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盛京医院以改善门诊服务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对门诊诊室利用、医生出诊纪律、预约挂号服务、影像检查流程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决策,有效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使门诊管理逐步精益

  • 标签: 门诊管理 信息系统 门诊诊室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实施护理的意义。方法:2022.05~2023.05,60例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肺炎小儿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n=30),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个体护理。对比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数据有明确的改善价值,P<0.05。结论:个体护理对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患者而言,效果积极,应用价值明确。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机械通气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只有7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具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内科急诊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以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接收并治疗的70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色球分组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镇痛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指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NICU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且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护理,更有利于患者治疗。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性肠梗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非肿瘤性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多见,应根据CT的诊断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用于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发法将本院自2020年1月至6月所收治的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组、通气组两组。对于常规组中30例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通气组则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结果 通气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常规组(70.00%)(P<0.05),从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分析来看,通气组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ICU重症心衰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建立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各项预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早期预警护理,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早期预警护理 ICU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在我院进行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出现并发症的数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1.7%,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58.3%,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出现并发症的数量明显减少,患者对医院护理的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应用
  • 简介:异位骨化是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7%至100%之间,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既往研究发现手术入路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异住骨化的发生,和髂腹股沟入路或扩大髂股入路相比,Kocher—Langenbeck入路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较高。双侧入路、转子间截骨也会增加异位骨化的风险。同时,异位骨化还与男性、合并颅脑外伤或胸腹外伤、延迟手术等因素有关。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后 异位骨化 危险因素 机械通气 髋臼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减少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感染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NICU接收有指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82例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41例。在所有患儿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率和院内感染情况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的发生情况和对照比较(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到行机械通气治疗中,可降低患儿的感染率,降低VAP发生率,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感染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ICU机械通气病人开展全面性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本次所选取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的病人,同时以等分两组形式展开本次研究,研究组病人所接受护理措施为全面性护理干预,参照组病人所接受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干预。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两组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进行分析,并进行组间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定检验是否有意义,同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SAS、SDS综合评分以研究组显低,心理情绪波动较小,数据对比(P<0.05)。结论 全面性护理干预应用到ICU机械通气病人中,护理效果突出,对病人负性情绪有很明显地改善作用,故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面性护理 ICU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 ICU 非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持续镇痛镇静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0例近期在本院ICU接受护理治疗的非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持续镇痛镇静,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服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估对患者情绪变化评分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给予患者实施持续镇痛镇静和相应护理服务后,患者SDS、SAS 评分与未实施持续镇痛镇静治疗相比较,有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88%,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或ICU意外情况,从整体上来讲镇痛镇静效果良好。结论:对 ICU 非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持续镇痛镇静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增强镇痛镇静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不适,提升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 非机械通气 镇痛 镇静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