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肥胖本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导致肥胖症的诊疗方法个体化差异较大。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采用行为疗法以及使用已经批准的减肥药物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可以实现5%~10%的体质量减轻,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些非手术的治疗手段获益。与药物治疗相比,减重代谢手术有更高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和更低的血管并发症病死率并且可以长期持续减轻体质量。近些年来,随着精准医学在外科治疗中的发展,减重外科医生对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的核心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手术目的从强调短期体质量大幅下降转变为安全有效地长期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和并发症。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中,精准减重代谢外科理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术前的精准评估、术中的精细操作和术后的综合管理。为患者制定精准、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专科数据的标准化是精准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和减重代谢外科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精准医疗 肥胖代谢外科 Roux-en-Y胃旁路术 减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表皮化的V-Y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合并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我科对22例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合并甲床缺损患者,采用去表皮化的V-Y皮瓣修复。结果本组22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5~9个月,主要观察皮瓣存活情况、患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指甲生长情况。22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无臃肿,质地韧,耐磨性良好,未见明显色素沉着。皮瓣早期会出现感觉过敏、麻木,2个月后症状逐渐减退,两点分辨觉恢复至5~9 mm 14例,10~12 mm 8例。患指指甲生长平整,指甲远端与皮瓣贴附良好,未见明显分离现象,16例指甲宽度不变,长度略短,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结论去表皮化的V-Y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合并甲床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指甲生长平整,外观及功能满意。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去表皮化 甲床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Y型引物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一种用于登革病毒(dengus virus, DENV)快速分型的四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用DENV四种分型体外转录RNA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及用临床样本进行验证。结果DENV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5.01反应/PCR、6.16拷贝/反应、6.35拷贝/反应、6.39拷贝/反应,与单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比,最低检测限无明显变化;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临床标本的阳性一致率和阴性一致率均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Y型引物四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DENV分型间的交叉反应,同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相关临床标本的DENV快速分型检测。

  • 标签: Y型引物 四重荧光定量RT-PCR 登革病毒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频显示终端干眼(VDT)应用嘌呤受体族中的P2Y2受体的激动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与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的视频显示终端干眼连续病例60例,年龄(26.05±1.97)岁,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予嘌呤受体族中的P2Y2受体的激动剂滴眼,对照组30例未予干预。随访4周进行两组效果对比。结果随访4周,研究组的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结膜染色评分和泪河高度显著改善,而且优于对照组(均P<0.001);泪液分泌试验及结膜充血评分无明显改善(t=-1.757,1.157;P=0.084,0.2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8,1.856;P=0.145,0.068);结膜印迹细胞学与基线相比未见明显改变。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视频显示终端年轻干眼患者使用P2Y2受体激动剂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干眼 视频显示终端 P2Y2受体激动剂 效果 治疗
  • 作者: 刘玉霞 任伟丹 岳文兵 张美娟 张美玲 陶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实验诊断部 450016;海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实验诊断部,海口 570311,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实验诊断部 450016,海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实验诊断部,海口 570311;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实验诊断部 510330;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 51000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Y染色体多态性的核型类型和年龄分布情况,研究Y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河南省各级医院送检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18 074例外周血染色体标本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使用LEICA GSL120显微镜采图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从中筛选出121例Y染色体多态性标本进行研究。结果Y染色体多态性以大Y染色体为主,占58.68%,其次是小Y,占38.02%,随体异常仅占3.31%;Y染色体多态性在21~30岁年龄段内占比最高,为40.50%,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为28.93%,11~20岁和≥51岁年龄段的占比各0.83%。结论Y染色体的多态性与遗传缺陷、发育障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以大Y为主,故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孕前筛查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非常必要。

  • 标签: Y染色体多态性 核型分析 不育症 精神发育迟缓
  • 简介:胆肠吻合术是小儿外科常见术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出现过许多术式,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寻找一种既符合生理,又能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术式,一直是广大外科医生的追求。现介绍一种新的术式——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供大家参考。

  • 标签: Y吻合术 胆管空肠 ROUX 改良 EN 胆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改善传统动脉导管固定方法易导致导管堵管、患者舒适度低及护士操作满意度低的问题,采用预充式SS-Y阀固定法进行动脉导管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进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的5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动脉导管护理;选取2018年1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TAI治疗的7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预充式SS-Y阀固定法进行动脉导管护理。对2组患者动脉导管的固定情况、患者舒适度、护士操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导管移位率、滑脱率、护士操作满意度分别为0、0、97.22%(70/72),对照组分别为13.0%(7/54)、5.6%(3/54)、77.78%(42/54),2组患者动脉导管移位率、护士操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2、11.813,P<0.01)。滑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5个时间点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62~-3.611,P<0.01)。结论采用预充式SS-Y阀固定法固定动脉导管牢固可靠,移位率低,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士操作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Y阀 外科手术贴膜 固定 护理
  • 简介: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9月施行124例胃大部切除,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T2DM)36例。回顾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T2DM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更适合小儿关节部位静脉穿刺的静脉留置针型号。方法将24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分为24号Y型静脉留置针组、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组,在静脉炎发生比例相当的情况下观察并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24号Y式静脉留置针(P<0.05),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24号Y式静脉留置针(P<0.01)。结论在小儿关节部位静脉穿刺中,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型号 小儿关节部位静脉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视觉平台经历了从最初利用烛光反射镜装置到高清、3D、4K超高清腹腔镜的发展历程,是外科从开腹手术变革为微创手术的重要推手。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胃癌外科领域的持续发展,其在胃癌手术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确立。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术后消化道重建直接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命质量密切相关。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一直是临床上讨论和研究的热点。笔者探讨4K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

  • 标签: 胃肿瘤 远端胃切除术 D2淋巴结清扫 Roux-en-Y吻合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y-氨基丁酸(GABA)对胰腺癌SWl99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O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320μm0L/L)GABA干预SWl990细胞,采用MT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RT.PCR检测细胞MMP-2mRNA和MMP-9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GABA促进胰腺癌SWl990细胞的生长,使Go/Gl细胞减少,S期和G2/M细胞增多。320μmol/L的GABA干预细胞后的A。值为1.11±0.03,较无GABA干预组的0.56±0.01显著增加(P〈0.01);Go/G,细胞为(46.18±1.12)%,较无GABA干预组的(87.29±1.34)%显著减少(P〈0.01);MMP-2mRNA、MMP-9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为8.6、6.8、10.5、8.4,较0—40μmoL/L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GABA能促进SWl990细胞增殖和MMPs的表达。

  • 标签: 胰腺肿瘤 Y-氨基丁酸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简介: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的基因组微失衡,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C区(AZFc)部分缺失对其的致病性。方法提取1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先证者)及其父亲外周血DNA,利用CytoOneArray染色体芯片行全基因组微失衡初筛,之后采用定制4×180KSNP+CNV精神发育相关芯片行全基因组微失衡筛查。选择特异性STS标签sY1191,sY1291作为引物,利用PCR特异性扩增11例正常男童,9/20例4×180KSNP+CNV芯片检测异常的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先证者及其父亲的Y染色体AZFc区域。进一步对170例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行PCR扩增,分析AZFc区域缺失频率。结果1CytoOneArray染色体芯片检测发现先证者存在AZFc区域全缺失(chrY:24646690-28103711),定制4×180KSNP+CNV精神发育相关芯片排除其他精神发育相关基因组微失衡,发现AZFc区域部分缺失(chrY:24873066-25203027;chrY:25850255-26245019),结果不同于CytoOneArray染色体芯片。22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行4×180KCNV+SNP芯片检测,5例存在Y染色体AZFc区域部分缺失,但缺失起止点不同;4例为已知的致精神发育异常的基因组微失衡。3PCR验证表明先证者及其父亲为AZFc区域b2/b3缺失,此片段缺失同时存在于1/11例正常男童、4/9例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4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AZFc区域b2/b3缺失频率为15.1%(27/179)。结论AZFc区域b2/b3缺失可能不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的致病病因,此AZFc区域部分缺失在中国人群中为多态性位点。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AZFc区域部分缺失 多态性位点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甲状腺功能与cN0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8例cN0单侧PTM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59例,年龄25~75岁,平均(46.42±10.84)岁。根据术后病理是否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64)和非转移组(n=144)。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石蜡病理结果及一般资料间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四分位数[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8例cN0的PTMC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0.77%(64/208),转移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28.13%(18/64)、非转移组为25.69%(37/144)、总体误切率为26.44%。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年龄、肿瘤亚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侵犯包膜、多病灶、FT3、FT4、TGAb和TPOA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术前血清TSH高于对照组[2.87(1.92,4.95)比2.04(1.56,2.84),Z=2.48,P=0.024]、男性患者比例高于非转移组(32.81%比19.44%,χ2=4.38,P=0.036)、肿瘤直径大于非转移组[(0.63±0.23)cm比(0.49±0.22)cm, χ2=3.99,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肿瘤直径和术前TSH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N0单侧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肿瘤直径较大、术前高TSH者需警惕淋巴结隐匿转移,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需加强对甲状旁腺的保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术后并发症 淋巴结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颈部淋巴阴性(cervicallymphnode-negative,cN0)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nilateral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uPTC)患侧中央区各亚区淋巴结转移(subgroupsofcentrallymphnodemetastasis,sCLNM)与患侧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lymphnodemetastasis,LNM)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侧侧区淋巴结清扫的161例cN0-u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患侧中央区各亚区淋巴结转移与患侧侧区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N0-uPTC患侧中央区各亚区,喉前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淋巴结转移、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为患侧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8、0.016、0.035)。喉前淋巴结转移为患侧II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气管前淋巴结转移为患侧III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4)。气管前、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为患侧IV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5、0.011)。结论甲状腺癌淋巴结的转移途径有一定规律性,喉前淋巴结转移对患侧II区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对患侧III区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气管前、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对患侧IV区淋巴结有预测价值。气管前或患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的cN0-uPTC患者,可考虑行患侧III、IV区淋巴结清扫。在此基础上若同时有喉前淋巴结转移时,可考虑行患侧II、III、IV区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唐山市协和医院53例经手术治疗的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吻合方式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29例(非离断组)和Roux-en-Y吻合24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患者1年内的随访结果。结果非离断组手术时间为(196.0±28.8) min、吻合时间为(56.1±13.8) min、术后排气时间为(52.5±14.4) h、术后住院时间为(12.5±2.8) d,传统组分别为(201.0±28.5) min、(57.8±12.9) min、(53.9±14.6) h、(12.0±3.0) 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34、0.664、0.717、0.557)。术后并发症情况:非离断组吻合口漏为0(0/29)、腹腔出血为3.4%(1/29)、碱性反流性胃炎为6.9%(2/29),传统组分别为4.2%(1/24)、4.2%(1/24)、4.2%(1/2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53、1.000、1.000);非离断组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为0(0/29),传统组为25.0%(6/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1例非离断组患者术后8个月发现输入袢再通,患者经再次开腹手术,吻合方式改为传统的Roux-en-Y吻合,患者术后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明显好转。均未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吻合口溃疡等并发症。结论作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能避免Roux-en-Y滞留综合征。

  • 标签: 胃癌 远端胃癌根治术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 腹腔镜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RYGB)是重要的减重术式之一。RYGB与残胃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减重外科医生以及肥胖症人群的关注。本文系统分析国内外主要医学数据平台与RYGB术后发生胃癌相关的文献发现,21例RYGB胃旁路术后相关胃癌的患者从接受RYGB到诊断为肿瘤的中位时间为11(1~28)年,症状的持续时间为7 d至6年,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71.4%),尤其是上腹部(33.3%),其次为恶心和呕吐(33.3%)、体质量过度减轻(33.3%)以及腹胀(28.6%)等。肿瘤多位于胃窦或幽门(71.4%),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组织类型(71.4%),以Ⅲ~Ⅳ期为主,38.1%的患者肿瘤无法完全切除,52.4%患者接受了胃次全切除术和淋巴结切除术。关于RYGB术后发生胃癌的术前病史,一项有关64例食管胃癌患者的全球性报道发现,常见术前病史包括抽烟(37.5%)、饮酒史(14.0%)、胃食管反流病症状(86.0%)、存在Barrett食管(10.9%)、有其他恶性肿瘤的个人病史(6.3%)、一级亲属(6.3%)或其他家族成员(1.6%)有胃食管恶性肿瘤的家族史。虽然RYGB术后胃癌的发生很少见,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RYGB来治疗肥胖及其代谢病,需警惕高危患者术后发生肿瘤的风险。

  • 标签: Roux-en-Y 胃旁路术 减重手术 残胃癌 胃肿瘤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c区不同部分缺失对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期间经Y染色体AZF区高通量测序筛查、精子浓度<5×106/mL且行射精精子ICSI助孕的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筛查结果将携带AZFc缺失的患者纳入缺失组(n=108),无AZFc缺失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45),同时按照缺失位点类型将AZFc缺失组分为b2/b4缺失(n=19)、b2/b3缺失(n=30)、gr/gr缺失(n=43)3个亚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及亚组间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存在AZFc缺失的患者第3日(day 3,D3)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以及囊胚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0.4%(556/790)比78.5%(2867/3651),P<0.001;24.7%(199/807)比34.3%(1284/3747),P<0.001;51.7%(277/536)比58.0%(1540/2592),P=0.007];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移植周期活产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ZFc区域b2/b3缺失亚组D3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2/b4缺失亚组优质胚胎率[23.2%(32/138)]低于对照组(P=0.004),而D3可利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r/gr缺失亚组D3可利用胚胎率[71.6%(280/391)]、优质胚胎率[20.8%(84/403)]以及囊胚形成率[48.7%(133/273)]均低于对照组(P=0.002、P<0.001、P<0.001),而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Y染色体AZFc区域b2/b3缺失和b2/b4缺失对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ICSI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均无显著影响,gr/gr缺失对胚胎发育不利影响最大,但对妊娠结局无影响。

  • 标签: Y染色体微缺失 无精子因子c区 严重少弱精子症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胆肠Roux-en-Y吻合术常被用于治疗肝外胆道良性狭窄性疾病,术后输入袢空肠内结石形成是其术后并发症之一,而因巨大结石致肠梗阻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胆肠Rou-en-Y术后并发结石性肠梗阻病例,并介绍其内镜下治疗过程,为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吻合术,Roux-en-Y 肠梗阻 结石 输入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