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细菌阴道病(BV)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的非炎症性表现的症候群,BV患者约有50%无症状,有症状者多主诉为下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腥臭味、阴道瘙痒等。本叙述对BV病原菌检测和临床诊断标准进行阐述,常用有镜检法、培养法、生化法等。为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细菌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检查方法。方法以经典革兰染色法做对照,采用线索细胞检测(盐水湿片法,可疑行复红染色)以及Bvset(联合诊断细菌阴道病)试剂盒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结果BVset法+线索细胞检测(盐水湿片法)阳性率为23.6%;线索细胞检测(革兰染色)阳性率为19.8%;结论BVset法+线索细胞检测(盐水湿片法)阳性率更高,检测快速,与金标革兰染色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检查方法
  • 简介:细菌腹泻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本文就常见的两种细菌腹泻病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对养猪业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细菌 腹泻病 防治
  • 简介: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各种生物繁殖加快,一些细菌鱼病,如腐皮病、鉴鳞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容易发生,如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怎样防治细菌鱼病的发生呢?1.鱼种消毒。放养鱼种时,用浓度百万分之十的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15~30分钟,能杀死鱼种体表和鳃片上的各种细菌

  • 标签: 细菌性鱼病 烂鳃病 漂白粉溶液 生石灰用量 浸洗 残饵
  • 简介:摘要细菌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而中毒型细菌痢疾(bacillarydysentery,toxictype)则是急性细菌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临床以高热、嗜睡、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及昏迷为特征。本病多见于3——5岁体格健康的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病因及流行病学J本病的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志贺菌属分成A、B、c、D四群,A群也称痢疾志贺菌,B群也称福氏志贺菌,C群也称鲍氏志贺菌,D群也称宋内志贺菌。我国引起流行的多数为福氏志贺菌,其次为宋内志贺菌。急性、慢性痢疾病人及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传播方式通过消化道传播。本病夏秋多见,多见于体格健壮的&JL,发病年龄以3~5岁多见。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中毒型 治疗
  • 简介:摘要细菌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是由于食用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目的讨论针灸治疗细菌食物中毒。方法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食物中毒影响到胃、小肠、大肠,而这三者分布着来自T6~T12节段的交感神经,故而取T6~T12节段区内的穴位。

  • 标签: 针灸 细菌性食物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肝脓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针对我院2020年10月到2021年8月间收治的62例细菌肝脓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了解其临床症状,探寻治疗方法。结果:我院62例细菌肝脓肿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腹痛、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主要采取全身支持疗法、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脓肿引流术等方式,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结论:针对细菌肝脓肿患者,在临床确诊后,应该积极采取适宜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求更好优化治疗效果。

  • 标签: 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表现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女性由于身体结构的特殊性,其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可以反映女性生殖系统是否健康。细菌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该病会对女性造成一定的危害,非孕期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感染;妊娠期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所以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首先将概述细菌阴道病的临床症状,然后分析对细菌阴道病的诊断方法,最后详细阐述细菌阴道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阴道疾病患者支原体和衣原体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发病原因。方法选取确诊为细菌阴道疾病的患者120例、非细菌阴道疾病患者80例,对其的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在细菌阴道疾病患者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5.83%、35.83%、19.16%,在非细菌阴道疾病患者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2.50%、11.25%、19.51%。结论细菌阴道疾病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查很重要,检测结果对细菌阴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疾病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住院的625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体的患者共有440例,分离到病原菌47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达65.27%,检出的病原菌群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0.71%。真菌占14.02%,真菌中白念珠菌检出率最高(6.6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现象明显,二重感染逐年增加,且占有较大比重。临床COPD患者选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减少不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与二重感染产生。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病原体 耐药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将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评定其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本检验科纳入诊断的8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40例非细菌感染患儿为实验1组,40例细菌感染患儿为实验2组,40例健康儿童为参照组,三组均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血常规指标(WBC),统计测定结果。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C-反应蛋白数值、血清前白蛋白数值、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数值对比参照组更高,且实验2组以上指标对比实验1组更高;CRP+PA+WBC联合检验的诊断灵敏性是85.71%,诊断特异性是91.67%,诊断符合度是87.50%。结论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展示应用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CRP) 血清前白蛋白(PA) 血常规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BC(白细胞)、hs-CRP(超敏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部感染组86例,全身感染组114例;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WBC、hs-CRP、PCT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对照组间的WBC、hs-CRP、PCT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的WBC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的WBC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良好招标,并且联合检测WBC、hs-CRP、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更具价值。

  • 标签: WBC hs-CRP PCT 细菌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