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后者在前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8周时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b、Hct值。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的Hb、Hct值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Hb、Hct值都有所回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Hb、Hct值回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0%。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不良反应少。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rhEPO 肾性贫血 安全性 有效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当中运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恢复血小板的促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进入本院施行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7例患者,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40例从移植+1天起于皮下注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待血小板实际计数达100×109/L为止。对照组27例除常规用药外,不增用其他药物。经探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开展成效,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使用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移植+10天BPC的最大值是130×109/L,对照组的是40×109/L。两组病例BPC恢复到100×109/L时,观察组累计恢复率是88.3%;对照组的是68.7%;观察组恢复时间平均是(10±4)d,对照组的是(20±6)d。评估得知,观察组各项BPC恢复指标都优越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rhTPO用于治疗Allo-HSCT根治过程中出现血小板显著减少的病人,能改善病人BPC总体恢复情况,效果较突出。

  • 标签: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rhTPO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苗药啊咳知和黔产石韦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炎及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点。方法对苗药啊咳知使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其化学物质,使用不同浓度提取物体外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NF-κb,TNF-α,TNFR1,VEGFR1四种重组蛋白,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药物对蛋白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本研究共提取分离出6种不同部位的提取物,每种提取物对NF-κb,TNF-α,TNFR1,VEGFR1均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结论两种石韦抗炎镇痛和抗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之一为直接对上述四种蛋白的抑制作用,两种石韦各有其选择性抑制的优势分子。

  • 标签: 药物筛选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式1。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症状共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观察组予以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内,分别进行3次空腹抽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红细胞计数(RBC),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给药途径产生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不同给药途径后,Hb、Hct、RBC指标均明显上升,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可以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无论采用静脉注射还是皮下注射的给药途径,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预后质量,但是相比而言,采用静脉注射更具有安全性,并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给药途径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贫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rhTPO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治疗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发生肾性贫血的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40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持续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治疗。连续用药12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Hb、Hct等指标均明显上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未处理自行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结论持续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治疗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 慢性肾脏病 透析 肾性贫血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