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发现六倍桑4个;四倍桑一个;三倍桑16个;二倍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 标签: 染色体数 广西蚕业指导所 桑种 六倍体 鸡桑 秋期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2012年)的一篇研究报告,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柿中可能参与原花青素合成调节的碱性螺旋一一螺旋转录因子进行了分离和特性描述。原花青素可以保护植物免受食草动物和紫外线的伤害,对许多水果的口感也有影响,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柿果实中积累了大量的原花青素。

  • 标签: 原花青素 转录因子 柿果实 螺旋 特性 分离
  • 简介:选育和栽培适于直栽、无需嫁接的桑树高产一代杂交桑组合,是业界永恒的追求目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从广东、江苏和广西引进了大量的杂交桑种在生产上栽培。结果,由于杂交桑叶片较薄,养蚕叶片萎凋快,尚需大肥水管理,在四川大部分桑园盆地条件下,

  • 标签: 粤桑11号 杂交桑 试验初报 栽培 三倍体 肥水管理
  • 简介:丰田2号(试验号浙9102)和丰田5号(试验号浙465),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桑树人工多倍新品种.据育种单位和浙江桐乡市田间栽培及室内生物测试,丰田2号等多倍品种的产叶量和养蚕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当地蚕农竞相推广的首选良种.为将多倍桑品种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江油从1998年起,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等科教单位引进30余个近年来育成的桑树三、四倍新品种,近年多年多点的实用经济性状的选拔试验.第一批(1999~2003)8个供试新品种中,以丰田2号和丰田5号达到桑叶增产能力强,养蚕效益高的选拔目标.现简介如后.

  • 标签: 人工多倍体 桑品种 丰田2号 丰田5号
  • 简介:以浓度0.4%~0.1%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十个无性系二倍桑品种嫁接苗的萌发芽,或当年嫁接成活苗的顶芽;第二年春季将畸叶枝段的桑芽,应用芽接方法分离嫁接;对经过处理而未形成四倍的植株,施行连年齐拳剪伐.四倍的诱导率,平均达到35.42%.

  • 标签: 无性系 四倍体 诱导率
  • 简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茧丝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县在本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于1995年初正式成立了融安县丝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原县丝绸厂为基础,吸收及合并了县桑蚕办公室、县农业局经作站以及原供销社茧丝公司的一部分组建而成,

  • 标签: 农工贸一体化 丝绸公司 成立 供销社 茧丝 农业局
  • 简介:一般多倍植物,具有许多有经济价值的特征特性,已广泛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生产上应用。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为主,间有少数三倍桑,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桑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目前栽培品种尚末发现有自然形成四倍桑的报导,为了选育适应生产上所需的三倍桑树品种(或组合),只得从人工诱导四倍桑上下功夫。日本、苏联方面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桑种子、种苗、顶芽、插条等诱导四倍

  • 标签: 四倍体植株 杂种实生苗 人工诱导 秋水仙素处理 育种工作者 药液浓度
  • 简介:昆虫质型多角病毒(CPV)要在害虫防治中广泛应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测定CPV对人畜的安全性,CPV替代寄主的筛选和人工饲养。本文对昆虫CPV替代寄主的筛选和饲养、CPV制剂的研制及贮存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生产上运用昆虫CPV进行害虫防治的实例,可以看出昆虫CPV在害虫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 标签: 森林害虫 生物防治 昆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应用
  • 简介:对32份四倍桑种质进行养蚕制种的叶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76%四倍种质养蚕产卵数较多,产卵数比对照沙2×伦109增产10%~14.87%的四倍种质有:桂9373、桂93456、桂93459、桂93544。四倍桑春秋叶质对不受精卵率均有一定影响,春蚕第二造四倍桑的叶质对生种发生率有影响。通过叶质鉴定选出几个叶质优良利于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四倍种质。

  • 标签: 桑树 四倍体种质 叶质 产卵数 蚕蛾
  • 简介:嘉陵20号是西南大学新近选育的超高产人工三倍新桑品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是以湖桑32号为试验对照品种,在会东县大崇乡,按照桑树品种区域试验要求,间行嫁接湖桑32号与嘉陵20号,调查两者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如条长、条粗、每米条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结果表明嘉陵20号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在条长、条粗、每米条长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等经济性状上均明显优于对照,每株仅春季就比对照多产桑叶100g,增产幅度为39.53%,试验表明超高产人工三倍嘉陵20号适合会东县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可以在该县推广。

  • 标签: 桑品种 三倍体 适应性
  • 简介:蓖麻叶的干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比木薯叶少一些,而它的总糖和作为营养物质及摄食因子的蔗糖,还有作为诱食因子的萜稀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比木薯叶多一些,造成蚕喜欢吃蓖麻叶,所以吃蓖麻的蚕体格粗壮,全茧量、茧层量高一些.到了蛹期,体内积累了多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有利于繁衍后代.蓖麻叶和木薯叶的营养成份,对茧丝成分略有影响,但不显著.

  • 标签: 蔗糖 萜稀类挥发性物质 消化量
  • 简介: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机电一化技术始终处于进步状态。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成为了机电一化的推动力。文章对纺织机械机电一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简要分析。

  • 标签: 纺织机械 机电一体化 CFD方法 流体机械 PC
  • 简介:为研究家蚕(Bombyxmori)线粒体DNA(mtDNA),我们用一种简便的提取分离技术获得了纯净完好的离线粒体制品。在离线粒体电镜制样过程中,发现琼脂予包埋、乙醇脱水处理将破坏线粒体膜结构。改用线粒体沉淀直接固定,丙酮脱水处理电镜样品,线粒体膜结构得到保存,效果良好。

  • 标签: Bombyx mori Mitochondria.
  • 简介:本刊讯2009年11月2—6日.FAO/IAEA(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区域果实蝇一化防治管理培训班在福州市举行。培训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由FAO/IAEA技术协作项目RAS5052(分享果实蝇地区一化害虫管理中利用辐射昆虫技术的地区知识项目)支持。受邀培训人员包括来自奥地利、美国、危地马拉等14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和5位中国专家

  • 标签: 防治管理 一体化 果实蝇 培训班 福州市 国际原子能机构
  • 简介:本文对防治家蚕NPV病的新型蚕药"克毒灵"与其它同类蚕药进行了系统的药效比较试验.实验室试验及生产应用表明:"克毒灵"对家蚕NPV病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和治疗作用,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同类蚕药,且对蚕的生长发育、产茧量、茧质、丝质等均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家蚕 BMNPV 克毒灵 防治效果 比较
  • 简介:为了有效控制桑蚕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有效氯对桑蚕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浸消,试验表明:有效氯0.4%以下,对桑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产卵量等均无影响。但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应在0.3—0.4%范围,不超过0.4%,以免影响桑叶叶质。

  • 标签: 漂白粉液 桑叶叶质 蚕儿生理 微粒子病 影响 抑制
  • 简介:通过在校内开展"校企携手,工学合一"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相互结合,加快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发展的条件,从而使学生更加具有学习的热情,极大减少了学生就业压力。因此,对"校企携手,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校企携手 工学合一 高职机电 人才培养
  • 简介:以桑蚕抗性品种桂蚕N2和常规品种两广二号为对象,用昆虫针在蚕体表制造创口接种新采集的核型多角病毒(BmNPV),研究它们感染BmNPV的差异。结果显示两广二号的BmNPV创伤感染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2.46×10~6PDV/mL,相当于脓病末期蚕血液稀释264倍的值,属于易感品种。而同等条件下桂蚕N2的LC_(50)为2.21×108PDV/mL,相当于稀释不到3倍的值,对核型多角病毒耐受度显著高于前者,具有很强的抗核型多角病毒创伤感染的能力。饲养桂蚕N2能显著减少蚕期创伤感染BmNPV的几率。

  • 标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创伤感染 穿刺 桂蚕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