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7例孤独症儿童,均对其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患儿康复效果。结果:经训练后,患儿ABC量表中相应项目得分均显著降低,且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综合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不寐患者予以正念冥想训练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78例不寐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正念冥想训练,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施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病患的睡眠质量,及失眠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及失眠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不寐 正念冥想训练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在胫腓骨骨折干预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并将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以康复训练,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常规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护理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时间设置为2019年5月到2021年5月,选择的患者为我科的脑梗塞偏瘫70例,选择的分组方法为康复训练组与一般治疗组,选择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康复训练组和一般治疗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康复训练组是84.09±7.18(分)、89.72±7.83(分),一般治疗组是75.21±6.48(分)、78.65±6.54(分),(t=10.248,p=0.000),结果有差异。(2)康复训练组和一般治疗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康复训练组是93.24±7.47(分),一般治疗组是81.09±6.34(分),(t=12.690,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脑梗塞护理时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脑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臂丛神经损伤在临床整体发病率高,疾病治疗方法多样,但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患者手术后,应当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本文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相关概念,提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电针 康复训练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臂丛神经损伤在临床整体发病率高,疾病治疗方法多样,但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患者手术后,应当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本文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相关概念,提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电针 康复训练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18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就选取病例时间及不同护理干预展开对比分组,即对照组90例展开脑梗塞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行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就两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梗塞护理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 肢体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方法:将心脑血管科收治的部分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3月,期间从收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90例完成分析。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以观察组和对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将90例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结合吞咽训练,在研究期间统计患者相关资料,重点记录患者治疗有效率、吞咽功能评分。结果:运用高压氧结合吞咽训练的观察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效果,此次研究对患者实施高压氧结合吞咽训练,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显著改善,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高压氧 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模式在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早期认知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18例。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奥瑞姆自理模式护理,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血清值、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及护理后血清值恢复正常时间、恢复自发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尿道损伤、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9%低于对照组8.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瑞姆自理模式在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早期认知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了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奥瑞姆自理模式 阶段性康复训练 早期认知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训练+针灸以及康复训练+针灸,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结果(p0.05),治疗后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联合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在眼科门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眼科门诊从事护理工作的26名护理人员,将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护理人员行眼科门诊常规培训,对研究组护理人员行专业核心能力训练,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专业核心能力及护理质量。结果培训前,两组低年资护士各维度核心能力及护理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科门诊低年资护士实施专业核心能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核心能力及护理质量。

  • 标签: 专业核心能力训练 专业核心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升年轻住院医师美容缝合技术的训练方法。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在大坪医院整形美容科临床轮转学习的住院医师开展美容缝合技术培训,共32人。通过美容缝合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微创概念的实践训练,系统掌握美容缝合技术。比较美容缝合训练前后不同组间(整形外科研究生、轮转整形外科研究生、整形外科住培生、轮转整形外科住培生)学员的操作水平,随访术后6个月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经过培训和实践训练,32人缝合技术明显提高,且与临床训练时间呈明显正相关。轮转6个月学员缝合手术切口红肿(6.42%比21.67%)和术后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轮转1个月学员(1.13%比5.56%)。结论美容缝合技术的培训对于提升整形美容外科住院医师的专科临床技能很重要,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训练

  • 标签: 美容技术 缝合技术 研究生教育 实践训练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早期活动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9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6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13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活动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量化早期活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活动量、肩关节活动度、活动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活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2周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收、后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2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活动训练可增加乳腺癌患者活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活动依从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 早期下床 活动量化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临床护士焦虑抑郁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6月,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9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睡眠及情绪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采用SAS、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于干预前1 d及干预完成后当天对两组进行测评,评价干预效果。最终观察组44名完成研究,对照组45名完成研究。结果正念减压训练干预前,两组护士SAS、SDS及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SAS及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7、-3.498;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PSQI量表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连续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训练能有效降低临床护士的焦虑、抑郁水平,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 标签: 护士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正念减压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自我效能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得分以及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知觉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中的情绪控制、合理休息、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知觉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透析 血液透析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终末期肾病 自我感受负担 知觉压力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针对ALS的临床管理较复杂,需要多学科合作,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是重要干预手段。运动训练能防止ALS患者肌肉废用性萎缩,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心血管系统健康,被认为是ALS患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阐述运动训练治疗ALS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对ALS的影响,以期为运动训练治疗ALS患者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运动训练 肌力训练 有氧训练
  • 简介:摘要目前尚未见野战训练环境中专用的烧伤部位快速降温装置,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野战训练中烧伤用快速降温装置。该装置利用液氮快速降温的原理,通过温度监测仪监测创面温度以调节液氮的释放,以达到降低创面温度的目的。该装置设计简单、材料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且操作便捷,预计可对烧伤部位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以避免热力向深层组织传导所致的继发性损伤。

  • 标签: 烧伤 设备设计 野战训练 快速降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深呼吸训练器——振动正压呼气排痰装置(专利号201320672057.6)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019年5月1日至7月31日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深呼吸训练器,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不加其他干预。入组时采集基线资料,后每4周于医院面对面随访1次,第16周完成随访并收集结局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Leicester咳嗽问卷(LCQ)、咳痰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肺功能、呼吸肌肌力、血氧饱和度、呼出气一氧化氮、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急性加重次数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MRC评分下降者比例(36.0%,9/25)高于对照组(23.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4,P=0.301);试验组无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8.0%(7/25)比7.7%(2/26),Z=2.050,P =0.041];试验组有56.0%(14/25)患者痰量较前减少,对照组19.2%(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4,P=0.010);两组治疗前后LCQ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8,P=0.418)。肺功能指标中,两组治疗前后呼气末峰流速(PEF)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2,P =0.039);治疗后试验组R35(Resistance 35)下降(F=4.125,P =0.048)。治疗前后两组SGRQ症状部分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1,P =0.009),试验组明显下降。两组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7,P =0.766)。随访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该深呼吸训练器能减少痰量、增加呼气末峰值流速、降低R35,提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不能说明该装置能改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在安全性方面,该装置在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深呼吸训练器 有效性,安全性
  • 作者: 杨莎 邱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受烧伤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都会大大降低。因此烧伤后的康复运动对烧伤患儿的救治至关重要。抗阻训练是患者进行康复运动的方式之一。本文综述了抗阻训练对烧伤患儿伤后康复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以期提高烧伤患儿的总体预后。

  • 标签: 烧伤 儿童 康复 抗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