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143条对还日期的规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也有尚未规定的地方。借鉴英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应给予定期租船合同宽限期,并依据定期租船合同租期的长短裁定宽限期。明确承租人给出合法最后航次指示的义务以及在租期结束时的还义务。提前还时,应考虑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承租人拒绝履行的原定期租船合同租期的影响,计算原定期租船合同租金与出租人对于剩余租期合理减损行为所避免的损失的差额来确定出租人的损失。超期还时,应依据原定期租船合同与市场租金,即市场上与原定期租船合同相类似的定期租船合同租金的差额来确定出租人的损失,除此以外的出租人的损失不应计算在内。

  • 标签: 定期租船 还船日期 最后航次 提前还船 超期还船
  • 简介:太平天国时期江浙地区的枪本属地方黑恶势力,清地方政府最初因镇压乡民抗税用之,此后枪日兴。至太平军至,枪参与地方治理,与洪、清发生关系,时而助洪,时而助清,或两边兼办,表现不一。后遭太平天国清剿。太平天国覆灭后,清政府亦采取严厉措施会剿枪,至此枪之名始灭。枪的兴衰,折射的是政府权力消涨的逻辑。无政府状态下盗匪纷起,人们求助于地方黑恶势力以自保,此为“正式政府衰败后的民间自救性代偿”现象。然而,黑恶势力参与地方治理,终非长久之计,短期或有用,日久则弊端丛生。

  • 标签: 黑恶势力 太平天国 枪船 地方治理 政府理论
  • 简介:承运人与货运代理入的身份辨识问题,一直是海事审判实践中的棘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月9日通过的《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虽对如何认定货代企业的法律身份问题有所规定,但针对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形,其倾向于在对收货单、发票等间接证据进行综合衡量的基础上,由法官进行主观认定。此种认定方法随意性较大,很可能会导致同类案件的处理结果迥然不同。为此,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份推定”这一新模式,以期为解决上述认定难题提供一种思考径路。

  • 标签: 无船承运人 货运代理人 身份推定
  • 简介:现代国家中法治是公共利益的最佳实现手段。在通常情况下,法治通过规则的形式为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协调提供了社会条件。本文以英国税案为视角,阐述法治要求的可预测性与紧急状态下的不可预测性之间存在矛盾,公共利益的实现需要突破法治手段,而寻求民主决策、委托授权等途径。

  • 标签: 法冶 公共利益 紧急状态 船税案
  • 简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快速演化,欧盟过去几十年快速一体化所积累起来的问题也日渐暴露。在欧债危机、难民潮、国际恐怖主义袭击、民粹主义力量崛起等因素的冲击下,欧盟内部出现分化,社会问题开始暴露,欧盟民主赤字问题更加突出,全民公投情形下的过度政治参与往往导致极端的结果,民粹主义势力的崛起则表明欧洲社会思潮的右倾化和保守他,这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欧盟曾经被视为一艘没有固定航向的,目前形势则表明欧洲一体化之正航行在布满险滩和雾霾的航道上。

  • 标签: 欧洲一体化 欧盟危机 难民问题 英国脱欧 民粹主义 欧债危机
  • 简介:《桥和——新时期领导方法18篇》一书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8篇,分别从观念、发展、决策、调研、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例子鲜活,数据详实。

  • 标签: 领导方法 新时期 “金钥匙” 全国人大常委会 新华出版社 科学
  • 简介:自2008年航运市场陷入低迷状态开始,很多海商法律师都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期租合约项下的承租人未能支付租金的行为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构成毁约,从而使得船东有权行使撤的权利并对毁约所造成的损失向承租人提出索赔?2013年4月18日,英国高等法院的Flaux法官就KuwaitRocksCov.AMNBulkcarriersInc案作出判决,明确了这一问题.通过对本案之前的其他判决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该案进行讨论,认为该案判决应该获得商业社会的普遍欢迎.

  • 标签: 期租合同 支付租金 条件条款 中间条款
  • 简介:菲律宾在其单方提起的中国南海仲裁案第13项诉求中,指责中国执法在黄岩岛领海内驶近拦截菲律宾执法的操作造成了严重碰撞危险,违反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领海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执法进入黄岩岛领海并非无害通过。对此,无论基于法理或航海技术,中国执法均有权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的规定制止此类非无害通过,而不受《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束缚。仲裁庭无视中国对黄岩岛的领海主权而对此作出的裁决是荒谬的。

  • 标签: 中国南海仲裁 领海 避碰规则 《海洋法公约》
  • 简介: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随护卫"可能导致沿岸国权利和旗国管辖权的"对立冲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部分国家实践在专属经济区制度上的一些不调和加大了这种对抗的可能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随护卫"人员的法律地位及其豁免有无的判定。然而,目前还无特定的国际条约或习惯法规则对该问题进行规范,与之相关的发生在意大利和印度之间的"艾瑞克莱谢号案"目前也仍在国际司法机构的审理过程中。由此,考虑到海上运输繁荣导致"随护卫"数量和规模逐年攀升的趋势,论述及解答前述问题极富意义。总体而言,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随护卫"特别是"随护卫"导致刑事案件的情况下,旗国管辖权和沿岸国管辖权并行存在,彼此不存在优先关系,但这并不影响"随护卫"人员的属事豁免地位。

  • 标签: “随船护卫” 管辖权分配 属事豁免 专属经济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艾瑞克莱谢号案
  • 简介:结合一起无承运人无单放货案,论述作为货方对提单背面约定管辖权条款法律效力的理解,提出法院在处理提单背面管辖条款纠纷案件时,应遵循与案件有实际联系的原则,充分考虑到管辖条款作为格式条款的法律效力,维护中国的国家司法权。

  • 标签: 无船承运人 提单 管辖权条款 实际联系 格式条款
  • 简介:目前,我国的修造船行业在对外修理悬挂方便旗船舶时面临着巨大的商业风险:由于世界范围内修造船行业的激烈竞争,船舶修理通常都是分期付款,船厂往往仅能在船舶开航出厂前收到少部分修船费,对剩余未付的修理费用亦无任何担保,这已成为通常情况,国内骨干修船企业修理费应收账款数额和占产值的比例惊人,《海商法》中关于船舶留置权的规定也同时失去了发挥其保全作用的现实基础。

  • 标签: 应收账款 剩余 船舶修理 修理费 产值 费用
  • 简介:在船源海洋污染事故中,海员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层出不穷。笔者梳理了一些在海员责任刑事化领域发展较为突出国家的国内法,分析了相关国际公约关于海员责任刑事化的规定,探讨了海员责任过度刑事化的合法性问题,赞同这样的观点:海员责任过度刑事化不仅可能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船舶污染问题,并且可能终将危害海运业的发展。

  • 标签: 船源海洋污染事故 海员 刑事责任 国际公约
  • 简介:在最近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就船舶扣押与拍卖司法解释公开征求意见稿》中,针对海事司法中船舶扣押与拍卖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众多大胆的想法,将光承租人租赁的船舶纳入拍卖的标的,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光承租运输在现今海运当中比比皆是,“船东”的外延越来越大,光承租人独立于船舶出租人成为托运人而与承运人签订海运合同,对推动海运发展和繁荣意义重大。但是,光承租人往往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所限,在面临航运纠纷和船员劳务纠纷时,往往面临“资不抵债”的局面,将光承租人承租的船舶纳入承租人的偿债财产范围内,对维护承运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海事司法的效果,推动海运行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 标签: 光船租赁 船舶拍卖 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