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试验和对比,筛选出最佳的护目镜防雾方法,使医务人员在佩戴护目镜工作的过程中,视野清晰,减少操作失误及受伤,明显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试验和比较,先后试用了眼镜防雾喷剂法、自制防雾水涂抹法、肥皂块或肥皂水涂抹法、碘伏涂布法、洗手液涂抹法、洗洁精涂抹法等等。结果 最后得出碘伏涂布法、洗手液或洗洁精涂抹法防雾效果及医务人员依从性最佳。结论 洗手液或洗洁精涂抹法、碘伏涂布法用于目镜防雾就地取材,准备时间短,使用成本低,防雾效果显著。

  • 标签: 新冠病毒 防控 医用护目镜 防雾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足量肝素静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小以上行程STEMI 患者血管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66例STEMI 患者(2020年1月~2022年1月),按照网络医院转入我院静脉使用肝素剂量,分为常量组和足量组,各33例。两组确诊后,其中常量组在网络医院给予静注肝素50U/kg,足量组在网络医院给予静注肝素100U/kg,对比两组梗死动脉血流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足量组梗死动脉有前向血流者占比(58.04%)显著高于常量组(39.62%)(P<0.05)。足量组术后1个月LVEF(左室射血分数)、E/A(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均显著优于常量组。结论 早期足量肝素静脉注射可有效提升梗死动脉复通效果,有效改善了梗死动脉血流量,并未增加出血风险,治疗STEMI 安全可靠。

  • 标签: 早期 足量肝素 静脉注射 STEMI  血管血流 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持续胎心监护结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胎儿宫内情况监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分娩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产持续胎心监护结合护理干预,对比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持续胎心监护结合护理干预对可以提高胎儿宫内情况监测效果,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时持续胎心监护 结合护理干预 胎儿宫内情况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清洁准备的患者教育与宣教策略在结肠息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在我医院就诊的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接受特定的患者教育与宣教策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和评估两组在结肠息肉护理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照组和实验组在左侧结肠、横结肠以及右侧结肠的BBPS评分上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12位患者检出息肉,对照组中有7位患者检出息肉,两者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83.33%,对照组满意度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特定的患者教育与宣教策略可以显著改善肠道清洁质量,提高结肠检查的完成率以及结肠息肉的发现和清除效果。

  • 标签: 肠道清洁准备 患者教育与宣教 护理 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08月-2019年07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其中参照组给予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给予翼形板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应用CBCT对所有患者进行测量,测量次数为5次,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组患者在左右方向(X轴)和上下方向(Y轴)的摆位误差基本一致(P>0.05),研究组患者在头脚方向(Z轴)和三维方向(3D)的摆位误差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应用翼形板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更小,摆位精准度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翼形板 真空垫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老年性)患者使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液的对机体影响。方法:研究共入选20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受试者:100例;治疗方法: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液),对照组(受试者:100例;治疗方法: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后比对2组患者输血反应。结果:本研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肺炎、切口感染、皮疹、低热等四种,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发生率数据使用卡方检验,得到P=0.0013,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肿瘤(老年性)病人,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病人不良反应少,值得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积极推广。

  • 标签: 老年肿瘤 输血治疗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肾结核应用B型超声检查和X线肾造影检查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核患者为例,其中34例患者采用X线肾造影检查,另外34例采用B型超声检查,对检出情况等观察。结果:B型超声检出率高于X线肾造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分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肾结核B型超声和X线肾造影均有各自的优势,可联合诊断,以将诊断符合率提升。

  • 标签: 肾结核 B型超声检查 X线肾造影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例我院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选取2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的对照组,两组均为2020-05至2021-05入院,且均接受血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血常规结果对比,数据显示(p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104例产妇开展研究,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2,助产轮班式护理)和观察组(n=52,助产责任制护理+产体位管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责任制护理+产体位管理,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可推广。

  • 标签: 助产责任制护理 产时体位管理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展护理宣传教育结合检后随访教育对体检人群中存在甲状腺结节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体检,并发现的甲状腺结节者68例,征得同意后入组,采用数据库奇数和偶数随机分组方法设置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人。其中对照组采用日常标准化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护理宣教结合随访教育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人员开展护理后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检测结果看出,在实施宣教后,两组检者的TSH、TT3、FT3、TT4和FT4等各项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宣教 随访教育 体检人群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例我院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选取2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的对照组,两组均为2020-05至2021-05入院,且均接受血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血常规结果对比,数据显示(p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与50%糖水安抚在缓解新生儿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89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缓解疼痛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45)与常规组(n=44)。常规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前2分钟实施音乐疗法,联合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2分钟实施音乐疗法与50%糖水安抚。对比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与心率(HR)、疼痛程度、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临床指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两组患儿SaO2、HR对比(P>0.05)。静脉留置针穿刺后,联合组患儿SaO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联合组患儿HR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静脉留置针穿刺与穿刺后2分钟,联合组患儿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联合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哭啼开始时间、哭啼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儿(P<0.05)。联合组患儿哭啼例数为15例,总占比为33.33%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哭啼例数为29例,总占比为65.91%(P<0.05);联合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为44例,总穿刺成功率为97.78%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为33例,总穿刺成功率为75.00%(P<0.05)。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2.73%(P<0.05)。结论:采用音乐疗法与50%糖水安抚可减轻患儿疼痛感。

  • 标签: 音乐疗法 50%糖水 安抚 新生儿留置针穿刺 缓解疼痛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