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肿瘤患者实施情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5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情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为(48.27±2.91)分、(13.71±2.94)分,对照组(59.91±2.88)分、(18.92±2.83)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28%。结论对颅内肿瘤患者实施情护理能够保证手术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情志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小儿发热的价值。方法:将确诊的 2018年 6月 -2020年 1月 100例小儿发热患儿,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情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体温情况以及面部痛苦表情分值、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体温情况以及面部痛苦表情分值、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小儿发热患儿实施情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可快速降低体温和减轻患儿痛苦,减轻家长焦虑。

  • 标签: 情志护理 常规护理 小儿发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治疗患者中情护理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情护理,其他治疗方式和基础护理内容相同,治疗和护理后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和护理后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对照组为81.8%,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更为理想, 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肿瘤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情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优良率。

  • 标签: 情志护理 肿瘤治疗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探讨中医情因素与疾病康复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内要》提出“五神脏”与“五论”的具体内容,实例说明情因素对患者康复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情致病、亦能治病,调畅所机、情药并施”的全新康复理念。

  • 标签: 中医情志因素 疾病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评价情护理效果。方法1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然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测评结果进行情护理,1周后再次测评,比较抑郁分值变化。结果100例心内科病人的抑郁评定均分为(50.80±13.12),高于正常人标准,差异具显著性(P<0.05);有抑郁情绪者为42%,其中轻度抑郁18例(占18%),中度抑郁23例(占23%),重度抑郁17例(占17%)。1周后2组病人的抑郁分值均有下降,但情护理组的抑郁分值下降幅度更大,症状改善明显,尤其是抑郁总均分、晨重晚轻和空虚感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心内科病人存在较为明显的抑郁情绪,情护理有助于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满足病人需要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抑郁情绪 情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情护理干预对中风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情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情护理干预对中风合并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中风 抑郁症 情志护理 中医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当中应用情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收纳的160例妇产科患者设置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情护理,比对两组护理的效用。结果在整合护理资料后发现,在焦虑与抑郁量表评分及满意度三项对比指标中,研究组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中的患者应用情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提高其满意度,应用作用巨大。

  • 标签: 情志护理 妇产科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何谓养生?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就是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有利措施和方法,从而达到保养生命、预防疾病、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道家崇尚无为,重视养生保健,追求长生不死,在养生中遵循“无为”。而《内经》中大量的养生理论亦吸收了道家“无为”的思想,特别是在情养生方面追求“无为”而治。

  • 标签: 内经,道家,无为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病人实施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探讨了70例抑郁症病人的护理效果,患者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入组,随见抽签分组后,一组采用西药常规护理,为普通组,一组采用中医情护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痊愈以及好转方面,优于普通组,并且在复发方面,低于普通组,分别为82.85(29例)、17.14(6例)、0.00(0例),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抑郁症病人 情志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又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人的情感变化既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又受内心精神世界的制约,所谓有感而发。中医学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验证,将人体的情活动归纳为怒,喜、忧,思,悲,恐、惊,并称之为七情。以此作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依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摄情的方法主要有:自我约束、疏泄排遣、转移分散、以情胜情、以药调情。

  • 标签: 情志 精神养生 七情 客观事物 情感变化 心理活动
  • 简介:摘要本文对8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中,进展性外伤颅内血肿4l例,非进展性外伤颅内血肿48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得出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绝不能仅仅依赖首次CT结果制定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而应进行动态观察和监测,根据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 进展性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中医情护理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中医情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SDS、SAS、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40.1±2.1)、SAS评分(44.6±5.3)均低于对照组(48.3±2.7)、(49.3±5.7),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1±0.5)d和住院时间(3.6±1.2)d均低于对照组(3.4±0.9)d、(5.9±1.5)d,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要高于对照组(88.33%),他们之间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引入中医情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患者 心理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张远先生根据朱震亨、戴思恭等古代先贤对郁证的认识,结合自身临床用药经验,针对郁证的4种不同证型,创立了七叶汤、大解丹、卧倒汤、复正丹4首验方,并总结了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

  • 标签: 张志远 郁证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情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诊疗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即A组患者使用中医情疗法,B组患者使用中医情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AMD评分较差于B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医情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增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治疗 中医情志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正教授认为,眩晕之本在于脾胃运化失司,痰、浊、瘀皆为其标,治疗当以调理中焦脾胃为中心,兼顾肝胆、升清降浊,临证多取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泽泻汤、清震汤等加减化裁。

  • 标签: 眩晕 路志正 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