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不同剂量泼尼松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方法参加讨论研究者均为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78例,按治疗先后均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剂量的30mg/d给药治疗,治疗组39例,小剂量的15mg/d给药治疗,经过两周的治疗症状缓解后,对照组每周以5mg的剂量逐渐减量,治疗组每周以2.5mg的剂量逐渐减量。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并且症状消失快,复发少,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泼尼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小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在治疗IgA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将80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醋酸泼尼松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评定可知,95.0%为观察组的结果,77.5%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6,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为10.0%,经过对比可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醋酸泼尼松 来氟米特 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7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将丙硫氧嘧啶应用在对照组的治疗中,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泼尼松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与对照组的(17.14%)相比,明显研究组的更低,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100%)相比对照组的(85.71%)更高,P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泼尼松 丙硫氧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行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04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制剂泼尼松进行治疗,进行为期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机血尿素氮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结果经本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患者指标接近正常值,说明行泼尼松治疗临床效果较佳,优于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之泼尼松,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临床予以推广。

  • 标签: 泼尼松 急性间质性肾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n=32),分别给予对照组患儿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儿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肾功能指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泼尼松 小儿肾病综合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息肉患者采取醋酸泼尼松+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颜色球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鼻息肉患者124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基础组给予鼻内镜手术,研究组给予醋酸泼尼松+鼻内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基础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42%,研究组为93.5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基础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患者采取醋酸泼尼松+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加强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临床推广价值良好。

  • 标签: 鼻息肉 醋酸泼尼松 鼻内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观察 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1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取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将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运用在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的脊髓功能可以有效的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甲基泼尼松龙 丙种球蛋白 急性脊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小儿肾病综合征予以泼尼松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干预的价值及疗效。方法:7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经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数36例。对照组施行激素泼尼松单一干预,观察组基于泼尼松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儿的肾功能改善情况及疾病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儿肾病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紫癜性肾炎患儿合用吗替麦考酚酯以及泼尼松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儿为环磷酰胺、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尿、腹痛、关节疼痛等消失时间以及尿蛋白转阴时间均为观察组更短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06%,对照组为85.29%,P<0.05。结论:对于紫癜性肾炎患儿和合用吗替麦考酚酯以及泼尼松进行治疗有利于加快患儿症状消退并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小儿 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方法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以供医学参考。 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观察组25名,对照组患者采取其它非放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治疗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相比其它非放疗治疗效果更好, 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领域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西他赛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方法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以供医学参考。 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观察组25名,对照组患者采取其它非放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治疗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相比其它非放疗治疗效果更好, 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领域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西他赛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探究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利用数字的奇偶性将其具体分为35例研究组与35例参照组,给予参照组患者雷公藤多苷联合足量泼尼松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相应治疗手段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应治疗手段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能够明显改善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适量的泼尼松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除此之外,大剂量使用泼尼松价格比较昂贵,因此适量的使用泼尼松在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也为患者及其家庭缓解了经济压力,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泼尼松 小剂量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升血小板胶囊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方案落实后,进一步促进了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增加,Treg细胞和Th17细胞表达水平呈良好趋势,血清IL-10、IL-17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的应用,可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产生积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升血小板胶囊 泼尼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reg细胞 Th17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