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合成过程中,原料氢氮混合气经过合成塔催化剂床层反应后,只有很少部分的氢氮气合成为气,生成的气与未反应的氢氮气一起离开合成塔。此种混合反应气必须经过一系列冷却分离处理后才能使气冷凝为液氨并与混合氢氮气分离,此过程称为的分离。目前合成生产过程中分离方法是冷凝法。冷凝法是利用冷却介质间接冷却含的饱和混合反应气,使其中的部分气得到冷凝,从而实现与不凝性气体分离。在现阶段比较常见的低压合成工艺流程中,一般水冷仅能分离出少部分,混合气中饱和的摩尔分数约在12%。为降低循环气中饱和含量,提高合成反应的单程转化率,降低循环机的功耗,一般需用液氨作为冷却介质将反应混合气进一步降温至0 ~- 10 ℃左右分。为此,在合成装置中一般配备压缩制冷用于分。制冷的原理是将制冷剂通过制冷压缩机由压缩、冷凝、节流、蒸发( 提供冷量)4 个过程组成制冷循环,为合成以及气体净化( 低温甲醇洗) 等用户提供冷量。根据合成回路中合成参不参与冷冻循环,可将冷冻流程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2 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 标签: 合成氨尿素企业低品位热能回收再利用改造
  • 简介:中型氮肥厂改造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油头中型氮肥厂改煤头的一些设想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中型氮肥厂 技改 煤气化法
  • 简介:摘要:氮肥企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行业,其污染物负荷排在化工各行业前面,其中废水排放负荷位居化工行业之首。合成工业是耗能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合成工业为重点污染行业之一,是化工行业中主要排污大户,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 10%左右,治理势在必行,这就是推广应用合成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从而实现合成生产污水零排放的意义所在。本文结合合成生产装置终端排水水质特点,阐述了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的几种工艺路线。

  • 标签: 污水排放 氮肥
  • 简介:造气三废流化混燃炉是将造气生产过程产生的吹风气,炉渣、除尘器细灰掺入部分高硫煤和煤矸石在混燃炉内进行流化燃烧,达到制取高化热能的目的,产出的高压蒸汽经发电后,其背压后的低压蒸汽满足造气使用,多余的低压蒸汽供其它工段使用,达到一炉多用的目的。

  • 标签: 造气 甲醇 合成氨 流化 吹风气 制取
  • 简介:简述了焦炉煤气、甲醇弛放气制合成装置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介绍了完善该装置的主要节能改造措施。改造结果表明:合成系统运行更加平衡,达到了降低能耗的,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合成氨装置 节能降耗改造 效益
  • 简介:造气工段是合成生产能耗最高,同时又是余热最多的岗化。努力降低煤气生产的原料、蒸汽和用电消耗,切实做好余热回收利用工作,是降低合成综合能耗和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生产1t合成理论能耗为22.78×10^6kJ,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即使一些较为先进的企业,实际能耗水平也远大于此值。所以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实践认为,进一步降低合成能耗的空间较火,深入挖掘降耗潜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是小氮肥行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 标签: 合成氨生产 能耗分析 造气工段 节能途径 余热回收利用 生产成本
  • 简介:摘要在之前发生的事故当中,有一起合成装置合成塔出口管道的断裂事故,有史以来,危险化学品都是安全生产所面临着的严酷形势,所以在这里做出了对化工合成系统可能导致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防御措施。只有充分意识到化工合成的危害性及重要性,对其采取有效而实质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创造良好环境的进行安全生产。

  • 标签: 合成氨 火灾爆炸 危险性 事故预防
  • 简介:摘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市场对于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再加上我国的科学技术开始不断进步,对于化工产品的使用量还在不断提高。合成是化工领域的侧重产品,其产出过程使得能源的消耗量增加,所以如何通过对合成工艺技术进行科学的改革,进而改善合成现有状态的产出流程,对于我国的化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合成工艺技术的发展必将紧跟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的降低对能源的消耗量。本文将简要介绍以及工艺的重要作用,指出当下合成工艺技术应用的现状,并且对合成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 标签: 合成氨 工艺技术 装置设备 低能耗标准
  • 简介:摘要人类所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人类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将较大效益创造出来的时候消耗的能源量较少,将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在将经济效益最大限度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将环保的目的实现。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能够对现阶段应用合成工艺技术的现状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在未来合成工艺技术变革的方向就应该是不断提高其生产产量,将其加工标准革新,让其对低能耗的要求能够满足。并且在对生产产量提高的同时,合成装置还需要适当的调整其核心技术,在生产中使用低能耗原料将会是未来合成工艺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对合成工艺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合成氨 工艺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山西省五台县化肥厂筹建于1966年,1970年建成投产,是我省首批兴建的小氮肥企业,当时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5000t,经过30多年的技术改造和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年产合成12万t、尿素20万t、碳铵2万t、编织袋450万条,螺栓松动剂18万桶的中型化工企业,拥有五台、新荣两个化肥分厂和一个精细化工分厂,职工总数2500人,

  • 标签: 合成氨 原料煤 气化炉 应用 设计生产能力 小氮肥企业
  • 简介:我公司(原五台化肥厂)现生产能力为合成13×10^4t/a、尿素21×10^4t/a、碳铵2×10^4t/a,有11台煤气炉,其中由2400煤气炉10台、由2610煤气炉1台,用无烟块煤或焦炭作为原料,年需求量约20×10^4t。生产用锅炉共10台,其中10t燃煤锅炉(SHL10-25/400A)4台、6.5t燃煤锅炉(SHL6.5—25)4台、25t循环流化床锅炉(SHFX-25/400P)2台。8台燃煤锅炉用动力粉煤,年需求量约12×10^4t。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动力粉煤和煤气炉炉渣的混合物。

  • 标签: 原料煤 合成氨 循环流化床锅炉 气化炉 燃煤锅炉 应用
  • 简介:摘要:为合理利用焦炉煤气,实现焦炉煤气生产合成、尿素项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通过分析项目中焦炉煤气气量及组分(特别是硫含量及杂质),选择压缩机、转化炉等主要设备,分析合成、尿素负荷的匹配,施工队伍等关键问题对项目建设和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焦炉煤气气量及组分确定方法,压缩机、转化炉选型要求,合成、尿素负荷匹配设计以及施工单位选择原则。应充分估算焦炉气量,搞清焦炉气成分,以便确定合理生产规模和主要工艺,特别要考虑焦炉气中杂质对工艺系统的影响。应选择性能可靠稳定的往复式焦炉气压缩机、净化气压缩机、循环气压缩机和CO2压缩机,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同时为避免对后期生产运行造成影响,需要积极地应用各种节能净化技术,以此提升煤气净化效果,有效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

  • 标签: 焦炉煤气 生产合成 尿素项目 净化工艺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废热回收技术,包括烟气余热回收和水热回收。然后,介绍了新兴的废热回收技术,包括膜分离技术、热泵技术和热管技术。接着,分析了废热回收对合成生产能源效率的影响,包括能耗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最后,通过实验设计,旨在合成生产中的废热回收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标签: 合成氨生产 废热回收 能源效率 探究
  • 简介:摘要: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肥料、塑料等领域。合成工艺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将对合成工艺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浅析,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优势与挑战等方面。

  • 标签: 合成氨工艺 装置 自动化控制
  • 简介:摘要:另外,两段等温工艺属于新工艺,可满足变换出口CO干基含量≤0.5%的工艺要求,在工艺应用中有实际的价值。

  • 标签: 粉煤气化 工艺 等温
  • 简介:摘要:农业关系着我们平民百姓的温饱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国对于农业这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不断地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合成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生产合成尿素的工艺十分复杂,没有足够的能源材料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而且生产过程还存在能量浪费的问题。

  • 标签: 能量优化技术 合成氨尿素装置 应用
  • 简介:摘要:煤炭是我国的主导能源,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在化石能源总量(约46万亿t标准煤)中,95.6%为煤炭,3.2%为石油,1.2%为天然气,这在客观上迫使我国必须注重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现代煤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将煤炭资源转化为清洁油品和化工产品,不仅开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途径,也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内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现代煤化工的特点也在逐渐体现,不仅大气排放各项指标优于火电,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 标签: 合成氨装置 污水排放 提标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对传统的合成工业进行了简单分析,此类产业在进行转型升级时需要从原料选择、企业重组、地址迁徙、规模升级、装备技术以及工艺技术六大方面着重考虑,只有从多方面进行保障才能够使传统的合成工业在当前时代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 标签: 氨工业 转型升级 企业转型
  • 简介:摘要:采用粉煤气化生产合成时,出气化界区的粗煤气具有CO含量高、水气比低的特点。其变换装置多采用绝热工艺,有两种流程:①三段绝热变换流程,变换出口合成气中CO干基含量约为1.2%;②四段绝热变换流程,变换出口合成气中CO干基含量约为0.5%。出口CO含量越低,意味着粗煤气中更多的CO转化成了合成的有效气,相同煤耗下,合成的产量越高。因此,近年的煤制合成项目多要求出口CO干基含量达到0.5%。

  • 标签: 粉煤气化 绝热 等温CO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