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后造成的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是选自于作者在2022年4月至5月支援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活动中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收的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患共计72人,并根据发病程度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危重组有36人,本组病患是症状较重的一组;另一组是非危重组有36人,本组症状较轻。在治疗过程中对病患的肝脏功能展开监测研究分析两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情况、观察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数据并找出导致急性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危重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概率为为36.11%,而非危重组的发生率仅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而在对比两组病患的ALT、AST水平结果时,危重组病患的各项结果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病患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同时在对新冠肺炎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可知,CRP与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影响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急性肝损伤的概率呈正相关。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感染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虽然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是影响其发生率与发病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非常大的可能是CRP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肝损伤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该情况采取的临床护理应急处理措施。  方法:从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中选取确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1例,为研究组;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病例数差异和BMI指数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和BMI是肿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可使用Padua风险评分表进行评估,进而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护理方案。

  • 标签: 肿瘤内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 方法: 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 2019 年 1 月,结束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共选择 300 名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总结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儿病情、年龄、性别以及一次置管成功等对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并无明显影响, P>0.05 ;留置针留置时间不短于 7 天为患儿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 P<0.05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留置时间不短于 7 天为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 结论: 引发小儿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留置时间,因此应尽量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同时加强对患儿留置部位皮肤的观察和环境消毒,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小儿急诊输液室 留置针 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疾病患者重症监护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住院重症监护室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重症监护室综合征诊断结果,将32例患者分为发病率组,88例未纳入发病率组。使用急性和慢性身体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和重症监护室环境压力因子量表(icues)对重症监护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风险因素患重症监护综合征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ApacheⅡ评分、停留时间、气管插管、睡眠障碍以及环境压力因素(p < 0.05)。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重症监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的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重症监护有高血压病史,ApacheⅡ评分≥7天的停留时间、气管插管、中等至严重睡眠障碍和压力(p < 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疾病患者仍有重症监护室综合征的风险。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史、阿帕奇指数、持续时间≥7天、气管插管、睡眠障碍和中度至重度压力。有必要加强危险因素的识别、预防和控制以及临床护理干预。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心血管疾病 ICU 综合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急诊、重症创伤中心收治的重症创伤且并发TIC患者80例(研究组),同期重症创伤但无TIC患者8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完善所有临床资料信息,于患者转入ICU时采集外肘静脉血样,检测患者凝血指标、炎症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比较两组凝血、炎症、血常规指标。并对TIC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预后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常规指标。结果: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血浆活化蛋白C(APC)、D-二聚体(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重症创伤 创伤性凝血病 危险因素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ESD术前活检提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进行ESD治疗的患者93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行ESD治疗。按照病理升级与否将患者分为病理升级组与病理未升级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因素对病理是否升级的影响,以及导致ESD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3例患者中52例病理未升级患者和41例病理升级患者进行分组,结果发现黏膜表面是否发红与是否有结节样改变是影响术后病理升级的因素(P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病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