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通科室分离与ICU分离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对比性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ICU住院患者和50例普通住院患者的各类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比普通科室分离与ICU分离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405株病原,普通科室与ICU病原均以杆菌为主,但群数量分布差异显著(P<0.05);普通科室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性(28.32%)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率(53.26%)均较低;ICU中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仅6.18%,球菌属敏感率仅(34.1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对病原耐药性的检测,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 标签: 普通科室 ICU 分离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鉴定源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液中的未知细菌。方法采用常规及VITEK32微生物GNI鉴定卡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法扩增细菌的16SrRNA基因,通过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常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不能鉴定。16SrRNAPCR扩增产物经测序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发现与草螺属有99%同源性。结论来源于ALL患者血液中的未知细菌是草螺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草螺菌 16S rRNA
  • 简介:为了筛选针对畜禽养殖污水的高效絮凝,试验通过富集、分离、纯化和絮凝活性测定,从绍兴县中大畜牧有限公司(生猪饲养繁育)氧化塘的污水和浅层底泥中筛选絮凝,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和16SrDNA测序,对絮凝能力最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养猪场氧化塘的污水和浅层底泥中分离筛选到7株絮凝,其中C4絮凝活性最强,鉴定为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xylanilyticus)。

  • 标签: 畜禽养殖污水 絮凝菌 筛选 鉴定 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 絮凝活性
  • 简介:摘要:氨氮是水环境污染重要元素之一,高浓度氨氮不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且对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也有毒害作用。而医药化工废水具有高色度、高盐度、成分复杂、高氨氮、难生化降解、生物毒性大等特点,比其他工业污水更难处理,目前去除医药化工废水中氨氮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物法因其具有经济高效、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而逐渐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热点。但依靠单一微生物处理废水氨氮难以有效去除,筛出不动杆菌属在48h氨氮去除率仅为41.33%。而生物脱氮中复合菌株之间能通过功效互补、共同作用高效地完成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降解。

  • 标签: 硝化菌的分离鉴定 多菌复配处理 医药化工废水
  • 简介:对药用植物云南萝芙木进行内生放线分离.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对样品的根、茎、叶和果实进行表面消毒.采用两种分离培养基和三种分离方法并且分别添加重铬酸钾进行分离.共分离到17株内生放线

  • 标签: 云南萝芙木 内生放线菌 分离
  • 简介:目的了解2009年我院临床分离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K—B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和金葡检测对苯唑西林耐药性。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本院共分离出细菌451株,居前3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35.7%)、铜绿假单胞(14.4%)和金葡(10.0%)。金葡中MRSA株占48.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中产ESBLs株分别占67.7%和58.5%,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7.7%和48.3%。结论加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放线属于原核生物,呈菌丝状生长,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因其在固体培养基上呈现辐射状生长而得名。放线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通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随着人们对微生物应用的重视,放线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本文主要以土壤中的放线为主,在学习了“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中放线分离与应用。

  • 标签: 土壤 放线菌 分离 应用
  • 简介:摘要:鸡产气荚膜梭是一种引起家禽肠道疾病的重要病原,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准确鉴定鸡产气荚膜梭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鸡产气荚膜梭分离鉴定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形态学鉴定、染色方法、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与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的应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相互配合,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鸡产气荚膜梭的鉴定和防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标签: 鸡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 鉴定 形态学 染色 生理生化特性 分子生物学
  • 简介:从温泉、堆肥等环境采集样品,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微晶纤维素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筛选出几株高温纤维素分解.进行测定这些菌株的Cx、滤纸酶活性试验,两种酶的作用温度相对较宽,Cx酶的最适酶活性温度约70℃,而滤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因菌株差异有所差异.

  • 标签: 嗜热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 筛选
  • 简介:宁夏某商品蛋鸡养殖场新进的8000只雏鸡到10日龄发病。为查找病因,给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无菌采集病死鸡病料,通过细菌分离、生化试验鉴定出2株鸡白痢沙门氏(H1、H2),结果用分离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是造成该鸡场此次疫病的主要病原;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对头孢吡啶、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四环素等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等耐药。临床选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鸡白痢 沙门氏菌 病原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从新疆马兰荒漠地区土壤中分离出1株具有拮抗真菌作用的放线AF1,经16sDNA鉴定为链霉菌属的Strep-tomycesmacrosporus种。在贝奈特琼脂培养基(Bennett'sagar)中,利用异步十字交叉培养法的实验发现,其分泌的活性物质对黑曲霉、白曲霉、青霉等丝状真菌具有抗性,但对酵母和细菌无作用。

  • 标签: 抗真菌活性 分离 鉴定
  • 简介:目的分析武汉同济医院近11年临床分离病原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分析该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细菌耐药监测资料,根据CLSI2009年判读标准判定耐约性。结果11年内共分离3186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2%,革兰阳性球菌占34.1%。大肠埃希所占比率连续11年最高。2003年之后,不动杆菌属比率明显增加,2009年已占第2位。多重耐药细菌的比率逐年增加。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的比率由4.9%增长为30.0%,耐甲氧阳林金葡(MRSA)的比率在50.6%~64.4%。11年共分离到对万古霉素和(或)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2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由29.6%增长为78.3%,克雷伯属由35.9%增长至51.1%,首次分离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鲍曼不动什增长迅速(14.0%~72.7%),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占20.9%~34.1%。结论临床分离的菌种不断发生变化,鲍曼不动杆菌小断增多。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多重耐药细菌逐年增加。

  • 标签: 临床分离菌 耐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
  • 简介:[摘要] 目的:从粪便中分离、培养和检测病原,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调查有一定的价值。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有志贺氏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弧菌属、沙门氏、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各种正常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辨是否为病原。此次我们主要分离培养并鉴定粪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和痢疾志贺[3]。方法:本文利用伊红美蓝平板培养后的菌落特征,再提纯培养细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动力实验、生化反应。可鉴定粪便标本中的病原

  • 标签: [] 革兰染色 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 分离培养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为201株(56.8%),革兰阴性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红茶俗称“胃宝”,是由醋酸、酵母、乳酸以糖茶水为原料制成的发酵饮料。根据红茶中三类的性质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在红茶菌种中分离得到了三类不同的纯:2株酵母、2株醋酸、1株乳酸,单独保存、使用分别前活化扩培,然后按不同组合方式接种、混合发酵,可以获得不同感官和营养成分的红茶发酵饮料。

  • 标签: 红茶菌 功能性发酵饮料 菌种分离 混合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