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形态、PCT在早产儿败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临床诊断为败血的患儿在治疗前后采血送检PCT及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所有患儿治疗前采血送检血培养检查,比较分析对早产儿败血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6临床诊断早产儿败血的病儿,血培养阳性率仅有15.2%(7/46),PCT阳性率达93.5%(43/46),白细胞形态学检查阳性率为82.6%(38/46),白细胞形态与PCT检查相结合对早产儿败血的诊断率达98%(45/46)。结论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形态、PCT的测定两项指标在诊断早产儿败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预测价值,借助该早产儿外周血液白细胞形态检查、血清PCT的测定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白细胞形态 降钙素原 早产儿 败血症
  • 简介:1.病例摘要孙××,33岁,住院号540631,因停经28+1周,阴道流水3小时于2014年04月1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3年10月04日,预产期2014年07月11日,2005年足月顺产一女婴,2009年因CINIII级行宫颈锥切术,术后一直未孕,经检查为双侧输卵管不通,且宫颈坚韧狭窄,故于2013年10月21日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孕期不定期产检,入院时大量阴道流液,伴下腹坠涨感,体检T36.5℃BP110/75mmHg,一般情况好,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99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分,可扪及偶发宫缩,骨盆外测量正常,内诊宫口未开,先露高浮,宫颈坚韧,PH试纸蓝色。辅助检查WBC15.7*109/L,N92.4%,CRP31.4mg/L,B超提示宫内晚孕,头位,AFI7cm,入院诊断①胎膜早破②孕28+1周G3P1L1LOA③试管婴儿④宫颈锥切术后。入院后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治疗,监测体温、血常规、CRP及羊水的量色质,04月23日出现规律宫缩,硫酸镁效果欠佳,更换利托君保胎,04月24日测体温37.9℃,查血常规WBC17.2*109/L,N84.3%,CRP79.79mg/L,胎心160次/分,羊水呈混浊样,取羊水标本做培养,考虑羊膜腔感染,建议终止妊娠,因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宫颈残留组织少且坚韧,充分与患者沟通两种分娩方式的利弊,患者及家属选择剖宫产,术中娩出一成活女婴,体重1300g,无窒息,因早产转儿科治疗。见宫腔内大量脓液,取宫腔内脓液做细菌培养,用沙袋包裹子宫,反复用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术后继续头孢呋辛钠治疗,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6℃,并有全身关节疼痛,皮肤有散在的皮损,寒战时前抽血做培养加药敏,复查CRP128.24mg/L,血常规WBC14.3*109/L,N86.1%,术前羊水培养及术中宫腔脓液培养结果均提示多重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故更换抗生素治疗,04月28日复查CRP125.8mg/L,05月01血培养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胎盘病理结果胎盘组织梗死,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连续发热5天后,05月02日体温恢复正常,同时复查CRP43.29mg/L,腹部刀口拆线,II甲愈合,继续抗生素治疗3天,05月06日CRP5.75mg/L,血常规WBC9*109/L,N68.9%,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新生儿出生后30天体重2400g,生命体征平稳,出院。

  • 标签: 宫颈锥切术后 胎膜早破 败血症
  • 简介: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66%以上,  新生儿败血病原菌的耐药性

  • 标签: 分离菌 培养分离 新生儿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败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本院2016.6-2018.11收治的败血新生儿中抽取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参照组及细节护理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则施细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细节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干预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护理干预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可积极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败血症 新生儿 应用效果
  • 简介:为了解湖南地区败血患儿中革兰阴性(G)杆菌在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7年1—11月收治的临床疑为败血的患儿无菌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EC9120或BacT/ALERT3D120进行培养,并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8264份血标本检出需氧菌876株(10.60%),其中G^-杆菌有36个菌种,共计542株,占检出菌的61.87%,居前5位的是溶血不动杆菌、人苍白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血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高度敏感;人苍白杆菌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提示湖南地区小儿败血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人苍白杆菌是重要病原菌,并有较高耐药性。

  • 标签: 败血症 儿童 革兰阴性杆菌 人苍白杆菌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败血患儿的临床特点,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盲选取样我院收治的26例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败血患儿,分析其检查以及治疗资料。结果26例患儿疾病中,误诊为母乳黄疸1例,ABO溶血病15例。给予患儿常规的抗感染以及光疗治疗后,23例治疗有效,3例无效死亡。结论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败血患儿早期较难确诊疾病,在患儿入院后,常规进行血培养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以此为依据给予患儿对症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 标签: 黄疸 败血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中降钙素原(PCT)与心肌酶谱浓度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期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败血患儿56例(实验组)和非败血患儿6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血清PCT和心肌酶谱。结果新生儿败血患儿在急性期PCT阳性率(89.3%),血培养阳性率为(42.5%),感染组患儿心肌酶谱含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生素治疗1周后PCT和心肌酶谱含量降至正常水平;而非感染性疾病组患儿PCT与正常足月儿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别。结论新生儿败血患儿在早期血中PCT和心肌酶谱明显增高,联合检测对败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败血症 新生儿 PCT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败血患儿行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我科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败血患儿46例为本次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平均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两组患儿均行基础护理模式,同时观察组加行个性化护理指导,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中,有效82.6%、好转4.3%;对照组患儿中,有效43.4%,好转17.4%,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同时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69.5%。结论通过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败血患儿中,能够有效对病症及时控制,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感,降低并发发生率。

  • 标签: 败血症 个性化护理模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败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120例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的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措施,其中对照组的6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60例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给予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营养,对患儿加强皮肤护理,预防交叉性感染,并注意患儿的保暖和保湿;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皮肤出血倾向、黄疸等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对与患儿可接触的母亲加强卫生管理,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有发烧的患儿用生理纱布蘸取温水擦拭皮肤,如脐炎的患儿加强每日消毒措施与频率,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对皮肤有疱疹或疱疹破溃的患儿进行局部消毒擦拭,保持干燥。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60例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31±0.9)d,对照组的60例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6±1.4)d,两组数据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60例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为96.67%,对照组的60例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为83.33%,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败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干预 新生儿败血症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败血新生儿60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诊断结果分为30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早发组)以及30例晚发型新生儿败血(晚发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开展总结和分析。结果晚发组中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率、早产率、呼吸暂停率、喂养不耐受率均显著高于早发组(P<0.05),而在母体孕期发热率、胎膜早破率以及血小板减少率方面均显著低于早发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中其早发型与晚发型的临床特点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根据其母体以及新生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区分,继而有效的保证治疗有效和合理性。

  • 标签: 败血症 新生儿 晚发型 早发型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败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本院 2016.6-2018.11收治的败血新生儿中抽取 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参照组及细节护理组各 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则施细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细节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干预有效率更高( P< 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护理干预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可积极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败血症 新生儿 应用效果
  • 简介:越冬期的鲤败血是在饲养季节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隐蔽型的败血,一般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而忽视。鱼类进入越冬期后常骤然发生死亡。当疾病开始时,越冬池内的当年鲤鱼从池底的平静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以后逐渐失去运动的平衡,贴冰层绕半园圈式的游泳

  • 标签: 气单胞菌 流行病学分析 北方寒冷地区 越冬池 出血性败血症 鲤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败血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从2015年9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7例新生儿败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败血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细菌分布、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早产儿组腹胀发生率、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围生期、产期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进行早期识别,在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能够提升新生儿败血生存率,减少致残率,值得加以重视。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早产儿 足月儿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于2004年11月因“停经15周,全身水疱,糜烂1月”入院,入院时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多发性水疱、大疱,皮肤广泛糜烂,嘴唇、口腔黏膜糜烂。尼氏征阳性。产科情况:子宫耻骨上可及,未及子宫收缩。入院后行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在基底层上方棘层松解,符合“寻常型天疱疮”诊断。

  • 标签: 妊娠 寻常型天疱疮 近平滑念珠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RP(hs-CRP)的变化。方法新生儿败血患儿58例,其中36例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确诊组),22例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组),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血清PCT和hs-CRP水平,同时进行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败血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原确诊组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又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和hs-CRP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815,P<0.01;r=-0.763,P<0.01)。结论PCT和hs-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患儿白细胞、血小板动态变化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会区三间医院确诊新生儿败血的98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比较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治疗后的变化而判断其预后.结果外周血WBC下降比WBC升高更为普遍,更易致休克等严重表现,两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下降多发生在病情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病例中,提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反映败血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继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结论新生儿败血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动态变化可以及时反应其病情和预后,是新生儿败血病情监测的一个可靠指标.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白细胞;血小板;动态变化;预后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严重败血患者采用阿米卡星进行治疗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革兰阴性败血患者50例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给予阿米卡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应用非房室模型统计衡量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药代动力学。结果结果显示,患者体内平均药物分布在(0.41±0.09)L/Kg,平均血液清除率为(3.91±0.87)ml/min*kg。通过比较肌酐清除率和血清肌酸酐的联系,差别可见,P<0.05。结论通过对严重败血患者积极的采用阿米卡星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前提必须衡量败血对药代动力学的作用。

  • 标签: 阿米卡星 严重败血症 药代动力学 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