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选取白萝卜和莴笋,经600MPa,保压时间5min处理后,在4℃冷藏条件下贮藏4个月,分析贮藏期间微生物、质构和色泽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白萝卜,超高压处理显著优于热处理,热烫后的超高压处理优于未经热烫的超高压处理。对于莴笋,超高压处理显著优于热处理,未经热烫的超高压处理优于经热烫的超高压处理。为保证产品品质,白萝卜要热烫后再经超高压处理,而莴笋可以不经热烫而直接超高压处理

  • 标签: 超高压 白萝卜 莴笋 贮藏期 微生物 品质
  • 简介:高速挤切粉碎机是一种粉碎功能强大且具有控制产成品粒径和有选择粉碎功能的磨粉设备。该机还具有高效节能,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成本售价低,基本无维护等特点。用在传统的小麦制粉工艺中能弥补辊式磨粉机的剥刮功能欠佳和高耗能低效率等诸多缺欠,阻止"麦皮进入心磨",通过工艺变革,提高胚芽出率。

  • 标签: 高速挤切粉碎机 粉碎 取粉率 刮净 带皮胚乳
  • 简介: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冷凝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的三叶青叶中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较佳范围,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冷凝回流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8%,提取温度69℃,提取时间100min/次,提取2次,料液比1:25g/mL。在此条件下三叶青叶中总黄酮得率4.42%。超声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1%,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25min/次,提取2次,超声功率190W,料液比1∶25g/mL。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5.29%。从提取工艺来看,超声法的设备更简单,提取温度较低,可避免热能损耗和活性成分的破坏,同时效率高,黄酮得率较高。超声法是提取三叶青叶中总黄酮的较好的办法。

  • 标签: 三叶青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 简介:小麦制粉过程中胚乳与皮胚分离和胚乳粉碎混淆在一起的工艺路线是造成现有面粉生产线低效高耗的根源,辊式磨粉机通过逐步碾压使胚乳与皮胚分离的效率低,效果差;麦粒糊粉层吸水胀大强度降低的特点未充分利用,是现有制粉工艺的一大缺憾。尽早,尽快和尽可能彻底地把胚乳与麦皮分离是小麦制粉技术创新的关键。

  • 标签: 粉路 辊式磨粉机 分离 粉碎 创新 关键
  • 简介:选用食用山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酶解法分别研究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酶量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山药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山药多糖提取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时间、功率、温度,其最佳提取参数是:在固液比为1g:15ml,酶量为2%,pH为4.72的条件下: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00min,功率为:450W。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24.8mg/g。所得多糖通过薄层层析法,可知其由木糖、葡糖糖、半乳糖所组成。

  • 标签: 山药多糖 超声波 纤维素酶 薄层层析 正交试验
  • 简介:通过检测小麦清理工中各步骤的小麦和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各粉路的DON含量,研究清理和制粉对小麦中DON的去除效果;通过检测污染前后小麦籽粒及其小麦粉的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食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 标签: 小麦粉品质 制粉工艺 清理工艺 除污染 DON含量 污染程度
  • 简介:打麦机的创新设想是研发一种不用筛筒,让物料自动下泄流动,工作机理为纯摩擦的能耗低、清理效果好和基本杜绝碎粒现象的全新概念的谷物清理机。

  • 标签: 打麦机 评定 指标 改进 创新 谷物清理机
  • 简介:中国是一个粮油生产大国、加工大国,也是一个粮油消费大国和进出口大国,在世界粮油生产、加工、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国粮油加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以及产品品种和质量等诸多方面已经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当然,在我国粮油加工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觉得当前应认真处理好以下一凿问题。

  • 标签: 粮油加工业 世界历史 持续健康发展 粮油生产 改革开放 国民经济
  • 简介:为延长鲜湿面的保质期,采用微波处理面粉并辅以迷迭香精油气相熏蒸成品的方法进行保藏,探讨鲜湿面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面粉采用功率为800W的微波处理30s后,制成的湿面在25℃和4℃下的保质期分别延长至64h及17d.

  • 标签: 微波处理 鲜湿面 植物精油 面粉 品质 保鲜
  • 简介:研究了超高压(600MPa/10min)和高温短时(110℃/8.6s)对胡萝卜汁微生物、类胡萝卜素、总酚、颜色、褐变度、生物利用度及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1)超高压和高温短时处理后胡萝卜汁的微生物符合国家标准;对亮度L^*、红度a^*、黄度b^*及总色差ΔE影响显著;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而对α-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影响不显著;α-和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度均显著降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Trolox质量均显著提高;流型均未改变,而高温短时处理对流变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2)超高压处理对总酚含量无显著影响,褐变度显著降低,悬浮稳定性显著提高;高温短时处理总酚含量、悬浮稳定性显著降低,褐变度显著增加。结论:超高压技术有利于保持胡萝卜汁的品质,是适合胡萝卜汁的加工技术。

  • 标签: 超高压 高温短时 胡萝卜汁 品质
  • 简介:基于光谱预处理及遗传算法(genetiealgorithm,GA)法优化波长,再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squares,PLS)法建立面粉中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比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下相关系数R2、

  • 标签: 水分快速检测 光谱预处理 遗传算法 面粉 波长 优化
  • 简介:在撞击松粉机和撞击磨粉机应用上存在不少误区,影响设备功能正常发挥,而且严重妨碍4皮5心粉路的推广应用。在认真分析研究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撞击磨粉机和撞击松粉机应用的最佳方案,并以大量检测数据论证4皮5心粉路的可行性。

  • 标签: 撞击磨粉机 撞击松粉机 4皮5心粉路 论证
  • 简介:为了得到低脂肪酶活性、高稳定性的全麦粉,将小麦在不同真空度(-0.04,-0.07MPa)下用不同浓度Na2CO3溶液(0.10%,0.25%,0.50%)润麦处理,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探究真空润麦过程中水分迁移情况,测定不同浓度Na2CO3溶液润麦下小麦中脂肪酶的相对活性.

  • 标签: 高稳定性 真空度 全麦粉 碱溶液 润麦 品质特性
  • 简介:为探究经过不同热处理的小米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的影响,将小米粉分别进行膨化、蒸制和炒制热处理,经蒸制和炒制的小米粉按照0、5%、10%、15%、20%、25%、30%和35%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膨化小米粉按照0、2%、4%、6%和8%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分别对混合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

  • 标签: 面团流变学特性 小麦粉 热处理 米粉 面团品质 混合粉
  • 简介:根据SN/T1768-2006、GB/T19857-2005、GB/T20361-2006标准,比较适合以上标准的3种水产品前处理方法,即:固相萃取法、旋转蒸发法、氮气吹干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含量。以3种前处理方法所得回收率为指标,确定固相萃取法为适合的方法。换用不同的固相萃取小柱,对固相萃取法进行优化,以获得最大回收率。结果表明固相萃取小柱LH的最佳回收率超过88%,该固相小柱的重复使用回收率损失仅3%。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于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色结晶紫残留量的检测。

  • 标签: 固相萃取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孔雀石绿 隐性孔雀石绿 结晶紫 隐性结晶紫
  • 简介:现有小麦制粉生产线皮磨系统使用齿辊磨粉机研磨的方法未考虑分离胚芽,对麦皮损伤过大,产出粘麦皮的细小胚乳粒过多。我们设想研发一种能在麦皮和胚芽破损率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把小麦胚乳与麦皮及胚芽与粘有麦皮的粒胚乳分离开的撞击脱皮脱胚机。理论分析和样机原理试验显示:撞击脱皮脱胚机能在最大限度保持麸皮和胚芽完整的前提下,达到把胚乳与胚芽和麦皮分离开的目的。

  • 标签: 皮磨 研磨 撞击 皮胚分离 芽胚分离 撞击脱皮脱胚机
  • 简介:为了探讨超声波处理对低嘌呤脱脂豆腐粉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及动物实验分别研究超声波处理对低嘌呤脱脂豆腐粉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营养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豆腐粉颗粒大部分呈球形体,且表面布满微孔;未经超声波处理的脱脂豆浆、低嘌呤脱脂豆腐粉和经超声波处理的脱脂豆浆、低嘌呤脱脂豆腐中蛋白质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总含量分别是59.64%,52.49%,65.46%,56.21%;低嘌呤脱脂豆腐粉的雄性和雌性小鼠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是79.33%,70.03%。超声波处理改变了低嘌呤脱脂豆腐粉的微观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善了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 标签: 脱脂豆粕 超声波 嘌呤 豆腐粉 蛋白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