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交通建设的速度与目前的交通信号控制不相适应,所以目前大中城市都出现不同程度拥挤的情况,所以作为最经常出现交通拥挤的道路,交通线上控制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交通畅通有序。本文针对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分析其主要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

  • 标签: 智能交通信号 控制系统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动力型髋离断假肢控制方法提升佩戴者步态对称性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九轴姿态传感器采集健康人体下肢步态运动学信息,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穿戴髋离断假肢截肢者健侧-假肢侧运动学映射模型。将截肢者健侧腿的运动学信息实时传入该映射模型,生成髋离断假肢运动的目标轨迹,结合下肢假肢动力学模型,通过PID算法控制髋离断假肢电机运动,实现截肢者的实时步态分析和假肢的实时控制。记录截肢者穿戴动力髋离断假肢行走实验中的步长、步频及最大髋关节角度等数据,并结合步态对称性指标SⅠ、RⅠ、RⅡ对假肢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BP神经网络建立的截肢者健侧和假肢侧的运动学映射模型,综合关联度达到98.7%。相对于传统髋离断假肢,动力髋离断假肢髋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提升了105.5%,截肢者的步态对称性指标SⅠ和RⅡ分别提升了74.2%和72.2%。结论动力型髋离断假肢控制系统能提高假肢穿戴者的步态对称性。

  • 标签: 下肢假肢 步态对称 动力髋离断假肢 BP神经网络 动力学模型
  • 简介:摘要基于患者样本的实时质量控制系统(PBRTQC),可利用现代实验室信息系统条件改进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PBRTQC相比室内质量控具有连续监测、无质控品原因造成失控的情况、低成本等优势。本文总结近期PBRTQC研究成果,介绍PBRTQC的理论基础和PBRTQC质控模型的建立,阐述目前PBRTQC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PBRTQC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基于患者样本的实时质量控制系统 统计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并评估其在胃肠镜检查中的质量监控作用。方法基于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协议,获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6年12月—2018年10月胃肠镜检查患者的电子医疗记录和图像,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开发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该系统运用回盲部识别模型、体内外图像识别模型以及胃的26个部位识别模型,监控达盲率、肠镜退镜时间、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覆盖部位数等质控指标。随机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3—11月83例胃镜检查和205例肠镜检查患者的图像,测试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质量控制功能的准确性。结果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由胃镜质量分析、肠镜质量分析组成,可随时自动生成包含各质控指标的内镜医师胃肠镜检查质控报告。该系统监控的达盲率、肠镜退镜时间、胃镜检查时间和胃镜检查覆盖部位数的准确率分别为92.5%(172/186)、91.7%(188/205)、100.0%(83/83)和89.3%(1 928/2 158)。结论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可实现胃肠镜检查的质量监控作用,以便内镜医师了解自身的工作情况,从而提升胃肠镜检查质量。

  • 标签: 质量控制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人工智能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在咽喉中置入后的气体泄露现象,使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MIMICS)建立喉罩置入咽喉腔(pharyngolaryngeal cavity, PLC)中的3D模型(PLC-LMA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LMA、PLC形态变化以及两者的间隙。方法利用CT技术获取充满状态的LMA置入PLC的数据,同时获取离体LMA和正常颈部的数据,并将数据导入MIMICS。利用该软件建立LMA模型、PLC模型、PLC-LMA模型。结果将PLC模型、PLC-LMA模型进行对照后发现:在LMA置入后,舌骨和甲状软骨的形状和位置发生了变化,PLC变化较大。插入LMA后,梨状窝、咽后壁缝隙、LMA气囊口咽端的凹陷处是潜在的气体泄漏通道,机械通气引起的气体泄漏可能从这里进入口咽和鼻咽。结论计算机辅助三维模型能清晰显示PLC插入LMA前后两者的形变和位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如何选择LMA型号和改进LMA的方法。

  • 标签: 喉罩 咽喉腔 三维建模
  • 作者: 梁明修 袁莎莎 邵子津 田飞 张振伟 韩锟 吕相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20,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 11012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 510080,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体系改革的研究进展。方法以“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疾控”“改革”“变革”“体系”“系统”和“制度”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03—2020年发表的有关中国疾控体系改革的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经过题目和摘要筛选、全文筛选后共纳入25篇文献。对纳入文献中关于我国疾控体系在组织架构、职能定位、筹资机制和人事制度等主题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5篇文献分别围绕我国疾控体系具体改革情况和改革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具体改革情况分别从关键性政策(7篇)、组织架构转变(4篇)、机构职能转变(7篇)、筹资机制转变(5篇)、人事制度改革(2篇)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4篇)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列出2点体系改革顶层设计方面、3点管理体制模式方面、4点功能定位方面和3点人才保障机制方面的改革建议。结论现有研究缺乏对疾控体系具体改革效果的实证研究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内容分析,应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具体改革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改革 制度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系统护理对患者血压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平均将8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展开系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由积极影响。

  • 标签: 系统护理 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铁路系统卫生微生物检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期间实行常规管理的微生物检验标本6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取2021年1-6月期间实施检验室质量控制后的微生物检验标本60例作为研究组。检验标本主要包括饮用水样本、空气样本等。参照组主要实施常规实验室质量管理,研究组则实施检验室质量控制,对两组不合格率以及不合格原因进行探究。结果:研究组样本不合格率相较于参照组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样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实验人员以及实验设备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结论:铁路系统微生物检测是铁路系统疾病检疫工作的重点,对于疾病传播的抑制性较高,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铁路系统 卫生微生物 检验室 质量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医学研究中数据质量是决定研究成败的关键,因此做好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研究成功的重要一环。REDCap系统是医学研究领域中一种新兴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国内外研究中逐渐得到应用。如何应用REDCap系统实现医学研究数据的双录入及质量控制,是研究者们在研究中应用该系统时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研究项目的创建、数据采集工具的设计、数据的双录入、数据核查和导出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如何利用REDCap系统进行数据双录入及质量控制

  • 标签: REDCap 双录入 质量控制 医学研究
  • 简介:[摘要] 消毒供应中心属于医院较为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负责全院消毒灭菌等工作 ,在整个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 ,可以将其称之为心脏,其消毒质量会直接对患者造成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使用到消毒中心质量控制过程中,能够更好保障其质量,使其工作更加具体。 为此,该文主要对电子追溯系统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了研究。

  • 标签: [] 电子追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及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本院接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病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20年3月~2021年6月),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组别后,实施对比性护理研究。参照组(n=39)行标准护理,试验组(n=40)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效果、自护能力影响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理后ESCA量表评分如下:自护技能(36.65±4.54)分、自护责任感(20.05±3.18)分、自我概念(26.05±4.05)分、自护知识(69.25±6.54)分,高于参照组,且试验组护理后院内哮喘发作频次(1.07±0.19)次、单次症状持续时间(7.57±1.57)h、住院时间(6.82±1.46)d、护理满意度(95.00%),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实施可在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护能力后,辅助提升病情控制效果,稳定病症。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疾病控制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维护期护理中系统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菌斑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2020年3月-2021年3月,按照盲信封法划分两组,每组病例人数相等(均为5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前提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情况,计算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血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护理后)更优(P<0.05)。护理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各项评分(护理后)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98.08%)、对照组(88.4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系统化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控制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预见性护理对控制老年呼吸系统肺部疾病患者的院内感染展开研究。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2020年之间收治的12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预见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研究工作的开展,最终得出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概率要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概率,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呼吸系统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近1年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例,基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组间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观察组中共有29人基本掌握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6.7%,明显更高(P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康认知 临床症状 系统化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中的效果以及对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50例牙周病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牙菌斑控制效果和口腔保健行为。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牙菌斑控制效果优于对比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评分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中进行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提升临床对牙菌斑的控制效果,临床中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运用。

  • 标签: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 牙周病 牙菌斑控制 口腔保健行为
  • 简介:摘要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晚期或不可切除的患者,全身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仍是晚期一线标准化疗方案,同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亦是一线治疗可选择的方案。研究证实免疫治疗作为后线治疗生存获益优势明显,其中纳武单抗疾病控制率达61%,且中位总生存期超过1年。此外,针对FGFR2、IDH1/2、HER-2等胆道肿瘤主要驱动基因的靶向药物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成为晚期胆道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对晚期胆道肿瘤系统化疗、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胆道肿瘤 药物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及饮食控制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20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