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胡耀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隆回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422200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阑尾切除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综合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措施细微差别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措施)和研究组(加速康复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康复信念和自我效能的统计学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阑尾切除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综合治疗措施可促进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和康复信念,缩短康复时间,加快康复进程,并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临床疗效
  • 作者: 汪素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徽省歙县人民医院,安徽 黄山245200
  • 简介:目的:观察于子宫肌瘤腹腔手术病例中引入围术期护理机制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就治于我院的子宫肌瘤腹腔手术病例52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子宫肌瘤腹腔手术病例划归为26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对照组遵循子宫肌瘤腹腔手术常规式护理法施护,试验组引入围术期护理机制,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腹腔子宫肌瘤病例康复进度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腹腔手术病例中引入围术期护理机制,利于其康复进度的加速与并发症的防控。

  • 标签: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腹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入住南京市栖霞区医院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32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TAPP及TEP组,各1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长及临床效果、出现并发症和复发的概率、心理状态。结果TAPP组与TEP组双侧疝手术时长、单侧疝手术时长、疼痛持续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无差异,但TAPP组住院时长短于TEP组(P<0.05);TAPP组和TEP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P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TAPP组(P<0.05)。结论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过程中,腹腔TAPP及TEP术式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联合纤维胆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与开腹组,每组48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道探查术,微创组采用腹腔联合纤维胆道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开腹组(77.08%,37/48),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术后2、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P均<0.05)。术后1、7 d,微创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17%,2/48)低于开腹组(18.75,9/48),P<0.05。结论腹腔联合纤维胆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良好,可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炎性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恢复。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腹腔肝切除联合胆道取石的3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32~84岁,中位年龄59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9例患者完成腹腔手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行肝左外叶切除27例,左半肝切除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放置T管18例,胆道取石14例。平均手术时间(221±41)min,术中出血量(260±62)ml。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42±17)h,术后住院时间(10±2)d。术后出血3例,经输血、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止血;术后胆漏3例,经引流后10 d自愈;无腹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均采用胆道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结论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肝切除术
  • 作者: 马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 简介:目的:观察结直肠肿瘤患者运用腹腔联合结肠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文研究病例筛选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收的6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将纳入的病患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与结肠联合方案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也较轻,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占据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腹腔联合结肠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使患者术后身体能够得到尽早恢复。

  • 标签: 结直肠肿瘤;腹腔镜;结肠镜;价值观察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腹腔腹腔内补片植入(IPOM)修补治疗的13例成人胸骨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初发病例。13例患者胸骨旁疝腹腔下IPOM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肝脏、膈肌、纵隔及肠管损伤发生;术后疼痛需使用镇痛剂辅助治疗患者2例,使用时间2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1.0)d;所有患者术后3 d时均未见呼吸及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及出血发生。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均未见疝复发、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发生。本研究表明腹腔下IPOM修补是治疗成人胸骨旁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结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组(29例)与开腹组(29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组采用腹腔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术后1 d,腹腔组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较开腹组低(P<0.05);腹腔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与开腹组(13.7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复发率(3.57%)、术后肿瘤致死率(10.71%)、远处转移率(10.71%)与开腹组(3.70%、14.81%、14.8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采用腹腔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有利于改善围术期情况,并可改善远期预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缓解炎性应激,手术具有安全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5例行完全腹腔胃切除术的患者使用术中亚甲蓝检查来测试吻合口的完整性,回顾性分析术中及术后吻合口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205例患者中10例(4.9%)出现术中吻合口漏,予以缝线加强,均未出现术后吻合口漏。205例中有3例(1.5%)未发现术中吻合口漏的患者出现了术后吻合口漏。术中亚甲蓝检查是完全腹腔胃切除术中评估吻合口完整性的重要方法,能减少术后吻合技术缺陷相关的吻合口漏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普外科接受根治性胃切除的70例患者,均选择Roux-en-Y方式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其中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FETE)组39例,开放圆吻组31例。结果表明,FETE组在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4.46±1.97)d]、引流管留置时间[(8.72±2.31)d]、术后住院时间[(11.18±2.79)d]方面均优于开放圆吻组(均P<0.05);FETE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圆吻组(P<0.05),有4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全部来自于开放圆吻组;随访6个月未发生远期并发症及复发。2种手术方法应用于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均安全可行,腹腔行FETE吻合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在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并显著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完全腹腔胃切除术(TLTG)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更多的挑战体现在消化道重建环节。线型吻合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化道重建的难度,并有力推动了胃切除术由腹腔辅助向完全腹腔的过渡。但在实施完全腹腔胃切除术中,应用线型吻合器完成消化道重建仍有许多细节需要关注。笔者通过分享自身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对TLTG中应用线型吻合器完成消化道重建的诸多技术细节进行了剖析,包括与术野显露相关的技术细节、应用线型吻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术发生特有意外事件相关的技术细节、与腹内疝及Roux淤滞综合征相关的操作细节以及食管或空肠残端钉合线(缝钉)的处理细节等,为有效规避陷阱、确保手术的流畅与安全提供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临床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全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孔法与五孔法腹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孔组(给予三孔法腹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38例)和五孔组(给予五孔法腹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42例)。三孔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5.9±9.6)岁;五孔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5.5±12.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髂血管损伤、直肠损伤、闭孔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瘘)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孔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11.2±2.5)d、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瘘1例)、术后复发1例与五孔组[(10.6±3.3)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复发2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孔法腹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备和传统五孔法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微创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 三孔法 五孔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腔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完全腹腔根治性胃切除术的患者(组)106例,同时选取同期行开腹根治性胃切除术患者(开腹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术前、术后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14±49)min比(165±32)min,t=8.87,P<0.01],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86±50)ml比(113±53)ml,t=3.59,P<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开腹组短[3.0 d(3.0 d,4.0 d)比3.5 d(3.0 d,4.5 d),Z=2.89,P<0.01],切口长度较开腹组短[(4.6±0.6)cm比(17.6±2.0)cm,t=68.63,P<0.01];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CD4+/CD8+、NK细胞比例均较开腹组患者升高[(41±8)%比(36±8)%,t=4.710,P<0.01;1.63(1.19,2.30)比1.15(0.87,1.63),Z=4.165,P<0.01;24.60%(17.77%,32.50%)比19.25%(13.35%,25.80%),Z=3.440,P<0.01],而术后CD8+ T细胞、调节性T细胞比例则低于开腹组[(26±11)%比(30±10)%,t=2.375,P=0.018;3.37%(5.00%,6.70%)比4.48%(5.70%,7.20%),Z=3.057,P=0.002]。组患者术后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较开腹组患者低[0.96 μg/L(0.54 μg/L,1.50 μg/L)比1.27 μg/L(0.70 μg/L,2.98 μg/L),Z=2.745,P=0.036;8.07 U/ml(5.48 U/ml,13.07 U/ml)比10.80 U/ml(6.54 U/ml,19.93 U/ml),Z=2.690,P=0.043]。结论完全腹腔根治性胃切除术较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小,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肿瘤标志物CEA及CA199水平低。

  • 标签: 食管胃结合处 腹腔镜 肿瘤标记,生物学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腹腔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的20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overlap吻合术10例,行食管残胃前壁吻合术10例。结果表明,改良overlap组与传统食管残胃前壁吻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2±41)min和(184±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2±21)ml和(51±3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overlap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传统食管残胃前壁吻合组有1例术后1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梗阻。2组患者术后1年行食管下段pH值检测,分别为6.9±0.2、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overlap手术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前提下,能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同时减少了胃的酸性反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返回式层连续外翻缝合法在腹腔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11月行腹腔胆总管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8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平均62.7岁。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返回式层连续外翻缝合法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分析手术和术后相关指标以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68.5 min。术中出血量5~150 ml,平均18.4 ml。术后发生胆漏2例(2.4%),无腹腔或胆道出血、胆管炎、肝功能损害、腹腔感染、胆管结石残留等。82例患者中77例(93.9%)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2例(2.4%)胆总管结石复发,1例(1.2%)再发肝内胆管结石,所有患者无胆管狭窄或急性胆管炎等。结论返回式层连续外翻缝合法在减少胆总管一期缝合后胆漏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 标签: 胆总管 腹腔镜检查 一期缝合 返回式全层连续外翻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离断式与传统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根治性胃切除术重建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根治性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将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的30例患者列为A组,传统式Roux-en-Y吻合的30例列为B组。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围手术指标、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短于B组(P<0.05)。B组发生RSS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A组L/M数值、血浆D-乳酸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DAO值均低于B组,血浆Gln水平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较传统式相比具有出血量少、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快、Roux瘀血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临床优势,且对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胃切除术 吻合术,Roux-en-Y 通透性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腹腔肾部分切除术(LPN)对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20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43例巨大RAML(直径>7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RAPN,20例行LPN。RAPN组男4例,女19例;中位年龄45(17~65)岁;体质指数中位数20.3(18.0~25.7) kg/m2;肿瘤位于左侧11例,右侧12例;上极9例,中极5例,下极5例;多发肿瘤4例,其中1例为双侧,3例为单侧;R.E.N.A.L.评分中位数8(4~12)分,瘤体最大径中位数7.5(7.1~17.0)cm。LPN组男1例,女19例;中位年龄53(27~78)岁;体质指数中位数21.4(19.0~25.5)kg/m2;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11例;上极7例,中极4例,下极5例;多发肿瘤4例,其中2例为双侧,2例为单侧;R.E.N.A.L.评分中位数8(4~12)分,瘤体最大径中位数7.3(7.0~20.0)cm。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肾功能等指标变化,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中转开放手术。RAPN组和LPN组手术时间[115(90~220)min与145(120~240)min]、热缺血时间[15(10~25)min与23(20~2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1(1~2)d与1(1~3)d]、拔管时间[4(3~16) d与5(3~14)d]、术后绝对卧床时间[4(3~7)d与4(2~12)d]、住院时间[7(5~16)d与8(4~14)d]以及手术前后肌酐差值[11.3(1.6~44.8) μmol/L与18.2(1.0~54.8)μmol/L]、eGFR差值[21.5(1.8~43.5) ml/(min·1.73m2)与22.1(5.6~51.3)ml/(min·1.73m2)]、血红蛋白差值[22.5(11~43)g/L与23.0(9~62)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N组和LPN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PN组中3例输血,其中2例为肾脏创面出血,术中行超声刀电凝止血及止血棉填塞,缝合后好转;1例为术后第2天肾脏创面动脉活动性出血,行输血及栓塞治疗后好转。2例术后发热,予抗感染及退热对症治疗后好转。RAPN组无术后输血及发热病例。RAPN组和LPN组术后均无漏尿。RAPN组和LPN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2(6~45)个月和15(8~5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肾残端迟发性出血。结论RAPN治疗巨大RAML较LPN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二者在肿瘤控制和肾功能保护方面,短期随访结果相似。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机器人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膀胱治疗的整体获益,为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收集我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完成腹腔修补术治疗的31例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资料,作为A组;同期医院完成腹腔联合膀胱修补术治疗的32例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资料,作为B组;全部患者病历资料、治疗资料、检查资料等均完整。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术前、随访结束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总耗时[(106.5±10.2)min和(123.3±10.4)min]、总住院时间[(6.2±1.4)d和(8.7±1.6)d]短于A组(t=6.444和6.583,均P<0.001);组间术中出血量[46.4(46.4,47.5)ml和45.7(41.3,47.5)ml,U=1.905,P=0.057]、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1.1)h和(2.7±1.1)h,t=0.874,P=0.386]、引流管拔除时间[(4.2±0.8)d和(4.3±0.8)d,t=0.619,P=0.5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前和随访结束时ADL评分为[52.3(51.9,53.3)分和75.9(75.3,76.4)分;Z=6.832,P<0.01];A组术前和随访结束时ADL评分为[52.2(51.2,53.2)分和65.6(64.6,68.8)分;Z=6.769,P<0.01];两组随访结束时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Z=6.653,P<0.001);B组和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和16.12%,χ2=0.003,P=0.959)。结论老年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患者接受腹腔联合膀胱治疗,较单用腹腔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安全性好。

  • 标签: 腹膜内型膀胱破裂 腹腔镜 膀胱镜 日常生活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经胆囊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在小婴儿(年龄<3个月)胆总管远端梗阻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3个月以下小婴儿胆总管远端梗阻2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2例患儿均为男孩,黄疸及无胆汁粪便,肝功能异常,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提示胆总管结石并末端梗阻,胆管扩张,经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日龄分别为67 d和86 d,手术时体重分别为3. 33 kg和4. 65 kg,采用了全身麻醉下LTCBDE。术后经留置引流管胆道冲洗,并口服利胆药,复查肝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胆道造影评价及随访。结果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清除了胆总管结石,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黄疸消退。其中1例于术后2周直接胆红素恢复正常,术后2周引流管脱落;另1例术后8周直接胆红素恢复正常,术后10周顺利拔管。2例患儿均在随访中,目前无胆道结石复发,胆总管无扩张,胆总管远端无梗阻。结论对于小婴儿的胆石症致胆总管严重梗阻,需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腹腔联合胆道经胆囊胆总管探查术可用于小婴儿。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婴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双联合组(20例)和传统开腹组(20例),双联合组患者行腹腔联合胆道手术,传统开腹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双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2.50±14.82)mL]、住院时间[(17.30±3.34)d]、并发症发生率[5%(1/20)]少于传统开腹组[(68.50±30.82)mL、(21.15±5.18)d、40%(8/20)],手术时间[(162.50±56.39)min]多于传统开腹组[(102.25±21.1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07、2.792、4.473,χ2=2.692,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水平较术前均降低[双联合组(术前、术后):ALT(215.35±272.00)U/L、(44.60±44.63)U/L,ALT(38.80±43.23)μmol/L、(16.68±11.93)μmol/L,ALB(42.65±3.25)g/L、(39.58±3.78)g/L;传统开腹组(术前、术后):ALT(201.78±61.14)U/L、(61.14±48.35)U/L,TBIL(80.89±91.16)μmol/L、(40.24±53.61)μmol/L,ALB(39.37±6.81)g/L、(34.11±4.78)g/L],且双联合组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2.72、4.02;t=3.54、3.89、4.34;t=3.56、4、12、4.01,均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病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 T管引流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