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鸟儿从出生起,就开始在天空中飞翔了。鸟儿们飞呀飞,飞过高山,越过大海。天空说,她把鸟儿们当成了自己孩子,而倍加爱护。说话间,天空中乌云突起,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风雨说来就来了。鸟儿们吓得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

  • 标签: 天空爱
  • 简介:那个秋天,我终生难忘,清凉秋风拂起我黑黑长发,在一间不大播音室里我们相识了,那纯厚爱便一直萦绕在我身边。生命是一种缘。那次,学校要录取编播人员。还有一年即将离校我对此不屑一顾。在室友若口婆心和“恐吓”下。终于,我还是去了,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居然成为众多参赛人员佼佼者,

  • 标签: 参赛人 播音室 人生价值 说来也怪 成功与失败 咽喉肿痛
  • 简介:母亲在最后日子里变了很多。以前我给她做治疗护理时都很配合,现在常常烦躁:打了这么多,一点起色都没有,不打了!以前因为身上有味道,不让我帮她洗澡,都是自己洗,现在默默地让我洗;以前怕我女儿没人照顾,一到晚上就催促我快回家;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母亲的味道》
  • 简介:小龙今年18岁,正在上大一。走进我咨询室.拘谨地坐在沙发上.面容苍白.略显单薄,他总低着头盯着前方地面。

  • 标签: 儿童 恋母情节 心理学 爱情
  • 简介:这是在我曾经就读那所大学里流传一个真实故事。

  • 标签: 生活 境界 心态 人生
  • 简介:女友说,她三岁时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父母带着她到处求医,跑遍了附近大小医院,但医生都说是治不好了,瘫痪已成定局。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老中医,说可以治,但不能打包票治好,最多有50%希望。这位老中医采取是针灸治疗。常规治疗每次针灸5到7个穴位就足够,但由于她病程长,肢体已经明显萎缩,医生便用强刺激以取疗效。每次治疗,她腰部以下,两条腿上要扎上三四十根银针,那痛楚根本不是一个小孩子可以忍受。施针过程要将近一个小时,她常常哭得嘴唇发紫,昏死过去。父亲在一旁咬破了嘴唇,一个大男人竟也忍不住哭出声来“:孩她妈,咱不治了,咱回家,闺女残疾,咱养她一辈子,就别让闺女受罪了。”母亲也早就哭肿了眼睛,却咬着牙说“:不行,还得治。你要受不了,下次你就别来了。”一个疗程15天,隔3天进行下一疗程。整整一年时间,都是母亲带她去治疗。回到家后,母亲还要给她做推拿按摩、拔火罐以及强迫她做肢体伸展弯曲,这些也都是极疼,每次她都要哇哇大哭,但母亲毫不心软。父亲经常因此和母亲打骂,母亲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当时村里还有个女孩子,跟她同龄,也得了这种病,也在那位老中医家里治疗。但只去了一两次就不再去了,因为父母太心疼孩子。现在,那女孩...

  • 标签: 母爱 老中医 母亲 父母 瘫痪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88例成人水痘患者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某院收治88例成人水痘患者,通过采取隔离、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患者。结果:88例患者在接受全过程治疗和护理后,均完全治愈,康复出院,未发生医源性感染。结论:成人水痘患者全身症状和皮肤瘙痒比儿童要明显,不能随意使用退热药或者糖皮质激素。加强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隔离治疗重要性,以配合护理人员,防止传染。

  • 标签: []成人水痘 隔离 护理
  • 简介:输液卡在输液治疗中应用可预防差错发生,既往都是手写,容易出错。2006年5月本院输液室设计了电脑打印输液卡,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门诊输液 输液卡 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GI(1.02±0.11),PLI(0.91±0.10),显著低于对照组[GI(1.36±0.18),PLI(1.19±0.12)](P<0.05)。观察组SESS(63.59±3.42)分,刷牙时间(5.88±1.65)min,显著高于对照组[SESS(59.14±2.21)分,刷牙时间(1.80±1.12)min](P<0.05)。结论: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牙龈健康状况,让患者延长刷牙时间,并提高其效能感,更有利于病情康复,预防病情反复。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综合护理 刷牙时间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护士不良护理行为包括护理意外、护理差错、护理事故;护士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分析了护士不良护理行为发生和护士承担法律责任原因,总结了防范法律责任发生研究进展。

  • 标签: 护士 护理行为 法律责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出院计划相关概念,在国内、国外现状,在国外已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疾病中逐渐开展,因无相应标准化流程,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出院计划;概念;现状;应用 “出院计划”这一词最初由美国提出,19世纪美国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将其定义为: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顺利转接到另一个环境中过程[1]。美国医院协会指出:出院计划是一种集中性、协调性、整合性过程,通过专业医疗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合作,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获得相应照顾[2]。20世纪国内开始引入出院计划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促进患者从一个环境顺利转到另一个环境护理过程,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直到患者出院及出院后连续护理过程[3]。 1 出院计划相关概念 1.1 出院计划目的 出院计划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在出院后能够继续得到优质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保障其他有需要患者能够使用[4]。 1.2 出院计划步骤 出院计划基本上可分为 4 个步骤。 ①评估:病人及家属各种问题及需求;②计划:制定个体化出院计划内容 ;③实施:提供相应护理服务, 包括指导病人、家属及长期照顾者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④评价反馈[5]。 1.3 出院计划内容 美国医院协会在已经出版指南中出院计划基本内容是:确定患者出院后照顾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行出院后健康评估、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 制订出院计划, 和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实施相应计划并进行出院后随访。 其核心是评估和明确患者健康需求, 联合相关机构实施出院计划并进行跟踪随随访[6] 。 2 出院计划在国外现状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出院计划重要性,实施了相关措施。在美国医疗服务中,出院计划已成为必须要执行重要环节;加拿大出台《出院计划标准与指南》;英国出台了《社区管理(延迟出院)法案》,强调出院后开展持续医疗服务重要性;爱尔兰出台了出院计划指南标准,明确出院计划流程具体细节;出院计划已成为巴西医疗政策中必不可少一部分;澳大利亚颁布出院计划相关政策,强调各卫生相关部门应协调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出院计划服务;日本医疗工作者已认识到出院计划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院计划尚未纳入日本医疗体制。[7] 3 出院计划在国内现状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出院计划概念,认为出院计划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比例增加、医疗费用增长、家庭照料能力欠佳及护理技术发展有关。但是并未立即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及人员重视。直到21世纪初,出院计划开始受到关注。2014年1月16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召开 “康复出院计划研究” 启动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康复出院计划制订及实施探索之路。[8] 4 出院计划在国内应用 4.1 出院计划在肿瘤患者中应用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之一, 癌症病程长、死亡率高,需要患者反复住院治疗、复查,出院后还可能伴随有放疗、化疗不良反应。有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出院后需求最多护理服务是康复指导、康复锻炼、肿瘤复发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9]。黄雪芳、闫文霞[10,11]等开设PICC专科门诊、制定PICC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利用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治疗间歇期PICC导管进行维护和指导。汤维娟等[12]在上海市提出了肿瘤患者连续性照护模式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对肿瘤患者出院计划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标准化流程可供参考, 研究也仅限于科研层面,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患者出院后健康需求[13]。有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以多样化形式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及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潜在医疗费用。但目前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统一流程及评价标准,仍需借鉴国外经验。[14] 4.2 出院计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 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便评估患者需求,教会家属照顾患者和协助锻炼技巧,正确照顾知识,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COPD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完成出院计划单上内容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完成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对COPD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服务,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降低患者再住院率。[15,16] 4.3 出院计划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应用 结合CKD疾病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需求为目标, 制定出CKD个体化出院计划, 通过出院计划护理团队、患者及家属协调合作, 可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延缓患者肾功能损伤进展。[17] 4.4 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实施出院计划, 可以使患者享受连续、规范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可以在自己家里接受专业护理,还能够在家属陪同下独立生活,有利于疏解患者对疾病紧张焦虑,能够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18,19] 4.5 出院计划在糖尿病患者应用 糖尿病管理新模式使糖尿病教育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可以使患者得到持续性照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但对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就目前医疗资源还不能实现。研究中饮食、运动、监测依从性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照护是一个长期工作,建议联合社区医院使更多社区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 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20] 4.6 出院计划在脑出血患者应用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非常高,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对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具有很重要意义。但目前出院指导仅限于对刚出院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及护理,而对于出院后时间较长患者则无法进行有效护理,仍需要加大对脑出血患者院外随访及个体化指导,以提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21] 5 小结 出院计划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出院计划具体实施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没有标准化指南可供参考。 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包括住院期间对家属进行评估,指导他们学会相关照顾常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照顾能力。培养更多高级临床实践护士, 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健康评估并实施。另外还应加强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专业水平,重视医院与社区医院沟通,从本质上改善患者服务质量。 可以借鉴、参考国外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模式和经验, 结合内地医院工作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形成比较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出院计划服务系统。[22,23,2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透析用水质量对透析病人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收治160例透析病人,并将其分成两组,命名甲组和乙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平衡法,每组设定病人数量为80例,甲组病人按国家标准透析用水管理标准,时间为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乙组按新版SOP标准进行干预,时间为2021年2月份至2022年1月份,比较两组病人透析舒适度。结果:通过我院对透析用水质量进行改进后病人透析舒适度明显得到提升,原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血压异常、贫血情况明显下降,较整改前,数据P

  • 标签: 透析用水质量 透析患者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3月本科接诊胃镜检查病人96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常规胃镜护理干预,对照组行无痛胃镜护理干预。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发生率是14.58%,和对照组51.16%相比更低(P<0.05)。从满意度上看,试验组97.92%,和对照组81.25%相比更高(P<0.05)。结论:胃镜检查用无痛胃镜护理干预,不良反应更少,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满意度 无痛胃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ICU接收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机械通气及护理,观察患者干预情况。结果:31例ICU患者撤机成功率为93.55%,撤机时患者在呼吸、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低于通气前,血氧饱和度水平显著高于通气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在ICU患者中应用价值突出,配合相关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 标签: 机械通气 ICU 应用 护理 血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