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学小提琴是我自己争取来的耀基告诉记者,他学琴很晚。几十年过后,他还清楚的记得:“1951年2月11号,我是背着我的爸爸,妈妈,自己跑到温瞻美老师那里去的。”说这句时,他一副无怨无悔的样子。

  • 标签: 林耀基 马思聪 小提琴 学琴
  • 简介:【本刊讯】日前,青岛市人民会堂座无虚席。在缠绵悠长的旋律中,一场饱含思念的“耀基教授追思音乐会”拉开了帷幕。耀基的得意门生余振阳、陈怡、谢楠、李传韵等人次第登场,在如歌如诉的琴声中,用“弦上的思念”向恩师致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与青岛交响乐团的协奏,为音乐会更添华彩。

  • 标签: 音乐会 林耀基 青岛市 思念 交响乐团
  • 简介:2015年,《钢琴艺术》杂志曾经报道过一位"奇葩老琴童"—建武。酷爱音乐的建武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是高级软件工程师,同时又擅长钢琴演奏与编配。建武曾在"2014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业余四组(老年组)比赛中荣获冠军,至今已编配、创作两百余首钢琴曲,是个名副其实的"奇葩老琴童"。他的学琴经历究竟是怎样的?

  • 标签: 琴童 编配 无线电系 软件工程师 老志诚 建武
  • 简介:阿萨菲耶夫曾说过:“天才之为天才是善于创造。只是善于还不够,要的是能把这种素质,和体察到的这个神经质时代人的感受规律密切结合起来。……作品必须是视觉包括听觉在对立统一中触模可及的。”毫不夸张地说,当代苏联著名作曲家谢德完美地体现了这一品质,他的作品都是奉献给现代直接感受的客体。谢德(RodionShchedrin)生于苏维埃作曲家协会成立的1932年。现在是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由于他对苏联当代音乐所作的贡献。曾获“荣誉勋章”(1976)、“劳动红旗勋章”(1971),1981年被授予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84年又荣获列宁奖金。对谢德卓越才华的最大赞誉,是1979年被选为联邦

  • 标签: 谢德林 钢琴协奏曲 苏联人民 列宁奖金 第一交响曲 当代音乐
  • 简介:马思聪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有一个研究空白,就是马思聪的小提琴教学这一领域.就记者阅读范围所见的有关研究、纪念、介绍马思聪的文章,几乎没有一篇涉及到他的小提琴教学.其实,作为音乐教育家的马思聪,他的提琴教学的思想和实践,是值得师从马门的学子们认真回忆、总结和研究的.今春,记者专就马思聪的小提琴教学问题分别访问了上世纪50年代从师马思聪的耀基、杨宝智两位教授.他俩所谈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两位教授的亲身体会,对音乐教学工作者颇有启示意义.现将访问记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马思聪 小提琴 教学 特点 林耀基 杨宝智
  • 简介:2005年6月16日,"唐朴古稀民族音乐会"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众多音乐学者聚首天音,专家们畅所欲言,对唐朴林先生在创作、教学及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艺术及学术贡献进行了研讨.

  • 标签: “唐朴林古稀民族音乐会” 2005年 学术研讨会 会议综述
  • 简介:华先生不仅是作曲家,也是音乐学家;同时,他既是音乐审美心理学的开创者,又是复调音乐及其研究的大师。作曲家论音乐比比皆是,但作曲家从审美心理的角度讨论音乐,并且以学贯中西的知识和智慧探讨古今中外的音乐现象,鲜有所知。其意义在于以审美心理学的方式论述音乐思维,包括心理思维、结构思维、聆听思维、传感思维--这是构成整个音乐创作、传达和接受,也即表达与感悟的过程与系统。

  • 标签: 林华 复调 艺术 抽象 文化音乐 艺术音乐
  • 简介:72年前,有一段血与火的历史点燃了青春沸腾的热血;72年前,12·9青年的信念照亮了人们灰暗的双眸。2007年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72周年纪念日,当我们在幸福的蓝天下欢声笑语时,当我们在放飞青春激情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忘记那页已经翻过的历史。

  • 标签: 中心小学 英林镇 合唱比赛 校园文化生活 爱人民 七色光之歌
  • 简介:1980年至今,作曲家徐晓为筝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作者追溯其充满个人文化、审美、创意、情感、身份特质的创作动力及轨迹,诠释其作品中可触之有限。

  • 标签: 徐晓林 筝乐作品 创作
  • 简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深知可见,“圆”的形态在中国舞蹈构图中随处可见。怀民具有中国元素的现代舞,用最简单的“圆”演绎最繁华的效果,将有形的构图生之于无形中,从而产生不同的构图。除此之外,怀民隐藏着对“圆”的哲学思想的极大利用,结合现代舞特有的身体语言和方式,造就了中西美学碰撞下的一系列经典佳作。

  • 标签: 舞蹈构图 林怀民 舞蹈作品 无极
  • 简介:引言2014年6月7日晚,作为浙江宁波首届合唱指挥大师班结业的重头戏—著名指挥家阎宝教授率浙江音乐学院(筹)"八秒"合唱团在宁波新城文化广场保利大剧院举办合唱专场音乐会。演出创下了该剧院的票房纪录,也为大师班画下圆满的句号。笔者有幸聆听了大师班课程和"八秒"音乐会。

  • 标签: 阎宝 合唱指挥 林教授 专场音乐会 文化广场 阎教
  • 简介:“第十届埃特根国际钢琴比赛”于2006年8月6日至13日在德国埃特根举行。来自45个国家的255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分为少年组和青年组。评委由来自德、美、韩、英等国的专家组成。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附中高三学生吕晨娜(指导老师:杨成刚教授)经过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获得青年组第四名,她的突出表现赢得了观众与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成为1988年比赛举办以来在该组别获奖的第一位中国选手。

  • 标签: 国际钢琴比赛 德国 四川音乐学院 指导老师 高三学生 选手
  • 简介:郝端端就是“好端端”,每当主诗人念出他的名字,总是引起一阵笑声,这个喜庆的名字能获得一等奖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了。9月3日,郝端端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获奖后首次钢琴独奏音乐会。当郝端端在台上演奏李斯特炫技式的作品时,他的虎虎生气总能让人联想到郎朗。

  • 标签: “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 郝端端 演奏技法 学琴生涯
  • 简介:读闫学写的这本书,常常被苏霍姆斯基的童心、真心、爱心以及深入浅出的教育哲理所深深触动.读书的过程中经常被感动得潸然泪下.在感动之余,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我有两点体会:1、兴趣的重要性;2、让学生动起来.

  • 标签: 兴趣出发 动起来读 学老师
  • 简介:古拜杜娜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盏誉的女作曲家,1980年她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奉献》,这部作品充满了鲜明的对比和紧张的情绪,小提琴独奏部分复杂而精彩。创作中,作曲家运用象征性的音乐语言和整体性交错结构,通过音乐的创造方式来表达和论证了自己的宗教观念。使音乐形式化过程与宗教观念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创造自由的末世观”思想。

  • 标签: 古拜杜林娜 《奉献》 宗教观念 交错结构 创造自由的末世观
  • 简介:想要实现在比赛期间采访10位外国评委的愿望并非易事。因为10天的赛事中,有两天是从早到晚三个单元都有比赛的。而且最后一天,虽然正式的比赛已结束,对评委来说,却是最“饱和”、劳累的一天:既要参加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颁奖仪式、宴会,还要出席少年钢琴家和6位获奖者的两场音乐会。但是凯沫(Karl—HeinzKaem-merling)教授还是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在利用音乐会后回到宾馆的间隙,慨然挤出了半小时给我。虽然我严格遵守了“30分钟访谈”的诺言,使这次访谈成了所有访谈中最短的一次,但凯沫教授还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些问题。我想这首先归功于他的德国式的严谨思维,同样还要归功于也已极度疲劳的周

  • 标签: 德国 钢琴教育家 凯沫林 访谈录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