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脉康治疗糖尿病肠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糖尿病肠病诊断明确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饮食,采用常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并予甲钴胺500vg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脉康5克日3次,疗程6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糖脉康治疗糖尿病肠病有显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淌塘铜矿于2006年8月建成投产,现已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矿山建有完善的开拓、运输系统,六中为矿山的持续接替中段。文章在矿山生产现状调查和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DIMINE三维数字矿山软件系统的采矿设计功能,对六中矿体可行的开采方案进行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后选择最优的开采方案,最后应用建立的三维模型对六中回采进行整体规划。

  • 标签: 淌塘铜矿 DIMINE三维数字矿山软件系统 回采方案
  • 简介:目的比较急诊与延期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99例,分成急诊组52例,延期组47例,比较术后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年、2年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情况及全身并发症等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急诊组较延迟组为优,两组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急诊手术疗效优于延期手术。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 骨折 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后路短节内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伤椎植骨组30例,采用后路短节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单纯固定组26例,采用单纯后路短节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变化。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月,平均(15.8±3.7)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组内比较,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植骨组明显优于单纯固定组。两组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短节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能减少椎体高度丢失以及后凸畸形的复发加重,降低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植骨
  • 简介:<正>世事如棋局。尽管"走势"变换纷繁,但只要思维缜密,运筹帷幄,知己知彼,遵循事物内在规律,把握好几步关键"棋",就会胜券在握,甚至一招致胜。中铁十一局集团兰新铁路甘青第16标项目部,正是凭借着几步"妙棋",激活了整个"战局",打出了一场速战速决的攻坚战。在全线17个标段中,第一个完成85公里的线下主体工程,无砟轨道试验在全线第一个通过原铁道部专家组的评审验收,第一个率先完成无砟轨道铺设,信用评价一直名列

  • 标签: 无砟轨道 项目部 兰新铁路 施工 戈壁滩 主体工程
  • 简介:张奠宙、赵小平先生在文[1]中指出:“最近看到的课堂,多半注重认识过程的前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探究、汇报归纳,以至有所发现,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是,众所周知,认识过程还有理性认识的加深,并反作用于实践的后半过程.”文中还进一步发问:“数学学习需要巩固,需要做题,但是光做题也不够,必须进行反思,才能进一步达到更深的理解.公开课中很少见到复习课,数学复习课该如何上?”

  • 标签: 数学复习课 教学思考 研讨课 有理数 认识过程 创设情境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桡骨远骨折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挠骨远骨折患者40例,均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对本次参与研究的40例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2%,无骨折移位以及崎形愈合。结论老年挠骨远骨折采用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复位标置明显、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无崎形愈合及骨折移位、钢板稳定性牢靠等特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老年挠骨远段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将自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脊柱胸腰爆裂性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男30例,女20例,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均行X线和CT检查,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以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半年至2年的术后随访,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腰背部疼痛情况VAS评分比较,术后明显优于术前,两个阶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术后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明显优于术前,且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术前。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好,因其可以早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于后柱,防止晚期矫正角度以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应值得在临床治疗时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 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临床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运用短节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短节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组20例,短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在治疗前后及随访中测量伤椎的Cobb’s角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现象,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此种情况,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研究发现应用短节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可增强局部椎体固定的稳定性,并有效减少副作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固定 椎体增强术
  • 简介: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钻井、测井及露头剖面等资料,对川中潼南地区须家河组二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识别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类型的基础上,将须家河组二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中进一步识别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旋回层序2种结构类型。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时间单元,详细探讨了须家河组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分析了主河道侧向迁移对沉积相展布的影响。

  • 标签: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层序界面 沉积相 须家河组 潼南地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梗死相关动脉存在血栓病变征象的STEMI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对照组30例(单纯血栓抽吸),比较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PCI术后临床结果的差别。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TIMI血流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术后2h内ST抬高回落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出血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栓抽吸基础上联合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有效减轻血栓负荷、改善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提高梗死相关导联ST回落率、减轻心肌损伤及改善左室收缩功能等方面优于单纯血栓抽吸治疗,且出血风险无增加。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STEMI)早期溶栓临床参考指标提示再通病例,通过溶栓后近期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再通情况。方法2011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冠心病STEMI33例,其中下壁MI9例,下壁和后壁MI18例,广泛前壁MI3例,前壁MI3例,没有溶栓禁忌症。早期进行溶栓(选择尿激酶30例,阿替普酶3例)有效,溶栓后近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完全再通3例,狭窄再通18例,仍有血管完全闭塞12例。结论冠心病STEMI早期溶栓治疗仍是冠心病STEMI再灌注治疗有效方法,溶栓治疗通过侧枝循环及微循环的再通,可使部分罪犯血管未再通AMI患者获益。

  • 标签: 冠心病 STEMI 溶栓 冠脉造影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动态改变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2例心电图ST-T动态改变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心电图ST-T是否动态改变分为ST-T动态改变组与非ST-T动态改变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统计分析两组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率。结果心电图ST-T动态改变组患者,冠心病占82%,非ST-T动态改变组冠心病的发生率为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T动态改变的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发生冠心病有较好的预测性。

  • 标签: 心电图 ST-T动态改变 冠心病 糖尿病 老年
  • 简介:近年来小学生课外阅读有忽略经典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类作品的倾向。古典文学作品是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不仅能为他们以后进一步了解认识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而且对其一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还原唐僧》这一课例指向高年的古典文学类作品的阅读,尝试以课外阅读课为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探究提高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新方法。

  • 标签: 课外阅读 古典文学 《西游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治疗的18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2岁至58岁,平均47.5岁。结果本组随访12-18个月,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对比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椎弓根钉 伤椎固定
  • 简介:目的分析1个常染色体显性局灶节。肾小球硬化(AD-FSGS)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致病基因。方法调查1个中国AD-FSGS家系,收集临床资料,绘制家系图谱,并对家系中所有成员进行尿液筛查,并留取其外周血,对其中尿液筛查异常的2个家庭7名成员进行ACTN4、TRPC6和INF2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WT1基因外显子8和9直接测序。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该家系共有4代,27名成员,现有成员23名。发病者5例,女性3例,男性2例,平均发病年龄26.9岁。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该家系临床特点符合AD-FSGS诊断。7名成员中未发现ACTN4、TRPC6基因所有外显子和WT1基因外显子8、9有致病性突变,其中5例发病者INF2基因外显子8均有纯合缺失突变,缺失的碱基为CCCCACCCCCAC(c.1249delCCCCACCCCCAC,P.T420_P423del),缺失在外显子8第274-285位点,该位点突变既往未见报道。c.1249delCCCCACCCCCAC位于1NF2表达分子invertedformin重要的Diaphanous抑制结构域(DID)编码区。结论INF2基因外显子8上的杂合缺失突变可能是该家系AD-FSGS患者的致病原因,c.1249delCCCCACCCCCAC是引起AD-FSGS的一种新型突变。

  • 标签: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缺失 测序 INF2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抬高性急性心梗患者早期心率变异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0例,入院后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LOWN分级分为MVA组106例和非MVA组244例,根据SDNN结果分为正常组,轻度降低组,中度降低组,重度降低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5例。比较各组心率变异性差异及MVA的发生率,并进行心率变异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结果ST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明显减低;与MVA发生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741)。结论ST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早期MVA组较非MVA组心率变异性亦减低,心率变异性与MVA发生率之间存在负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变异性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