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炎康复片联合氯坦钾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氯坦钾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2.0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肾炎康复片联合氯坦钾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肾炎 肾炎康复片 氯沙坦钾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缬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并探讨相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5月这一时期本院筛选出的 120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分为对照组( 60例,仅给予其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研究组( 60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缬坦),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完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从本次研究中可知,在常规治疗联合缬坦后其在缓解血压水平的效果上得到显著提升,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症,可将该方案在各大医院间进行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过程中,厄贝坦以及胺碘酮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实验组62例,对照组62例。给予对照组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厄贝坦以及胺碘酮治疗。记录2组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血压、心率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104.83±11.36)mmHg、舒张压(63.98±6.27)mmHg及心率(65.78±9.75)次/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比对照组高16.12%,其中(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厄贝坦与胺碘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心衰 厄贝沙坦 胺碘酮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将支气管哮喘患者 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吸入倍氯米松、特布他林后单纯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吸入倍氯米松、特布他林及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每次 1吸,每天 2次,疗程 12周,观察哮喘控制情况并记录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数( FEV1%)。 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治疗组有 37例( 61.67%)达到临床控制,与对照组 20例( 3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均得到缓解和改善,治疗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观察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硝苯地平与 厄贝坦联合应用 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 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患者各有 40 例。 对照组患者服用 厄贝坦,联合 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 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 空腹血糖( FBG )、餐后 2h 血糖( 2hPG )、收缩压( SBP )及舒张压( DBP )水平。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 FBG 、 2hPG 、 SBP 及 DBP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硝苯地平与 厄贝坦联合应用 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可以有效的稳定机体血糖及血压水平 ,在临床中值得进行 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糖尿病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耐奥利铂(L-OHP)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L-OHP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耐药细胞株HT-29/L-OHP。噻唑蓝(MTT)法检测0~72 h细胞活性。以5 μmol/L的薯蓣皂苷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薯蓣皂苷干预48 h对HT-29/L-OH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肺耐药蛋白(LRP)、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Livin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性的影响。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ANOVA分析和t检验。结果MTT结果显示,薯蓣皂苷对HT-29、HT-29/L-OHP细胞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特征(P<0.05)。5 μmol/L的薯蓣皂苷处理后HT-29/L-OHP细胞凋亡率处理组为(19.05±2.99)%,对照组为(9.07±2.84)%(t=5.928,P<0.01);处理组HT-29/L-OHP细胞迁移率为(50.45±10.77)%,对照组(78.25±10.16)%(t=-4.599,P<0.01);处理组HT-29/L-OHP细胞穿膜数[(93.50±16.12)个],对照组[(150.67±20.85)个,t=-5.313,P<0.01]。薯蓣皂苷处理后HT-29/L-OHP细胞中MDR1、bcl-2、CXCR7、MMP-2明显降低,bax增高(RT-qPCR结果:t=6.052、4.699、6.082、2.882、-5.215,P<0.05;Western blot结果:t=5.569、4.162、5.284、3.438、-4.299,P<0.05);LRP、Livin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t=0.188、0.706,P>0.05;Western blot结果:t=0.184、0.188,P>0.05);HT-29/L-OHP细胞Caspase-3活性在处理组(1.63±0.33),对照组(0.77±0.13)(t=5.939,P<0.01)。薯蓣皂苷与L-OHP联合应用对HT-29/L-OHP的抑制率为(71.42±7.83)%,L-OHP组为(35.90±7.51)%,薯蓣皂苷组为(44.03±6.37)%(F=39.361,P<0.01)。结论薯蓣皂苷可能通过调节多种基因表达而减轻结肠癌细胞对L-OHP的耐药性。

  • 标签: 结肠癌 薯蓣皂苷 奥沙利铂 药物抵抗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厄贝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 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1 月 -201 9 年 1 0 月收治的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患者 80 例 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研究 组和对照组,每组 4 0 例。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纯应用厄贝坦治疗,研究组应用厄贝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 (BUN) 、 血肌酐 (S c r) 、 24h 尿蛋白的水平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的 75.00 % 比较, 研究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92.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UN 、 S c r 、 24h 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 研究 组上述肾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厄贝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降低尿蛋白 水平,具有 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 标签: 厄贝沙坦 肾炎康复片 慢性 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前列地尔、厄贝坦联合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研究时间段内接诊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比较对照组(厄贝坦)、观察组(厄贝坦+前列地尔)治疗期间肾功能变化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2周时,两组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均明显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前列地尔 厄贝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Ⅲ级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 60例门诊高血压 Ⅲ级患者,均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坦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124.86±10.58) mmHg、( 80.76±7.54) mmH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 184.93±11.77) mmHg、( 117.64±7.96) mmHg, P< 0.05。 结论: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Ⅲ级患者,对患者血压水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Ⅲ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氯沙坦 血压水平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将支气管哮喘患者 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吸入倍氯米松、特布他林后单纯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吸入倍氯米松、特布他林及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每次 1吸,每天 2次,疗程 12周,观察哮喘控制情况并记录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数( FEV1%)。 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治疗组有 37例( 61.67%)达到临床控制,与对照组 20例( 3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功能均得到缓解和改善,治疗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坦治疗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 120 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60 例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的患者为单一组,另 60 例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厄贝坦治疗的患者为联合组。评价分析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血糖情况。 结果: 相比于单一组,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和餐后 2h 血糖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坦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压和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1例59岁男性患者因胃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接受SOX方案化疗:奥利铂注射液200 mg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 h(第1天),替吉奥60 mg口服、2次/d(第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在第3周期治疗期间,输注奥利铂1周后,患者突然出现耳聋及视物模糊症状。经耳鼻喉科医师会诊,诊断为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急性视神经炎。考虑患者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急性视神经炎与奥利铂相关。停止化疗,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及改善微循环治疗,1周后,患者视力逐渐恢复正常,但是耳聋症状持续存在。

  • 标签: 奥沙利铂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视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洛坦是否可以通过改善淋巴引流抑制卵巢癌裸鼠模型腹水的形成。方法8周龄雌性裸鼠,随机分3组,每组24只鼠。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另两组给予原位移植SKOV3 IP1-Gluc卵巢癌细胞,根据外周血Gluc水平监测腹腔内肿瘤生长情况,达到1×106相对光单位时入组。对照组为卵巢癌无治疗组,22只鼠入组,卵巢癌洛坦治疗组23只鼠入组。注射肿瘤后第28天处死,取出腹腔内肿瘤及膈肌,抽吸腹水测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irius red、αSMA、Collagen 1,了解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及纤维母细胞含量。用淋巴管造影方法观察膈肌淋巴管形态,腹腔内注射荧光微球观察膈肌及纵膈淋巴结荧光微球分布情况,了解膈肌淋巴管引流功能。结果洛坦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卵巢癌裸鼠模型腹水形成(P<0.05)。洛坦治疗组肿瘤内胶原蛋白含量(sirius red阳性区域,Collagen 1含量)及纤维母细胞(αSMA阳性区域)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正常裸鼠比较,卵巢癌无治疗组裸鼠膈肌淋巴管扩张,结构紊乱;洛坦治疗组裸鼠膈肌淋巴管形态和分布情况改善,趋于正常化,而淋巴管引流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洛坦可以抑制细胞外基质形成,减少卵巢癌细胞外基质含量,降低固态压力,解除对淋巴管的压迫作用,改善淋巴引流,减少腹水形成,使临床获益。

  • 标签: 洛沙坦 卵巢肿瘤 受体,血管紧张素
  • 简介:摘要青斑样血管病是一种皮肤浅层血管丛微血管血栓导致的慢性皮肤缺血坏死性疾病,该病少见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抗凝药物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得到公认,但广泛应用受到用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的影响。Xa因子抑制剂利伐班可用于预防及治疗血栓及因此造成的溃疡,无需监测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少,口服方便。我们联合或单独使用利伐班治疗3例青斑样血管病,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皮肤疾病,血管性 抗凝药 治疗结果 青斑样血管病 利伐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利伐班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差异及其与凝血因子的关联。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WHO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按照临床给予的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将冠心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6例,A组单用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治疗,B组单用利伐班(2.5 mg/次,2次/d)治疗,C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利伐班治疗,阿司匹林和利伐班用法同A、B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采用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凝血酶诱导的最大振幅(M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等血小板活性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经阿司匹林和利伐班治疗后的药物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凝血酶诱导的MA值、CD62P和PAC-1和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PT和APTT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率C组>A组>B组,即阿司匹林联合利伐班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单用利伐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和利伐班组治疗后总有效比较,阿司匹林优于利伐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班可影响血小板活性,阿司匹林联合利伐班能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栓形成,较单用利伐班或者阿司匹林治疗效果好。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利伐沙班 阿司匹林 血小板活性 血栓弹力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必利治疗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7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下,均分成50例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联合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必利治疗。比较两组食管炎愈合情况。结果两组食管炎愈合情况比较,联合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 +奥利铂在老年胃肠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接收的 62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给两组,其中研究组行卡培他滨 +奥利铂治疗,对照组行奥利铂 +5-氟尿嘧啶化疗,每组各 31例,评估各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83.87%高于对照组 61.29%(P<0.05)。结论: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奥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可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肠恶性肿瘤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治疗中,缬坦结合阿托伐他汀的具体疗效。方法: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即:2019.06-2020.06就诊的慢性肾炎病人,随机取样86例,等差数列法分组。其次,实施缬坦治疗(对照组,n=43)和“缬坦+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43),比较肾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93.02%(40/43)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76.74%(33/43)高。同时,观察组肾小球滤过率比对照组高,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指标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炎治疗期间,缬坦、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可改善临床疗效和患者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疗效 慢性肾炎 阿托伐他汀 缬沙坦 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