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一个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来比较采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hysiologicalAnchorageSpee'sWireSystem,PASS)和MBT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正完成的拔牙病例的上中切牙转矩,以比较两种不同矫正系统在上前牙内收过程中对于上前牙的转矩控制的效果.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需要拔牙矫正的病例.病例纳入标准:汉族;安氏Ⅰ类或Ⅱ类;恒牙列;设计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上颌支抗设计为中度或强支抗.研究收集并完成矫正病例40例,随机分组以年龄、性别作为分层依据,采用随机信封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PASS组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MBT组21例,男8例,女13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矫治技术完成正畸矫治.采集患者治疗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测得矫正后PASS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相对于解剖[牙合]平面的转矩角度值为(8.7±5.5)°,而MBT组为(5.3±4.4)°,P=0.036.与以往研究得出的中国人正常合上中切牙转矩的均值(10.8±3.1)°相比较,PASS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而MBT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二维头颅侧位片测量两组患者切牙唇面切线与眶耳平面的后下夹角,PASS组为(91.5±6.5)°,MBT组为(87.8±8.6)°,P=0.141.结论从三维模型的测量结果来看,与MBT技术相比较,PASS技术矫正完成的病例其前牙的转矩值更接近于正常[牙合]人群.对于上颌拔牙病例而言,由于PASS技术将前牙托槽的槽沟尺寸减小为0.020英寸×0.027英寸,减小了弓丝与槽沟间的余隙,从而更利于上前牙的转矩控制,避免其在内收过程中过于舌倾.

  • 标签: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 生理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 上切牙转矩 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
  • 简介:目的分析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效果。方法将各业务管理模式作需求分析,并进行适应性修改。结果系统全程记录检测、质控、评价过程,减少和消除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设置统计查询模块和检索功能,提高了基础资料的使用效率;系统自动生成各类检验报告单和监督文书,格式统一、标志齐全。结论应用系统提高了工作质量、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出具文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明显提高。

  • 标签: 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技术都迎来突破,迎合时代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信息化,从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高效快捷。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化的一种机械系统,如果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其中,则可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完美升级,不但可以弥补系统中原来存在的缺陷,还可以提高对系统控制能力。通过分析介绍智能控制技术,探讨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途径,希望可以给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智能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固定义齿修复体牙菌斑的控制作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固定牙齿修复体的牙菌斑患者8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后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牙菌斑指数以及牙周健康指数。结果 在对所有患者采取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后,患者牙菌斑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牙周健康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固定义齿修复体牙菌斑患者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对牙菌斑的控制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口腔护理 固定义齿修复 牙菌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及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本院接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病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20年3月~2021年6月),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组别后,实施对比性护理研究。参照组(n=39)行标准护理,试验组(n=40)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效果、自护能力影响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理后ESCA量表评分如下:自护技能(36.65±4.54)分、自护责任感(20.05±3.18)分、自我概念(26.05±4.05)分、自护知识(69.25±6.54)分,高于参照组,且试验组护理后院内哮喘发作频次(1.07±0.19)次、单次症状持续时间(7.57±1.57)h、住院时间(6.82±1.46)d、护理满意度(95.00%),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实施可在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护能力后,辅助提升病情控制效果,稳定病症。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疾病控制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卫生领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药品生产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为药品综合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充分保障。在固体制剂药品连续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工艺效果与药品质量,需要做好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并设计完善的风险分析系统框架,确保生产期间的风险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本文将对固体制剂药品连续生产过程控制设计与风险分析系统框架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措施,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 标签: 固体制剂药品 连续生产 过程控制 风险分析 系统框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科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个体化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控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 疾病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维护期护理中系统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菌斑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2020年3月-2021年3月,按照盲信封法划分两组,每组病例人数相等(均为5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前提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情况,计算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血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护理后)更优(P<0.05)。护理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各项评分(护理后)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98.08%)、对照组(88.4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系统化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运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的意义与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之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随机抽取了35例,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常规护理运用于对照组,个体化系统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运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全血凝固时间(ACT)以及哮喘控制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全血凝固时间以及哮喘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体化系统性护理运用到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控制病情中,能帮助患者缓解哮喘症状,提高生活水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 哮喘控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控制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病患者应用系统化口腔护理模式对控制牙菌斑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口腔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周病 系统化口腔护理 牙菌斑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现如今,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3.0时代,医学科学从单纯的疾病诊断转向维护与促进身体健康,医疗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智能化离不开科研创新的原动力,科研创新能力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医学领域较为代表性的体现在医学实验室日常科学研究项目方面。目前,至少1/2以上的省级医院、医科类大学附属医院均大力发展医学实验室建设,无论是以实验室为中心的设备共享模式,还是专业实验室分散建设模式,医学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 标签: 实验室信息 医学检验 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病患者应用系统化口腔护理模式对控制牙菌斑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口腔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周病 系统化口腔护理 牙菌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48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时间范围设置在2023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24)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24)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性,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甲亢合并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旨在提供安全高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保持优质护理质量需要持续监测和改善医院员工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和审核程序对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护理质量控制的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和移动信息技术,开发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控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基于护理质量控制的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提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于护理质量指标的质量管理效率和构建护理指标与护理事件相结合的护理管理平台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理 质量控制 护理绩效 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