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癌疼痛护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应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和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疼痛护理效果和疼痛护理满意度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对关于癌疼痛的相关知识扩大宣传的力度,让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有一定的知识了解,从而提供更专业有效的措施和护理,制定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护理计划,使得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提高疼痛护理的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恶性肿瘤 晚期患者 癌性疼痛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下简称FISH)在诊断不同部位发生的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究其在泌尿系统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并初步探讨将其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史以监测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68例泌尿外科疑似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采用FISH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分析该检测在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尤其是对于血尿患者的肿瘤筛查以及在膀胱癌随访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和前列腺癌)时,其对于血尿标本的诊断灵敏度高于非血尿标本(P〈0.05)。(2)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病理分级、分期的泌尿系统肿瘤时,其对于高级别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尤其对于血尿标本呈现出较高的诊断灵敏度(P〈0.05)。(3)在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156例患者中,有45.51%(71/156)的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肿瘤复发,而FISH监测膀胱癌患者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为57.75%(41/71)。(4)采用FISH法随访监测156例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诊断血尿患者在随访中复发的灵敏度高于有泌尿系统肿瘤病史患者的灵敏度。结论:(1)FISH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浸润程度间有一定的相关,尤其在诊断高级别肌层浸润膀胱癌中具有重要价值。(2)FISH检测可用于监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尤其应加强对血尿患者的随访。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 血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膀胱尿液产生及清洁自我间歇导尿点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接受脊髓损伤致神经源膀胱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平卧位与短腿坐位两种不同的体位。对患者进行观察,进行连续2天的测量,使患者在早晨保持空腹状态,使用间接的导尿,将尿液排空,一次饮用500ml清水,采用膀胱B超扫描仪测量观察膀胱内尿液生成的过程,饮水后1h开始观察和测量尿量,每隔30分钟记录1次,每个体位连续监测三次,取平均值,直至生成500ml尿液为止。结果患者饮水后采取平卧位时,尿液产生量平均在1.5h达到高峰,为(120.0±34.5)ml,2.0h(110.1±32.2)m1和2.5h(114.5±30.8)ml为平台期,以后逐步减少。饮水后采取短腿坐位时尿液产生在2h达到高峰,为(90.2±18.5)ml,以后逐渐减少。采取平卧位、和短腿坐位者,尿液达到450-500ml的时间分别为3.0h和4.5h。结论不同的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膀胱患者的尿液与时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平卧位时尿量产生增加,尿液生成时间缩短,短腿坐位时尿液生成不规律,生成时间过长。患者可根据尿液产生量和时间的相关关系确定清洁导尿的时间点,为出院患者自我间歇导尿时间点的确定提供依据。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体位 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 清洁间歇性导尿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通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为一种低度恶性的少见肿瘤性病变,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可确诊,免疫组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采用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随访。

  • 标签: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探析对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24例患者行预防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情况、膀胱痉挛出现时间(10.66±0.55)h、住院时间(9.32±0.55)d、满意度95.83%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预防性护理 术后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优质护理在腺膀胱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腺膀胱炎患者,参照随机数表法,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腺膀胱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腺性膀胱炎 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221-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于本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80例,根据手术时间先后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VAS评分、B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存在积极的影响,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还可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疼痛感。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前列腺电切术 术后 膀胱痉挛
  • 简介:膀胱尿道结石是由尿路中形成的无机盐或有机盐类结晶物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的一种犬科常见病。临床检查以尿血、尿频、尿淋漓甚至无尿为主要特征。B超检查,在尿道膀胱无回声区域中有结石的强回声光点或光团为主要特征;X光检查显示尿道膀胱内有高密度影像为典型。手术取出结石是治疗犬尿道膀胱结石最主要的方法。

  • 标签: 膀胱尿道结石 犬科 病例 诊治 临床检查 B超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膀胱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膀胱损伤患者29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29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其中继发尿道狭窄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膀胱容量明显减少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经过积极优质的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膀胱损伤得到有效救治,患者的术后预后相对较好,手术治疗是膀胱损伤效果满意。

  • 标签: 膀胱损伤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膀胱粘膜损伤一直是泌尿外科领域的难点,目前已有的损伤造模方法较且在改进,不同研究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造模方法。本综述主要通过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三种方法对膀胱粘膜损伤造模进行归纳和总结。

  • 标签: 膀胱损伤模型 细菌感染 硫酸鱼精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护-患者-管理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服药依从的影响,从而改善其居家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常规服药并定期随访)和观察组(n=20,在对照基础上实施医护-患者-管理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并采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SCB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BQ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SCB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医护-患者-管理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可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服药依从和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胃肠道肿瘤 服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 ERRα是关键的能量代谢调控因子,与癌症预后相关。同时,作为分子生物钟及其输出途径的转录调节剂,它又与核心时钟蛋白具有广泛的转录串联。鉴于生物钟对 ERRα基因的表达调控及 ERRα在癌症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生物钟可能通过改变孤儿核受体 ERRα的基因表达模式,导致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 ERRα、癌症发生发展和核心时钟基因的功能关系,必将揭示代谢时钟的紊乱对肿瘤生物学过程中与时序相关的关键分子机制和生理表型。

  • 标签:
  • 简介:主题阅读情境下,师生共读让教师以“阅读伙伴”的角色融入“学、思、辨”全过程,师生在互助协作中领悟深蕴,在比较辨析中增长技能,在深度阅读中锤炼品质。这既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也能提升阅读教学效能,推动主题阅读向纵深发展。

  • 标签: 师生共读 浸润式 主题阅读 效能 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增加。中国的传统医学有几千年历史,是一个伟大宝库,在这个伟大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癌瘤诊治和预防的记载和描述,积累了非常丰富临床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专家指出在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已有四十余年,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有着独特优势和潜在的威力,在国内深入人心,在国外引起巨大反响,并成为肿瘤防治工作中系统工程。中西医是两种卫生保健体系,在历史上各自均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方法上有不同的特点,若能统一认识,互相取长补短,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就会创立我国新医学派。

  • 标签: 肿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钙盐沉着症的手术治疗及同时出现在双侧的可能原因。方法临床中遇见的一例双侧臀部肿块患者,患者无明显不适,要求手术,手术后病理结果回报示肿瘤钙盐沉着症,参考历年相关文献,积极寻找该病的诊断依据及可能发生的病因。结果结合既往报道,肿瘤钙盐沉着症曾生长于眼睑软组织皮下、肩部、腕部、大腿近端肌肉内、腘窝等部位,部分病人继发于尿毒症、外伤等,多为单发,罕见多发,手术切除为治疗首选。结论肿瘤钙盐沉着症的发生可能与久坐有关,治疗该病应力争手术彻底切除。

  • 标签: 肿瘤性钙盐沉着症 手术治疗 典型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迪注射液对于改善肿瘤相关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4月,选择在此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晚期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艾迪注射液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9例。常规干预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方法进行干预,艾迪注射液干预组患者选择采用艾迪注射液进行辅助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肿瘤相关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肿瘤相关抑郁,选择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本研究艾迪注射液干预组患者的评分比常规干预组更优,P<0.05;对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采用KPS评分法进行评分,艾迪注射液干预组的评分比常规干预组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肿瘤相关抑郁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配合艾迪注射液进行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艾迪注射液 晚期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性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阑尾低级别黏液肿瘤(low-gradeappendicealmucinousneoplasm,LAMN)的超声及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例LAMN的超声及CT图像,归纳其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血供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结果:12例LAMN的超声表现可分3型:盲管状型2例(16.7%),囊为主包块型7例(58.3%)及实为主包块型3例(25%);CT表现则分为2型:囊包块型9例(75%)及不规则包块型3例(25%)。结论:LAMN的超声和CT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加强其超声及CT图像特点的认识,对减少误诊、漏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超声表现 CT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前列腺电切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复杂膀胱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83例复杂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2例,接受前列腺电切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接受常规的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次碎石成功率均为100%,数据差异不明显;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0.2±10.7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4±8.5min,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术中出血量情况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复杂膀胱结石的疗效显著,但是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该术式的临床效果更确切,并且具有安全高、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电切镜 钬激光 复杂膀胱结石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