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环管理模式在合理控制医院药品收入占比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医院药品收入管理模式,并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措施,并将PDCA循环措施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PDCA循环管理模式干预后,其药品收入及收入占比均优于实施前,且处方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医院药品收入进行控制,可提高合理用药的质量,控制用药比,以此提高患者整体的用药质量。

  • 标签: 循环管理模式 医院药品 收入占比 用药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麻醉药品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及整改措施,规范麻醉药品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到5月所有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处方,筛选出麻醉药品合理处方2410张,依据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分别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所涉及的科室进行分类,用帕累托图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次原因。结果麻醉药品合理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12.61%)和用药不适宜处方(87.39%),超常处方为0;不规范处方中,身份证缺项(44.74%)和诊断缺项(71.71%)占主要原因;用药不适宜处方中,占主要因素的为重复用药(51.61%),适应证不适宜(87.32%)占次要因素;主要涉及的科室为胸部内二科(48.46%)、胸部内一科(60.25%)、肺、胃肠内科(68.67%)、头颈放疗三科(75.64%)。结论根据帕累托图分析出的不合理用药处方问题的主、次因素,可针对性地对产生不合理用药因素进行整改,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麻醉药品 不合理用药 处方 帕累托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麻醉药品处方和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定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为回顾研究时间,以2018.1~2018.12间未实施药学干预管理的5770例临床麻醉处方为对照组,并以2019.1~2019.12间实施药学干预管理的5770例临床麻醉处方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麻醉药品处方管理效果并合理用药的情况做差异分析。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各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药学干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质量并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也由此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药学干预管理 合理用药 药物滥用 用药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药师实施合理用药有效干预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21年1月-2021年4月期间采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筛选120例纳入对照组,未接受用药干预;从2021年5月-2021年8月中筛选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所选患者均接受合理用药干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有效 干预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剂科麻醉药品合理应用的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需要应用药剂科麻醉药品的患者临床资料,用药时间2022.1月-2022.7月,随机分两组,规范组40例,患者行规范性管理模式,管理组40例,患者行常规性管理模式,比较规范组与管理组患者的用药结局。结果 规范组合理用药率97.50%,管理组合理用药率82.50%,数据表明,规范组合理用药率更高,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麻醉药品 管理 药剂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品种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将我院2021年02~2022年04这时间段,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44例用于本项研究,分析患者的用药品种,并以《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对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估,根据用药情况对患者分成2组,调查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患者中单一用药有47例、两药联用有54例、三药联用有43例,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使用频率较高,依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此外,144例患者中不合理组有33例,合理组有111例,其中不合理组患者有14例为药品种类选择不当、11例有为联合用药不当、8例为药物剂量不当,其合理组的用药有效率要比不合理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为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因患者药品种类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及药物剂量不当,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降低药物疗效,建议临床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达到正确、合理的用药标准,来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用药品种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品种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将我院2021年02~2022年04这时间段,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44例用于本项研究,分析患者的用药品种,并以《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对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估,根据用药情况对患者分成2组,调查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患者中单一用药有47例、两药联用有54例、三药联用有43例,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使用频率较高,依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此外,144例患者中不合理组有33例,合理组有111例,其中不合理组患者有14例为药品种类选择不当、11例有为联合用药不当、8例为药物剂量不当,其合理组的用药有效率要比不合理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为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因患者药品种类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及药物剂量不当,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降低药物疗效,建议临床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达到正确、合理的用药标准,来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用药品种 不合理用药
  • 作者: 王明耀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23
  • 出处:《航空军医》2024年4期
  • 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疏血通在2021年2月份的使用进行回顾分析,为后续药品管理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2021年2月份在我院接受疏血通注射治疗的患者资料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类统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全部病历中,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为适应症不合理、实验室检查不合理、辨证论治不合理,所占比分别是32.08%、26.42%、20.7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在我院使用时存在较多不合理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引导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合理用药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剂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份~2014年4月份我院药剂科200种药品,设为观察组,采取分类管理制度,另选取2012年2月份~2013年3月份药剂科200种药品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药品医院合理利用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药品合理用药率均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22.5%),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不良反应占比,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医院 药剂科 合理用药率 不良反应 影响
  • 简介:本文通过描述药品信息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阶段的药品信息,讨论药品信息与药品安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药品信息 药品安全 安全用药
  • 简介: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再出新动作。在国家发改委发布低价药品清单及相关配套政策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医院采购低价药品下发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实施“分类采购管理”。《通知》要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常用低价药品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药品供应 采购管理 计生委 分类 国家发改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特点,并分析其临床合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由于喹诺酮类药品的使用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特点。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得,在喹诺酮类药品中左氧氟沙星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比例最大,与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的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造成的不良反应比例最大,与其他方式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喹诺酮类药品治疗时,需要重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提高喹诺酮类药品的用药安全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喹诺酮类药品 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致中老年人在服用西药之后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给药意见。方法从档案室抽调1200份病例,并从中筛选出752份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病例,统计出752份病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最终根据统计得到的结果,对用药方案进行优化。结果由于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最大的,占比达到了41.49%;“患者年龄过大”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共计35例,占比为23.81%;“患病种类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为43位,占比为29.25%。结论导致中老年人用药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患者年龄、患者肝肾功能,以及给药的方式等,为了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完善相应的护理用药措施。

  • 标签: 西药 中老年患者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医院药学服务对遏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10名患者,随机将210名患者按每组105名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的105名患者采取了医院药学服务的干预措施,对照组的105名患者则没有实行任何措施,客观记录两组患者的药品费用并对两组数据展开研究比较及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用药与病情不符的发生率为13.14%,重复用药的发生率为8.75%,缺少疾病专项治疗药物的发生率为8.23%,不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法的发生率为6.11%,药物用量使用不合理的发生率为5.26%;对照组组的患者用药与病情不符的发生率为35.34%,重复用药的发生率为28.13%,缺少疾病专项治疗药物的发生率为21.03%,不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法的发生率为24.02%,药物用量使用不合理的发生率为19.04%,实验组的患者药品合理增长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药品的不合理增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医疗药学服务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遏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药物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 标签: 医院药学服务 药品费用 不合理增长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临0床干预过程中,对药师合理用药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该措施最终效果及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评价。方法:根据需要,筛选研究对象80例,收治时间开始于2020年9月,结束于2022年3月,而后分组,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入院先后的时间顺序,对其统计后发现,2组患者均为我院门诊部收治;其中,常规指导在对照组中开展,药师合理用药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收纳样本容量40例,对比效果。

  • 标签: 合理用药干预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安全性 影响评价
  • 作者: 赵明 周敏 滕晓东 饶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病理科,杭州310014,Department of Pathology,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Boston 02215,U S A,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03,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5月正式出版,本文简要提炼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的一些重要进展和变化,并阐述在病理医师的日常实践诊断过程中如何辩证且合理地应用该分类,从而更为精准地指导临床对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的处理。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合理分类与药物监管制度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价值。方法:特将某市医院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期间在药房接受服务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化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药物合理分类与药物监管制度。护理人员收集两组患者数据信息,比较与分析两组药物分发差错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分错差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药物合理分类与药物监管制度的应用到药房管理中,不仅可以降低药物分错几率,也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医院中广泛推行。

  • 标签: 药物合理分类 药物监管制度 药房管理
  • 简介:每个人都会生病,生病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求医问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把肉体的痊愈甚至于生命的延续寄托于药品药品在人们的眼中就是健康的代名词,有了药品才有健康,有了健康才有幸福。然而,面对近年来药品安全问题频出的现象,许多人不禁对药品使用产生了质疑。患者如何正确选择适用的药品?如何选择有质量保证的药品?如何正确使用药品?维护药品给予人类健康的使命,关注药品慎用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严肃对待的事情。2009年伊始,当人们还来不及从曾经的药品安全事故的回顾中抬头,新的药品安全问题又凸显出来。在人类的健康保护区内,让我们来共同清醒了解新的药品安全问题,明确药品慎用问题新航标。

  • 标签: 药品使用 慎用 人类健康 安全问题 求医问药 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