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重铬酸钾和秋水仙素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物系统地研究了,给药次数和取样时间对昆明种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化学物均能使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诱导明显升高。一次给药时.重铬酸钾微核诱导的峰值时间是给药后第30小时.其阳性为7.73‰,显著高于第24小时(5.13‰)和第48小时(2.46‰)的微核。两次给药时.重铬酸钾第12小时的微核诱导

  • 标签: 微核率 细胞微核 小鼠骨髓 取样时间 峰值时间 给药次数
  • 简介:以浓度0.4%~0.1%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十个无性系二倍体桑品种嫁接苗的萌发芽,或当年嫁接成活苗的顶芽;第二年春季将畸叶枝段的桑芽,应用芽接方法分离嫁接;对经过处理而未形成四倍体的植株,施行连年齐拳剪伐.四倍体的诱导,平均达到35.42%.

  • 标签: 无性系 四倍体 诱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氯米芬和来曲唑促排卵的效果。方法将来自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孕妇女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氯米芬和来曲唑治疗,相应的分为氯米芬组、来曲唑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9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卵疗效和妊娠情况。结果两组在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肌内注射的当日最大卵泡平均直径上的比较差异并无讨论价值(P>0.05),但来曲唑组内膜厚度和宫颈粘液评分都要优于氯米芬组,差异值讨论意义巨大(P<0.05),另外,来曲唑组临床周期妊娠22.2%要明显高于氯米芬组的5.4%,差异值具有极大的讨论价值(P<0.05)。结论来曲唑对不孕妇女的促排卵和妊娠治疗效果要比氯米芬好。

  • 标签: 氯米芬 来曲唑 排卵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诱导前扩容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50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阶段在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研究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 n=25 例与对照组 n=25 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醉诱导前的 20 min 使用 15 m L/kg 钠钾镁钙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扩容直接使用 2m L/kg 钠钾镁钙注射液,所有患者完成麻醉诱导后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步骤与方式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醉诱导后的收缩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497 、 9.085 , P < 0.05 );观察组的补液量高于对照组( t=23.713 ,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110 , 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20 , P < 0.05 )。结论:在麻醉诱导前,对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扩容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稳定患者的术后血压,

  • 标签: 麻醉诱导 扩容腹腔镜手术 术后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肿瘤退缩对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初治的161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结果鼻咽原发肿瘤诱导化疗后肿瘤退缩在N2-3期和N1期(Z=2.177,P=0.029)及T1-2期和T3-4期(Z=-4.501,P<0.001)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N1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鼻咽原发肿瘤达到(n=18)与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19)的5年总生存(OS)分别为88.89%、57.45%,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达到(n=19)与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18)的5年OS分别为86.72%、4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23,P=0.014;χ2=7.441,P=0.006);N2-3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鼻咽原发肿瘤达到(n=81)和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43)的5年OS分别为77.56%、50.70%,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达到(n=85)与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39)的5年OS分别为75.11%、5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37,P=0.005;χ2=7.268,P=0.00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在N1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鼻咽原发肿瘤退缩(HR=0.048,95%CI为0.004~0.644,P=0.022)、鼻咽原发肿瘤疗效(HR=0.174,95%CI为0.037~0.830,P=0.028)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疗效(HR=0.154,95%CI为0.033~0.725,P=0.017)均与OS相关;在N2-3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鼻咽原发肿瘤退缩(HR=0.178,95%CI为0.056~0.564,P=0.003)、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退缩(HR=0.081,95%CI为0.020~0.324,P<0.001)、鼻咽原发肿瘤疗效(HR=0.422,95%CI为0.228~0.781,P=0.006)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疗效(HR=0.439,95%CI为0.238~0.813,P=0.009)均与OS相关;在包含N分期和肿瘤退缩以及N分期和疗效的多因素Cox回归中,交互项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1-2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鼻咽原发肿瘤达到(n=45)与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13)的5年OS分别为77.55%、84.62%,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达到(n=43)与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15)的5年OS分别为78.89%、8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9,P=0.625;χ2=0.005,P=0.943);在T3-4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鼻咽原发肿瘤达到(n=54)与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49)的5年OS分别为78.90%、45.00%,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达到(n=61)与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n=42)的5年OS分别为75.10%、4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15,P<0.001;χ2=12.752,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在T1-2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肿瘤退缩、鼻咽原发肿瘤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疗效均与OS无关(均P>0.05);在T3-4期患者中,诱导化疗后鼻咽原发肿瘤退缩(HR=0.121,95%CI为0.033~0.444,P=0.001)、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退缩(HR=0.126,95%CI为0.036~0.442,P=0.001)、鼻咽原发肿瘤疗效(HR=0.297,95%CI为0.150~0.588,P<0.001)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疗效(HR=0.329,95%CI为0.173~0.625,P=0.001)均与OS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鼻咽原发肿瘤疗效与T分期交互项接近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中,T3-4期患者诱导化疗后鼻咽部原发病灶缓解情况对预测生存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时文祥与出版社签了约,须在一年内交出一部长篇小说.为逃避市内的喧闹,他去郊区选择了一座二层小楼,楼下是汽车库,楼上只三家:房东,他,还有一位退休的庞姓老工人.这位老工人因为住房被拆才搬到这儿,等一年后新楼建成再搬回去.据说老工人还爱好文学,发表过一些小说、散文.有这样的邻居做伴,闲时可以交流谈心,真是再理想不过.时文祥经过考察,对这儿的环境十分满意,就按房东要求,交了一年的房租,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搬了进来.

  • 标签: 失败诱导
  • 简介: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诱导与启发的教学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解决。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应做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在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丰富数学学习知识。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具体的诱导启发办法,以其改进教学模式,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诱导 启发 小学数学 教学方式 变革
  • 简介:诱导公式是职高数学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要求是能熟练地把一个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或其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旧版教材要求用三课时,而新版教材仅要求用两课时,内容与教学要求不变。本文针对传统教法的不当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新教材的要求,供同行参考。传统教法是在单位圆上首先利用三角函数定义

  • 标签: 数学教学 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
  • 简介:自古以来,大凡是学校里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为主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方法一直沿袭到今天.社会发展了,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 标签: 识字教学 中国 潜能开发 主体识字 学生 教学心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将24只SPF级野生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I/ARDS模型组、丙酮酸乙酯(EP)治疗组和EP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20 mg/kg LPS制备ALI/ARDS模型,正常对照组和EP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之后EP治疗组和EP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40 mg/kg HMGB1抑制剂EP。6 h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硫酸乙酰肝素(HS)、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乙酰肝素酶(H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取小鼠眼眶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②体外实验: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UVECs损伤组(1 mg/L LPS处理6 h)、HMGB1组(1 μmol/L重组HMGB1处理6 h)、HMGB1+EP组(重组HMGB1处理1 h后加入1 μmol/L EP处理6 h)、LPS+EP组(LPS处理1 h后加入1 μmol/L EP处理6 h)和EP组(1 μmol/L EP处理6 h)。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内皮细胞HS、SDC-1、HPA和MMP-9的表达。结果①体内实验:光镜下显示,LPS制模后肺泡间隔增厚,肺泡间隙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ALI/ARDS模型组相比,EP治疗组小鼠肺组织HS和SDC-1表达量均明显升高〔HS(荧光强度):0.80±0.20比0.53±0.02,SDC-1(荧光强度):0.72±0.02比0.51±0.01,均P<0.05〕,HPA和MMP-9表达量均明显降低〔HPA(荧光强度):2.36±0.05比3.00±0.04,MMP-9(荧光强度):2.55±0.13比3.26±0.05,均P<0.05〕;EP对照组上述指标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与ALI/ARDS模型组相比,EP治疗组血清HMGB1含量明显降低(μg/L:131.88±16.67比341.13±22.47,P<0.05);EP对照组无明显变化。②体外实验:与HMGB1组相比,HMGB1+EP组内皮细胞HS和SDC-1表达量均明显升高〔HS(荧光强度):0.83±0.07比0.56±0.03,SDC-1(荧光强度):0.80±0.01比0.61±0.01,均P<0.05〕,HPA和MMP-9表达量均明显降低〔HPA(荧光强度):1.30±0.02比2.29±0.05,MMP-9(荧光强度):1.55±0.04比2.50±0.06,均P<0.05〕;EP组HS、SDC-1、HPA和MMP-9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HMGB1参与LPS所致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的损伤,导致肺通透性增加,抑制HMGB1可减轻肺损伤。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内皮多糖包被 脂多糖 高迁移族蛋白B1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快速研发和应用,2020年年底以来国内外陆续有4类11款新冠疫苗已获批附条件紧急上市。上市前,这些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都表现良好。但是疫苗上市后,在真实世界( real-world)随着接种剂次的增加,某些疫苗接种后陆续出现罕见的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所有的不良反应中,尤以疫苗诱导的伴有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栓最为严重。此病虽然发生几率低,但一旦发病比较危重,死亡高。欧美国家使用的主流4款疫苗,阿斯利康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强生人26型腺病毒载体疫苗、Moderna mRNA疫苗和辉瑞mRNA疫苗,接种后引起的伴有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栓的报告分别为每百万人5.7~21.7、0.9~11.5、0.9~5.6和0.4~1.9例。我国使用的4款灭活疫苗、1款人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款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以及俄罗斯使用的人5型/26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到目前为止没有此病的病例报告。但随着接种剂次的增加,应密切注意和随访可能出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 副作用 免疫性血栓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的免疫性血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