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威廉·莱斯的生态批判理论的逻辑主线是人与自然的控制与服从的辩证关系,从控制自然的起因,到自然反抗的结果,再到解放自然的出路。他围绕生态危机提出"科技伦理观""较易于生存的社会""稳态经济模式"和"正确的消费幸福观",对于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 标签: 莱斯 控制自然 生态危机 解放自然
  • 简介: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自然本身的承受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走向异化,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进而演化成生态危机威胁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自然观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含有丰富的解决当下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自然观 人与自然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在当期城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多的融入自然形态的建筑方式,构建自然、城市、建筑有机的统一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形态,将更有利于建筑设计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围绕自然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作用进行阐述,并探讨自然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式,更好的推动城市建筑的整体发展与和谐统一可持续的发展形态。

  • 标签: 自然形态 建筑设计 运用方式
  • 简介:传统的美学教材相对集中地关注到艺术美学,把艺术看作是探讨美学各种问题的核心领域甚至唯一领域,自然美学则比较少。自然美学的推进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种状况,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学教材中自然美学的地位。这两种美学形态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我们应该将自然美学融入审美知觉论、审美体验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等美学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构建相对合理的美学教材体系。

  • 标签: 自然美学 艺术美学 美学教材
  • 简介:摘要对电网企业来说,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提供稳定安全、优质可靠的电力,所以说电力生产与国计民生是息息相关的。对电力系统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建立一套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对于电力部门来说,对提升自身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管理能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应急预案能够解决有关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对工作人员的主观随意性也有一定控制作用,而对其灾害应急能力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也有一定的提高,有效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 标签: 电力系统 自然灾害 应急预案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对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整体性原则、守中理论、衣养万物观念的研究,对于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道家文化 生态伦理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
  • 简介:自然崇拜作为一种原始信仰文化,千百年来对河湟地区各民族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各民族世代相传的故事和歌谣中折射出河湟先民们对大自然最初的懵懂认识和至上崇拜。虽历世久远,遗风尚存。

  • 标签: 河湟地区 口传文学 自然崇拜
  • 简介:著名作家曹文轩认为:阅读的生活与人生,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不阅读的生活与人生,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引领儿童踏上阅读之路,开启美妙的阅读生活,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引领儿童爱上写作,培养儿童习作表达的自信和习惯,更是语文老师的基本职责。

  • 标签: 网络 呼吸 读写 著名作家 语文教师 语文老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分娩孕产妇的产时服务模式。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产科接产且主动要求自然分娩产妇220例,根据产时服务模式分为两组118例接受全程陪伴分娩模式为观察组,102例接受常规服务模式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两组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产时开展全程陪伴分娩模式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时服务 自然分娩 孕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自然通风在改善建筑微气候环境方面具有至关重要和不司替代的作用。设计中必须合理组织自然通风系统,强化有利通风的作用,避免不利风环境的产生。本文主要概述了自然通风的原理及通风形式,并就自然通风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建筑 自然通风 朝向 风压
  • 简介:自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起,“人文性”得到重视。不过,作为在教育立场上持着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的研究者,我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问题时,会给“人文性”注入一种新的内涵。

  • 标签: “人文性” 压制 生长 自然 语文课程标准 2001年
  • 简介:随着看题的着眼点不同,有时会产生不同的切入点,自然解法会随着切入点的不同而生成。1题目呈现(2001年中考数学绍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0),B(3,0),C(5,6),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D。(1)若直线y===kx+b过B,C两点,求k,b的值;(2)如图1,P是线段BC上的点,PA交y轴于点Q,若P的横坐标为4,求S四边形PCDQ;(3)设点E在线段DC上,AE

  • 标签: 不同生成 切入点不同 自然解法
  • 简介:本文以某体育中心比赛馆为研究对象,有效利用该建筑物的屋顶天窗,提出了合理利用自然通风的运行方案,并基于热压自然通风的原理计算了全年的通风节能量和通风节能率。根据该比赛馆间歇运行的特点,分工况对其自然通风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其节能潜力显著。

  • 标签: 大空间建筑 比赛馆 自然通风 间歇运行 节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观察组48例产妇行自然分娩,对照组48例产妇行剖宫产分娩,评估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恶露干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24h内有泌乳率与72h内泌乳满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比,在产妇产后恢复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在产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条件下需首选自然分娩。

  • 标签: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影响
  • 简介:“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化自然”理论主要阐述了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以及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相互制约这两个观点.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揭示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相抗衡及其社会根源,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劳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异化劳动”普遍化的这三个角度来解释人与自然相依相抗的社会根源.在当代,人与自然抗衡的过程也使得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在此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上,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的理论作出了创造性的阐述与解释,生态文明将转变单一的经济增长评价指标,强调人对自然的理性利用而不是片面支配,突出了在人和自然协调进步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从“人化自然”到“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价值在这一转变中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也体现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作的热情展望,这就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实现全面和谐、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从“人化自然”到“科学发展”,这种方式也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应有的生态觉悟和实践道路:警惕和抵制“生态霸权”、坚持和促进“科学发展”、确立和弘扬“生态”理念.

  • 标签: 马克思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 实践道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自然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方法收集70例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瘢痕子宫妊娠妇女资料,均于2014年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分娩,所选患者均行阴道试产,并给予产程观察与护理。结果70例产妇均阴道试产成功,自然分娩67例(95.71%)、行产钳助产术3例(4.29%),平均产程(7.3±0.8)h、产时出血(276±24)ml;70例阴道试产者,均未出现母婴并发症。结论充分掌握瘢痕子宫自然分娩的适应证,并与产程内加强观察与护理,可有效保证母婴安全,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

  • 标签: 瘢痕子宫 产程观察 自然分娩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