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0例患痛性眼肌麻痹综合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眼眶痛和头痛,颅神经受累以Ⅲ、Ⅳ、Ⅴ1、Ⅵ多见,本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第Ⅲ颅神经受累。其中9例患者接受激素治疗后症状全部缓解,1例经中医而未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病情也明显好转。[结论]痛性眼肌麻痹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激素治疗的疗效确定,结合中医治疗对提高疗效有帮助。

  • 标签: 痛性眼肌麻痹 颅神经 激素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针灸诊疗模式对更年期综合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评价者盲的研究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治疗模式与普通针法组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经络异常分布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除了太阳经脉外,其余五经脉均有高比例的异常,以太阴、厥阴两条经脉为最著,2组之间构成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异常经脉逐渐减少,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统计学分析太阳、少阳、厥阴经脉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脉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太阳经脉与腰酸痛、乏力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厥阴经脉与记忆力减退、抑郁头晕目眩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模式对于异常经脉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

  • 标签: @王居易 经络诊察 更年期综合征 针刺
  • 简介:目的:观察俞募配穴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取穴针灸,将压痛明显的2组穴位通以电针仪装置,疏密波条件下留针30min;观察组采用俞募配穴法进行针刺,2组针刺手法一一对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McGill疼痛评分、贝克焦虑量表评分以及外周单核细胞NMDA受体、血浆缓激肽的表达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McGill疼痛评分及贝克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P〈0.05);2)治疗后2组外周单核细胞NMDA受体及血浆缓激肽表达量均较治疗前下调,其中观察组下调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俞募配穴可以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外周血NMDA受体及血浆缓激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俞募配穴 血浆缓激肽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临床研究,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评分明显下降(P〈0.05);症状学积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为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替罗非班安全性较好,疗效可靠,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活血化瘀
  • 简介:综述脑-肠轴与脑-肠互动、orexin、脑-肠互动与肠易激综合(IBS)三者的密切关系,艾灸调节胃肠动力和镇痛作用机制。认为orexin及脑-肠互动对IB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脑-肠轴是艾灸治疗IBS机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IBS) 脑-肠互动 OREXIN 艾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立普妥早期强化治疗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患者血清脂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81例,随机分为立普妥强化治疗组(n=41)和常规治疗组(n=40),均于发病24~96h内给药,总疗程6月。观察血清脂代谢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立普妥早期强化治疗除显著的调脂作用外,亦可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的ACS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立普妥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代谢 心脏事件Lipitor effect of early intensive treatment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简介:肾病综合是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肾病综合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和保护肾功能。众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参与肾病综合的治疗,能有效地提高疗效,降低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灵汤 双嘧达莫 泼尼松
  • 简介: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胃瘫综合(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vndrome,PG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PGS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l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运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的GAS、MTL、ALB、Hb、TR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AS、MTL、ALB、Hb、TR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胃瘫综合的疗效确切。

  • 标签: 温针灸 肠内营养 术后胃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