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粘连松解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经宫腔镜成功分离粘连的180例中、重度宫粘连患者随机分配为A、B、C三组,术后均采用传统的IUD+人工周期方法,A组为对照组,B组术后宫内注入几丁糖,并用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C组术后宫置双气囊导尿管,比较三组间术后月经改善率、受孕率及宫再次粘连率。结果三组间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次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受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UD+人工周期+几丁糖及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及术后IUD+人工周期+宫置入双气囊导尿管这两种方法均为有效可行的预防宫再粘连方法。

  • 标签: 宫腔粘连 几丁糖 明胶海绵 双腔气囊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宫腔镜治疗宫因素所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判断其生殖预后疗效。方法对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因不孕不育接受宫腔镜检查治疗的患者中选择100例,将其分为TCRA术、TCRM术、TCRS术、TCRP术四组,对这四组的妊娠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TCRA术治疗的妊娠率是44%,足月活产率是55%,经TCRM术治疗的妊娠率是85%,足月活产率是87%,经TCRS术治疗的妊娠率是48%,足月活产率是80%,经TCRP术治疗的妊娠率是93%,足月活产率是100%。讨论结果显示,患者经宫腔镜治疗后能有效治疗宫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症状。

  • 标签: 宫腔镜治疗 不孕不育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塞纱术在产妇分娩后出血中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或方块式缝合术,观察组用浸透含凝血酶的生理盐水纱条填塞宫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保留子宫并痊愈出院。观察组在治疗胎盘剥离面出血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情况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宫塞纱术方便有效、操作简单,能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塞纱术 产后出血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患者护理要点。方法以30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中,治愈14例,好转14例,恶化1例,死亡1例,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至关重要,这也是蛛网膜下出血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Robertshaw左、右双支气管导管(DLT)行支气管内插管对术后咽喉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使用RobertshawDLT(Potex系列)的胸科手术患者11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左右管的选择分左管组(A组)和右管组(B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及咽喉损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A组咽喉损伤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5%),而B组为(2.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喉头水肿及环勺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RobertshawDLT术后咽喉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气管插管 咽喉 并发症
  • 简介:<正>1994年,Dake实施了世界上首例胸主动脉内修复术(thoracicendovascularaorticrepair,TEVAR)[1]。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TEVAR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成为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案[2]。然而,TEVAR术后的患者仍有可能发生内漏、逆行性主动脉夹层和截瘫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TEVAR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 标签: 胸主动脉瘤 术后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 修复术 支架型人工血管 支架植入术
  • 简介:研究了LD泵浦的不同谐振结构的掺铥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双色镜和光纤输出端面形成谐振,激光器最高斜效率达到了56.9%,对应的量子效率为142%.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构成谐振,也获得了超过Stokes极限的斜效率,且激光光谱处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带内.不同结构之间对比表明,对于2μm光纤激光器,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构成谐振,可以在保持高效率激光运转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光谱特性.

  • 标签: 掺铥光纤激光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 LD泵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膜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抗结核基础上,于每次胸穿抽液后(直至胸腔为少量胸水)注入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万U,嘱患者多方位翻身,6-8小时后放出胸腔积液,每周2-3次。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胸腔完全吸收(彩超提示胸水厚度小于1.5cm)26例患者先前存在的胸腔积液粘连、分隔、包裹消失,16例患者抽液困难者抽液量明显增加,38例先前无胸腔积液粘连、分隔患者注入尿激酶后未发生胸腔积液粘连及分隔。结论胸膜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效,有效率100%。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治疗 尿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抢救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抢救护理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予以生长抑素、持续24h泵入,止血、输血,补充血容量,三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等抢救。结果58例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痊愈51例(87.93%),死亡7例(12.07%)。结论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止血、输血,生长抑素持续泵入抢救无效时,为挽救生命,基层医院以三二囊管压迫止血术为常用暂时止血措施。

  • 标签: 三腔二囊管 压迫止血术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出血后低钠血症,脑血管痉挛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40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隔天测定血钠浓度,按血钠是否正常分为正常血钠组(A组)和低钠血症组(B组),按是否出现脑血管痉挛分为无脑血管痉挛组(C组)和脑血管痉挛组(D组),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段的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且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患者的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P<0.05)。其中A组患者血浆的脑利钠肽在第7天达到高峰,两周后开始下降,而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在第14天达到高峰,三周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D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且D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C组患者的血浆中脑利钠肽的水平(P<0.05)。其中C组患者血浆的脑利钠肽在第3天达到高峰,一周后开始下降,而B组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在第14天达到高峰,三周后开始下降。结论血清脑利钠肽可作为预测蛛网膜下出血后引发低钠血症,脑血管痉挛等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利钠肽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低钠血症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过程中不适,探索出一种高效、无痛的灌肠方法。方法将44例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实验组采用双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器灌肠法灌肠。结果使用传统灌肠法灌肠的病人出现边灌边排现象,不仅污染床铺、衣裤,而且灌肠后不能做短暂的保留,既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又给患者造成不适。结论使用双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器灌肠法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灌肠法 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法 效果比较Double cavity effect of balloon catheter enema with traditional enema metho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镜手术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4例镜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分析与对比两组受试者的整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27.3)mL、(4.3±1.1)d和3.1%,与对照组的(104±45.7)mL、(5.7±1.8)d和18.8%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在体温改变方面,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给予泌尿外科镜手术患者应用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情况,控制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建议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 腔镜手术
  • 简介:<正>对于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争议[1]。胸主动脉病变的开放手术常较复杂,需胸骨切开、左肺萎陷、主动脉置换以及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的重建,增加了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缺血、失血性休克等的风险,对于高龄(>65岁)及存在如冠心病、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并存病的患者难以耐受。即使是术前评估手术耐受能力较好的患者,胸主动脉病变开放手术也存在很大的

  • 标签: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病变 腔内移植物 急性主动脉夹层 开放手术 胸主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