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癌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影像学指标结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的可能性,以便后续诊断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先后行DWI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其中前列腺癌患者70例、肿瘤患者44例。应用DWI影像评价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率,按危险高低行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1~5分)。随机抽取一半患者分入建模组,其余分入验证组。分析建模组中良恶性病例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PSA)、肛门指检(DRE)、PI-RADS分级等指标的差异,选取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考察变量,以穿刺病理是否为前列腺癌为应变量,建立两项Loglstic回归模型。A:影像学指标+PI-RADS;B:只含影像学指标。利用验证组病例数据建立Loglstic回归模型和PI-RADS预测概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确定最佳界值。结果良恶性患者PSA、f/tPSA、DRE及PI-RADS分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考察变量。前列腺癌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建立如下:A:LogitP=-6.18+0.0006PSA+1.73DRE-8.01f/tPSA+1.3PI-RADS;B:LogitP=-0.095+0.0467PSA+1.88DRE-7.3959f/tPSA。应用A模型预测验证组的穿刺结果,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明显高于单独使用DWIPI-RADS分级(0.835)和临床指标(0.751)。A、B模型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80.0%,90.9%、62.9%;PI-RADS分级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3.6%和94.3%。结论联合PSA、f/tPSA、DRE及PI-RADS这4个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有助于评估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准确率较高,为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 标签: 前列腺癌 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肛门指检
  • 简介:目的:探讨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评估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并随访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患者42例,应用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双侧卵巢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包括窦卵泡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卵巢体积(ovarianvolume,OV)、血管化指数(vascularisationindex,VI)、血流指数(flow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sationflowindex,VFI)、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分级,并将手术侧卵巢与对侧卵巢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手术侧卵巢的AFC、OV、VI、FI、VFI、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分级均较对侧显著下降(P〈0.05)。结论: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手术侧卵巢的储备功能下降。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是评估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卵巢储备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碘基图在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成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能谱模式扫描的4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宝石能谱成像软件上获得各组的能谱曲线图、碘基图像和水基图像,计算斑块标准化碘浓度,即标准化碘浓度=斑块碘含量/主动脉碘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45例共检出钙化斑块73处,其中脂质成分21处,纤维成分40处,血栓样组织12处.不同类型钙化斑块的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名医师对图像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0.672).结论:CT能谱成像通过对碘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性质的斑块成分鉴别有较大的意义,可早期提示脂质成分等不稳定斑块,为明确斑块性质提供量化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性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女性绝经后取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本院 2018/1?020/1 期间接收的摘取节育器的绝经妇女 12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60 例。其中,对照组选择手术取环,术后抗菌 消炎治疗模式;实验组选择取环前需用米司酮药物,并于阴道处放置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的取环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取环 率( 86.67%)明显超过对照组

  • 标签: 米非司酮 伍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取环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体素内相干性运动DWI(IVIM-DWI)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软组织灌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A组,选择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B组,另选择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C组。使用11组b值行DWI,以第一跖骨掌侧、趾长屈肌肌腹区为ROI分别测量,并将所得图像行IVIM灌注分析,分别得出真性扩散系数(D)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D值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均P<0.05);B组D*值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均P<0.05);B组f值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均P<0.05)。结论:IVIM对糖尿病患者的灌注情况分析显示,D*值下降,提示微循环灌注情况变差,且糖尿病足患者D*值下降更明显,对评估糖尿病病情有帮助。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糖尿病 糖尿病足
  • 简介:目的:提高对吉替尼所致间质性肺病变(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因吉替尼所致ILD并引起死亡病例的临床和CT表现;回顾复习2003-2007年公开发表的中、英文关于吉替尼不良反应报告的文献。结果:2例有多发转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男性,有长期吸烟史。分别于口服吉替尼第7、18天后发现ILD,第11、25天后死亡。在胸部CT上2例均表现为两侧广泛的磨玻璃样肺实变,前部肺组织病变较轻、实变分布较少。在国内大约有574例使用吉替尼的中文文献报道,发生ILD6例,无死亡病例。全球使用吉替尼引起ILD的大约1%(在日本大约为2%,全球其他地区为0.3%),吉替尼所致ILD的死亡率大约为1/3。结论:吉替尼所致ILD是严重的、临床上不能忽略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于高危人群和使用时定期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

  • 标签: 吉非替尼 间质性肺病变 文献复习
  • 简介: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4月间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30例及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35例,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其冠状动脉斑块的发生部位、数目、性质、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以及伴或不伴有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断、心肌梗死等方面的影像差异。结果: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发生率、单发病变以及单支血管累及率在STEACS组中均高于NSTEACS组(P〈o.05),并且心肌缺血以及血管中断发生率较NSTEACS组高(P〈o.05);而冠状动脉的钙化斑块、多发病变以及多支血管累及率在NSTEACS组均高于sTEACS组(P〈0.05)。结论:STEACS及NSTEACS患者的冠状动脉及心肌病变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对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 ST段抬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肿块型乳腺癌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及肿瘤大小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80例,术前行MRI检查,且动态增强均表现为肿块样强化。测定病灶的ADC值及肿瘤大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Ki-67的表达情况,应用t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灶的ADC值及肿瘤大小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Ki-67阳性表达的最佳肿瘤大小阈值。结果:Ki-67阳性组ADC值为(1.014±0.181)×10-3mm2/s,阴性组ADC值为(1.024±0.142)×10-3mm2/s;Ki-67阳性组肿瘤大小为(5.12±1.71)cm,阴性组肿瘤大小为(3.58±0.89)cm。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1,P<0.05),且肿瘤大小与Ki-67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判断Ki-67表达的最佳肿瘤大小阈值为4.1c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66%和84.62%。但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05),且ADC值与Ki-67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29,P>0.05)。结论:肿瘤大小与Ki-67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间接为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非肿块型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