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内相关患者实际睡眠情况,判断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普通病房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基础睡眠评估量表与重症监护病房睡眠评估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检测评估,探索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基础睡眠评估量表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126例ICU患者有睡眠障碍的100例,占79.4%,睡眠正常的有26例,占20.6%;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相关的因素有4项,即医护人员的影响、噪声影响、身体不舒适状态影响与担忧情绪。结论:要想保障重症病房患者睡眠质量,需要医疗工作人员充分地投入耐心与关怀,优化病房环境,以免出现医护人员干扰情况,规避诸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产生,给其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睡眠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01~2018.06间入住本院MICU的危重患者资料66例,按照出院时是否存在PI分为对照组(无PI患者)30例和PI组3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PI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I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和APACHE II评分更高, Braden评分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Braden评分较低与PI独立相关。结论:PI的发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护士应甄别出发生PI可能性较高的患者,并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提高重症患者预防和控制PI的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使用镇静剂处于两难境界,既担心躁动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又担心使用镇静剂延误病情判断和抑制呼吸、循环功能,因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存在使用镇静剂的指征。镇静剂的使用除了以镇静为目的外,还用于癫痫持续状态、脑保护以及低温治疗中辅助用药。在使用镇静剂时必需有合适的镇静评分系统,特别是一些客观评价指标。同时,为了达到合理用药目的,临床医师必须熟悉各种镇静剂的常规剂量、药效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 标签: 监护 催眠药和镇静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文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应用。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均10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文化管理,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为7.00%和26.0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工作满意度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为97.00%和85.0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给予安全文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该类疾病患者优先采纳的临床管理模式。

  • 标签: 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 安全文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中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ICU收治的380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患者术后操作性疼痛调查问卷、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380例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为72.63%(276/380),其中52.17%(144/276)的患者积极报告中重度操作性疼痛,47.83%(132/276)的患者选择隐瞒或忍耐中重度操作性疼痛。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3.763,P<0.01)、慢性疼痛史(OR=2.363,P<0.05)、引流管数量(OR=1.297,P<0.0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OR=4.137,P<0.01)是外科ICU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论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发生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外科 术后 操作性疼痛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问题,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护理手段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等进行统计。结果预见性护理可以极大地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应该更多的重视预见性护理的作用,切实提高护理能力。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死率、易感因素,指导VAP的临床防治。方法:对近3年内我院SICU65例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66.2%,病死率为67.4%,长时间机械通气及高APACHEⅡ分、低GCS分和不恰当初始抗菌治疗等是VAP的易感因素。结论:在SICU病房,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老年患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及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复杂,需要在重症病房中接受治疗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与观察,及时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正确的治疗,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继发性损伤,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临床护理也能给予患者更舒适的治疗环境与条件,让患者的生活与治疗得到更好的照顾。本文将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护理经验,总结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希望可以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患者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分级护理的作用。方法: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观察组(n=34,常规护理联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分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分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9.6~2020.7内诊治的9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比组与综合组,各45例,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综合组予以综合护理,将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综合组肺部感染情况(95.56%)高于对比组(82.22%),而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比组(15.56%),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肺部感染情况能有效控制,且并发症风险较低,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重症脑梗死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和他人的纠纷隐患报道,对NICU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使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护士素质全面提高,提升了护理品质,增进了医患感情,扩大了社会影响。

  • 标签: NICU 护理问题 相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并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儿均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在护理操作评分、制度评分、护理书写记录评分以及家长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还可以使患儿家属更加认可和满意临床护理服务,避免医患纠纷,使医院监护水平得到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科作为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生儿许多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要加强对医院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干预和护理,使之得到有效控制,对NICU来说是重中之重。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内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多发伤骨折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发伤骨折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的振动排痰护理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与生命体征。结果:研究组的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心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接受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振动排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重症监护病房在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者 210 例,将 21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105 例观察组与 105 例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感染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 循环感染管理模式,比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 PDCA 循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