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雪后观景》来自日本,绢本,尺幅为94cm×44cm,其前景丘壑跌宕,寒林错杂,房舍掩映其间,两位高士临窗对坐,一人正对前方,一人侧转回头,形态各异,却同时眺望右侧窗外雪景,与栈桥上拾柴而归的书童遥相呼应。房舍后景,峰峦高耸叠嶂,飞瀑悬空峭壁,画面静寂而幽深,在这荒寒禅境间,三个人物无疑注入了生机(1)。《雪后观景》外装双重木盒,可知曾被识者深藏数代,其内盒盖墨书:竖物雪后远

  • 标签: 兼谈夏圭 图探究 夏圭观景
  • 简介:新圣厅(NewSacristy,1519-1534)既是米开朗基罗最早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他唯一集建筑设计与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其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深刻探讨。新圣厅向来是米开朗基罗研究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厅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通过对陵墓雕塑与建筑空间之间关系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草图和文献记载,透析米氏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探索,并试图揭示他跨界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创作意念。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新圣器厅 文艺复兴 paragone“对比论”
  • 简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统战部和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于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19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展出。中国文化有逢“十”为大的说法。此次展览恰为第十届,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三千二百多件作品应征。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聘请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反复认真评审,评选出328件展出作品,其中47件被评为优秀作品,9件作品获得中国美术奖提名。这次展出的作品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历届,更多地反映出中国水彩人正以不同的艺术姿态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呈现出他们在当代多元文化中的眼界和选择。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作品展 水彩 中国美术家协会 评审委员会 南宁
  • 简介:一缘起在全球化趋势下,对各国文化趋同而导致各民族文化特征消失的焦虑,经过文化学者的警惕慢慢有所缓解。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东方设计语言如何去展示其民族、地域文化,无非是其民族、地域文化与其他民族有何不同之处或其民族、地域文化优势是什么。这是当下在文创研究语境下的设计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东方智慧的当代显现——如何让世界,更确切地说让西方重新认识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设计,感受这些设计作品的魅力,这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全球境遇与本土意识”。

  • 标签: 东方智慧 设计语言 民族文化特征 衍生品 展场 国际
  • 简介:康熙在位61年,曾六次南巡,在第二次南巡后,让宫廷画家将之绘成长卷。1690年,王晕应宋骏业之邀北上京师,后成为《南巡》(1)的主绘者,1695年完成了十二卷的鸿篇巨制,名动京师。但在京师滞留三年后,他并未继续在宫廷效力,而选择南返。

  • 标签: 主客观因素 南巡 名动 长安 宫廷画家
  • 简介:桂林中国画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以“中国画”称谓命名的高等学府,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不断从各地引进新的师资,使得桂林中国面学院的青年教师队伍得以日益壮大,建立了一个从年龄、职称到学历、学科等方面都趋于合理、科学的师资队伍。他们对承接和发扬中国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桂林中国画学院青年教师团队是在桂林中困画学院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作群体。他们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处于科研创作的活跃期。他们当中大部分毕业于全国重点高校或专业美院,并获得硕士学位。年轻的教师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不断利用自身和学院环境优势充实和发展自我。

  • 标签: 桂林中国画学院 青年教师队伍 生活 学术 风貌 彰显
  • 简介:玻璃研究对丝绸之路贸易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玻璃属于易碎品,因此所存留下来中原出土玻璃寥寥,而目前海内外所存的敦煌壁画、帛画中绘制了大量玻璃器皿却未引起关注,特别是没有直接参加丝绸之路贸易的日本地区却保藏了大量隋唐玻璃,对研究隋唐中原玻璃贸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现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出土的玻璃实物研究成果,对海内外所藏敦煌壁画、帛画中小型玻璃图像进行分类、分析与溯源,并与东亚出土实物进行比对,最终归纳出其在东传过程中的佛教化演变,其结论能对于更全面研究丝路玻璃贸易、使用情况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丝绸之路 玻璃器 古罗马 敦煌壁画 佛教化
  • 简介:张大千先生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山水、花卉、人物无所不擅。大千为其法号,其原名为正权,后改名爰,四川内江人。9岁即在母亲指导下学习国画花鸟草虫。青年时随其兄去日本,专攻绘画并研习染织工艺。回国后曾从李瑞清与曾熙习诗文书画,后忽耽于佛学,一度为僧。特喜四僧作品,早期曾下过苦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笔墨技巧,三十年代即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曾去敦煌临摹壁画和雕塑三年,画风为之一变,晚年栖身巴西,又创泼墨、泼彩画法,从而成为这一画风的代表人物。

  • 标签:
  • 简介:浙江画院是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直接领导下,集聚专门人才进行美术创作和研究的纯公益性事业单位。30年来,浙江画院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各界的厚爱与支持,得以在沉稳、踏实的步履中成长、发展、壮大,不断为浙江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努力,不断为社会奉献着她的文化成果。

  • 标签: 浙江省 省政府 画院 工作室 山水画 公益性事业单位
  • 简介:中国每年出版20多万种图书,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70%。书籍装帧作为美术的一个分类,其"作品"比任何美术品种都更直接、更广泛地接触群众。因此,对书籍的装帧美化,是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在2010年10月至11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了三个颇具品位又各具特色的装帧艺术展览—10月15日"装帧的回顾"展在北京印刷学院美术馆开幕;10月18日"插图教学成果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幕;11月20日在长春的吉林省博物馆举办了"全国首届‘大封面·大插图’作品展"开幕式;三个展览分别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相应的《装帧通讯》。展览上,本着"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界内针对装帧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对中国的装帧事业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我们对三个展览及有关作品进行集中报道、刊发,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书籍装帧 插图教学 艺术工作者 作品展 美术馆
  • 简介:自2016年起,《美苑》杂志将恢复《艺术工作》刊名。《艺术工作》创办于1938年,原为鲁迅美术学院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刊,主要刊登当时鲁艺师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与理论批评文章。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予以恢复,其办刊宗旨不变。刊名变更申请已经通过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特此周知。

  • 标签: 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工作 教育历程 访谈录 惠民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