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制负压吸引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腺瘤行手术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术毕伤口处放置自制负压吸引,对照组术毕伤口放置一次性负压引流。观察对比两组的引流情况,包括24h液体引流量、平均留置时间、伤口的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在24h引流量及平均置管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切口感染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制负压引流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患者活动时方便携带,并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且不增加24h引流量及平均置管时间,优点诸多。

  • 标签: 负压吸引器 甲状腺腺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新型)集中治疗儿童弱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一14岁儿童387例(657眼)治疗前常规视力检查,眼位、外眼、眼底及注视性质,散瞳后检影验光,配镜后采用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新型)集中治疗。结果完成疗程越多,疗效越明显。治愈率越高。结论对于弱视的治疗,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集中治疗与综合疗法治疗弱视效果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耳畸形使用耳廓矫形无创矫形的护理方法。方法筛选在苏大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26例先天性耳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耳廓矫正进行无创矫形治疗。随访3月,追踪患儿病情探讨护理方法。结果26例患儿15例无明显并发症,6例出现I度压疮,2例出现II度压疮,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明显感染。经护理治疗,并发症得到治愈所有患耳形态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没有复发。结论使用耳廓矫形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的治疗、完善全程的护理,家属的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的时间,让患耳更快更好的改善,避免了手术治疗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耳畸形 耳廓矫形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呼吸科门诊非质性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以及临床表现。方法调查分析在我院呼吸科门诊自2015年3月—2016年5月间诉呼吸困难而就诊的648例患者,给予第一次以呼吸困难就诊或在辗转多家医疗机构就诊但不能确定病因的呼吸困难患者问卷调查,形式有Nijmegen症状学问卷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的自我评估调查两种方式,抽取分析临床症状,整理患者对呼吸困难的自我表述。结果648例患者中有602例能确定病因,占92.90%,有46例非质性疾病患者,占比8.10%。非质性呼吸困难患者多以“气堵胸口”“气提不上来”“胸口不舒服”“胸口有压迫”“呼吸吃力”等词汇自我表述。分析显示,这些基本有压力大、焦虑或抑郁症状、失眠等现象,给予他们抗焦虑、镇静安眠治疗后,症状很快减轻。结论要正确认识和诊断非质性呼吸困难,减少和避免误诊,给予合理治疗措施,使患者尽早摆脱病症。

  • 标签: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型加压骨外固定(下称微固定)治疗手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手指骨折病人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行夹板固定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线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在有效率上对照组比观察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固定治疗手指骨折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固定 骨折 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液加温在剖宫产术中对寒颤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40例,年龄21~34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Ⅰ组为对照组(C组,n=20),常温下输液;Ⅱ组观察组(H组,n=20),应用输液加温加温输液。观察各组寒颤发生率及寒颤程度。结果C组寒颤发生率为50%,且多为中、重度寒颤,发生率为35%,H组寒颤发生率为20%,程度均为轻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加温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寒颤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加温器 剖宫产 寒颤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研究探讨在施行人工流产术(吸宫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和延迟到月经间期放置宫内节育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发生率。方法2008年3月~2012年10月要求在施行人工流产术(吸宫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的妇女400例。其中吸宫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205例为观察组,在吸宫术后月经间期放置宫内节育做为对比组,同时做好术后的定期随访。结果在人工流产术(吸宫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的成功率高于月经间期,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6);放置宫内节育365天内两组的避孕效果无明显差异(P>0.06);术后30天延迟放置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大于观察组(P<0.06),但术后90-180天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吸宫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的安全性高、副反应发生率低、脱落率低、避孕效果可靠等,所以宫内节育适合于吸宫术后立即放置。

  • 标签: 吸宫术 避孕可靠性 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64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探究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对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诊治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日至2014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将其分为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治疗组(以下简称,喷雾组)和生理性盐水滴鼻液治疗组(以下简称,盐水组)。探究二组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盐水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22/32),喷雾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0/32),二组相比,差别显而易见(P<0.01)。结论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对于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诊治效果,适于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应用。

  • 标签: 疗效观察 生理性盐水滴鼻液 小儿过敏性鼻炎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导致病患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本院心内科行心脏起搏植入术后的16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双腔起搏和单腔起搏,并且针对病患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将其分组为有症状和无症状,其中,有症状组包括72例病患,无症状组包括88例病患。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尽管无症状组中的12例病患未出现不适的现象,但是,心电图和起搏功能不正常。10例病患发生了电极脱位或者是轻微脱位起搏功能障碍(外院植入2例)。有症状组中有2例病患发生了单腔起搏心室电极脱位,4例发生了双腔起搏心室电极脱位,3例发生了心房电极脱位,6例发生了轻微脱位;无症状组中3例病患的单腔起搏电池耗尽,3例发生了双腔起搏心房电极脱位,2例发生了轻微脱位。结论引发病患行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不仅包括起搏系统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且还有未及时进行随访与优化起搏参数,导致起搏工作状态不佳的原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临床症状 起搏系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及股动脉压迫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比较分析。将冠脉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更好的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7例患者使用动脉压迫的情况,对两种压迫器使用的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及股动脉压迫的止血有效率无差异;股动脉压迫皮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压迫;桡动脉压迫的舒适度优于股动脉压迫。结论对使用股动脉压迫的患者应针对性采取预防及应对措施较少皮损发生率,减轻皮损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动脉压迫器 皮肤损坏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装永久心脏起搏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至今我院40例安装永久性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护理疗效。结果术后出现囊袋血肿2例,囊袋感染1例,未发生严重心率失常及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安装心脏永久起搏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龈冲洗在口腔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口腔科治疗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口腔护理,治疗组患者应用牙龈冲洗进行口腔冲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伤口愈合、口腔清洁、疼痛减轻及进食和舒适度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优于口腔疾病患者在术后造成口腔内残留血迹及污垢,为了降低感染率应及时有效地进行口腔冲洗,采用牙龈冲洗进行冲洗,能够保证清洁度,有效快速地进行口腔清洁,控制口腔细菌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内手术 牙龈冲洗器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永久性起搏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4例行永久性起搏植入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准备,手术准备;术中护理;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安置合适体位,切口护理,饮食与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14例病人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严密观察、做好心电监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的1259例育龄妇女,对其放置宫内节育,放置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分别随访1次,记录异常情况以及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随访的育龄妇女中有57例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后出现异常及不适症状,占4.53%。结论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后会有少部分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或异常情况,可引起育龄妇女出现腰腹部疼痛、月经异常以及盆腔炎等疾病,疾病的发生与节育、操作过程以及术前机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女性生殖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电源块在加速的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不同电源块故障回导致不同的联锁和不同的故障现象。

  • 标签: 加速器 电源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行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和急诊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64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1%利多卡因25ml+0.375%罗哌卡因10ml。结果Ⅰ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结论应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施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比易感定位准确,阻滞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神经阻滞麻醉 锁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4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及异物反应。29例随访3~34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优良率为99%。无病例术后发生环抱松动及更换;无病例发生环抱断裂,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生物相溶性好、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以往一些手术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 标签: 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环抱器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总结我院妇产科近一年多来在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缝合中使用无针缝合的病例。结果显示无针缝合器使用与传统皮肤切口缝合手术相比,使手术时间缩短,伤口一期甲级愈合率增加,伤口愈合后疤痕美观,患者及家属使用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无针缝合器 皮肤切口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中机械感受的形态、分布,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征本体感觉缺失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形态学资料。方法对8具新鲜冷冻尸体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标本进行取材,并运用氯化金特殊染色、组织切片等方法对韧带内神经感受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在大多数韧带中可以观察到三种“经典类型”(鲁菲尼小体、帕西尼小体、高尔基腱器官)的机械感受,但它们与“经典”的形态有所区别。结论踝关节内侧韧带中存在三种“经典类型”的机械感受,但它们从形态与“经典类型”有所区别,其本体感觉功能可能更加复杂。

  • 标签: 踝关节 三角韧带 机械感受器 形态学 本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