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肱骨近骨折临床较常见,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复杂肱骨近骨折属于其特殊类型,多见于移位且稳定性较差的Neer3、4部分骨折。其骨折类型复杂,肱骨头血供破坏较重,发生肱骨头坏死等风险高,且高龄患者往往合并骨质疏松及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耐受性差,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不当均可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致残率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且治疗方式亦存在一定争议。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治疗理念更新、各种内置物材料的日益发展及操作水平逐渐成熟,国内外针对复杂肱骨近骨折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日趋增多,本文试就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关节置换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且项目繁多,单纯依靠人工计费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医院价格管理、收费管理工作的要求,必须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来对医院收费管理系统(HIS)和价格管理进行高度整合,从程序设计上解决目前收费管理系统HIS在价格管理方面的典型问题。创建移动执行计费模式实现精准计费是按医嘱自动计费的延伸。通过在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操作的同时利用移动终端自动计费减轻护理人员共工作量,并达到将实际操作与计费相结合有效的降低多收、错收、漏收费用等现象发生。

  • 标签: 移动护理终端PDA计费 医嘱 医院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颅骨干骺发育不良(craniometaphyseal dysplasia, CMD)病例的治疗过程和临床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收治3例CMD患者,第1例为1岁男性患儿,仅给予降钙素等药物治疗;第2例为5岁男性患儿,行鼻腔扩大、眶距缩窄术及內眦韧带移位术;第3例为7岁男性患儿,行颅骨重排+鼻畸形矫正术。观察患儿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第1例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后,实验室检查钙含量、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均恢复正常,随访2个月,无并发症但畸形无改变。第2例患者术后鼻腔明显扩大,眶间距缩窄16~17 mm,但患儿颅面部畸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随访半年,鼻腔功能处于良好状态。第3例患儿术后颅骨厚度由3 cm降至1~2 cm,头颅前后径缩短了6 cm,舟状头畸形明显改善。术后即刻复查DD二聚体为4.25 mg/L,FDP为20.6 μg/ml,均较术前(DD二聚体0.98 mg/L,FDP 7.24 μg/ml)明显升高。术后2周,因创面感染药物治疗无效,行颅骨重排术后清创术。颅骨重排术后10个月患儿再次因感染入院,CT示骨质吸收,于全麻下行颅骨外露清创缝合术及颅骨修补术。颅骨重排术后16个月随访,患儿病情稳定,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药物治疗对CMD具有一定的作用,而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需要反复多次手术。

  • 标签: 先天性头颅畸形 骨吸收 颅骨干骺端发育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肱骨近复杂骨折临床采用内固定材料的临床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4年 1月 ~2016年 1月收治肱骨近骨折患者 122例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 62例 ,对照组 60例 ,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 ,选用国产 T形或三叶草形钢板 ,治疗组采用肱骨近锁定钢板。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为 90.00%,治疗组优良率为 95.16%,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肱骨近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它可以提供有效的固定、减少手术创伤、保护血运 ,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 ] 肱骨近复杂骨折 ;肱骨近锁定钢板 ;疗效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合适的闭合术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十二指肠残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4例行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种十二指肠残闭合术式均未并发十二指肠残瘘。结论根据手术探查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十二指肠残闭合术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十二指肠残瘘的发生。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窦部癌 胃大部切除术 十二指肠残端瘘
  • 简介:青霉素G治疗钩体病常发生赫氏反应(JHR),可致肺弥漫性出血(PDH),应寻新药。鉴于国内尚无强力霉素治疗钩体病的报告,作者等于1987年探讨了强力霉素治疗钩体病。测青霉素G和强力霉素对临床分离的8株钩体抗菌活性(试管法)。选临床确诊,病程4日内,未用过抗菌药的感染中毒型钩体病34例(实验室证实30例,重型27例)随

  • 标签: 强力霉素 治疗钩 病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肱骨近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小于50岁的患者以车祸伤和坠落伤为主(75%和14.83%),性别无明显差异。大于50岁者以不慎摔倒伤为主占62.5%,老年女性患者最多见占71.9%;影像学上肱骨骨折按Neer氏分为,2部分骨折68例;3部分骨折26例;4部分骨折14例;骨折脱位4例。合并肋骨骨折16例,气胸者6例,气液胸3例,脑外伤2例,病理性骨折2例。非手术治疗92例(82.1%),手术治疗20例(17.9%),无一例死亡。结论肱骨近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患者,因老年女性患者骨质疏松较明显,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复杂骨折必须手术治疗,并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原有骨病,以及早恢复肩关节功能。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 骨质疏松 骨折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al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粉碎性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LPHP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0例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受伤机制、骨折类型、手术时机、骨折复位质量、功能锻炼、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平均77.25分,优22例,良6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70%。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及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受伤机制和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及功能锻炼是使肩关节功能良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患者年龄、受伤机制和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较小。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粉碎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6月收治肱骨近骨折26例。按Ne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7例。术中骨折复位后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患肢用三角巾悬吊,3周后功能锻炼。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1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肱骨头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肩关节撞击症、骨化性肌炎等。根据Neer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II、III型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肱骨近骨折的较好选择。

  • 标签: 肱骨近端 骨折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肱骨近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肱骨近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eer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远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7%,远低于对照组(36.73%)。结论较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加压锁定钢板治疗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临床疗效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传统钢板 加压锁定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肱骨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差率。结果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治疗组: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90.0%和0.0%;对照组:优8例,良4例,可9例,差9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40.0%和30.0%。两组优良率和差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肱骨近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手术治疗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肱骨近骨折主要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对23例平均年龄63岁的复杂肱骨近骨折进行切开复位肱骨近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判定疗效。结果术后9个月到2年6个月(平均1年)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NEER评分优1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2.6%。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复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肱骨近骨折患者,均进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2.1±1.2)周。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患者骨折后12个月的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6个月,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应用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alPlate,LPHP)治疗Neer3、4型肱骨近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采用LPHP救治的Neer3型(18例)、4型(17例)骨折患者,通过Constant-Murley评分对患者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0.7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3型(84.89±5.97)分,4型(79.23±6.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型总体优良率为77.7%,4型总体优良率为70.6%。结论LPHP在治疗3、4型肱骨近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骨折类型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及满意率。

  • 标签: 锁定钢板 肱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38例。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随防时间为8~16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22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网络复位治疗肱骨近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32例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网络复位固定法,保存了肩袖和骨膜完整性,手法挤压使骨折复位,三叶形钢板六个松质骨螺钉拧如,使成网柱状固定骨折。对所有病例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本组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1例发生坏死。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6例,良14例,满意2例,优良率94%,结论网络复位固定法治疗肱骨近粉碎性骨折疗效好,可最大限度保护血运,避免坏子,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 标签: 粉碎性骨折 肱骨近端 网络固定 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