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十味桂芪真武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523~8.3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41%(n=6),RSD=1.54%。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控制十味桂芪真武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 标签: 十味桂芪真武颗粒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乳癣消颗粒中人参皂苷Rgl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与水的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l在0.5~5.1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乳癣消颗粒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乳癣消颗粒 三七 人参皂苷RG1 高效液相
  • 简介:沈阳临床观察了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用十味龙胆花颗粒,药物组成:青藏龙胆、烈香杜鹃等。用法:每次3g,日3次。结果显示:本组114例患者,其中急性支气管炎74例,痊愈20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89%;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0例,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单项症状(咳嗽、咯痰、喘息、发热、咽痛、流涕)的有效率分别为88.78%、73.52%、29.41%、97.56%、94.57%、85.19%。临床疗效证实:十味龙胆花颗粒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兼治的作用,尤其对痰热证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十味龙胆花颗粒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疗效 中医药疗法 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考察肺炎宁颗粒剂对抗流感病毒和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抗病毒胶囊为对照,采用鸡胚中和法和Hep—2细胞体外培养法进行抗流感病毒FM,株和合胞病毒Long株试验。结果体外中和试验中,肺炎宁抗流感病毒作用是抗病毒胶囊的3.02倍,是利巴韦林的9.15倍。结论肺炎宁颗粒剂的对抗二种病毒作用明显优于两种对照药物。

  • 标签: 肺炎宁颗粒剂 药效学 流感病毒 合胞病毒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anbonLichrospher(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5:95);检测波长:205nm。结果苦参碱在0.2008~1.004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2%,RSD为1.0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 标签: 复方石韦颗粒 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中药颗粒剂结合中药饮片治疗作为重点内容,分析应用于风热感冒发热中发挥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风热感染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均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入院治疗。根据入院治疗时间,一半患者进行中药颗粒剂治疗,作为对照组。余下患者进行中药颗粒剂结合中药饮片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后实际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对于风热感冒发热采取中药颗粒剂结合中药饮片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所以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中药饮片 风热感冒发热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 对小儿咳喘灵颗粒的安全性进行考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ICP-MS检测18批小儿咳喘灵颗粒样品中铜、砷、镉、汞、铅和铬的含量。采集的18批小儿咳喘灵颗粒铜、砷、镉、汞的含量均未超出规定限量,1批铅含量超出规定限量。小儿咳喘灵颗粒在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查项目上基本合格,但仍不能忽视个别样品中铅超标的危害性。

  • 标签: 小儿咳喘灵颗粒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ICP-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药房管理中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中药饮片,实验组患者中药配方颗粒,对比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药房管理 传统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应用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阿奇霉素颗粒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价值分析。方法 我院在2021年5月到2022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阿奇霉素颗粒剂治疗,比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治疗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阿奇霉素颗粒剂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对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风热感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结果:对照组,28例痊愈,15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86.0%;研究组,27例痊愈,14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2.0%。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x2=16.97,P>0.05);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风热感冒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于中药饮片,临床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药 风热感冒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 简介:摘要 目的:氨金黄敏颗粒是一种常用的儿童抗感冒药,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现行药品标准的质控项目存在不全面的问题。本论文主要针对氨金黄敏颗粒有效成分之一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控制问题,建立有效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并验证,为升级药品标准提供方法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铵11.5g,加水适量使溶解,加磷酸1ml,用水稀释至1000ml),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柱温30℃;波长225nm;进样量20μl。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检测限浓度为0.045μg/ml;耐用性优;阴性样品、空白稀释剂均无干扰测定,系统适应性分离度大于1.5。本品经破坏实验(强酸、强碱、强氧化、高温60℃、高湿及强光照)破坏后,降解产物与主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破坏实验的空白均不干扰有关物质测定,专属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氨金黄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有关物质的测定。

  • 标签: 氨金黄敏颗粒 马来酸氯苯那敏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氨金黄敏颗粒是一种常用的儿童抗感冒药,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黄。现行药品标准的质控项目存在不全面的问题。本论文主要针对氨金黄敏颗粒有效成分之一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控制问题,建立有效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并验证,为升级药品标准提供方法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铵11.5g,加水适量使溶解,加磷酸1ml,用水稀释至1000ml),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柱温30℃;波长225nm;进样量20μl。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检测限浓度为0.045μg/ml;耐用性优;阴性样品、空白稀释剂均无干扰测定,系统适应性分离度大于1.5。本品经破坏实验(强酸、强碱、强氧化、高温60℃、高湿及强光照)破坏后,降解产物与主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破坏实验的空白均不干扰有关物质测定,专属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氨金黄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有关物质的测定。

  • 标签: 氨金黄敏颗粒 马来酸氯苯那敏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学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46岁.于1996年因尿黄、乏力,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黄疸指数升高,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此后患者病情多次反复.本次因黄疸、乏力、皮肤瘙痒伴双下肢浮肿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肝肋下3cm,脾肋下5cm,质地较硬,全身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168U/L,AST266U/L,T-BiL315.5μmol/L,C-BiL283.4μmol/L,ALB28.4g/L,A/G0.65,蛋白电泳γ-球蛋白40.9%;电解质:Na+131mmol/L,Cl90mmol/L,K+2.90mmol/L;抗-HAV-IgM、HBV-M、抗-HCV-IgG、抗-HEV-IgG检查皆为阴性;RF、ANA为阳性,血沉114mm/h;凝血酶原时间16.0s,AFP<20μg/L;B超示:①肝体积增大,②肝硬化,③脾增大.

  • 标签: 并发重症 形红斑 性肝炎并发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1岁2月,因"发热伴皮疹1d"于2015年7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伴支气管肺炎,医嘱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1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qd;拉氧头孢钠(商品名:噻吗灵,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批号:1505292)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抗感染治疗,q12h。

  • 标签: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不良反应 渗出性多形红斑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土壤中重金属与金银花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同地域内的金银花与其土壤,采用ICP-MS法同时测定铅、镉、砷、汞、铜的含量。结果:金银花中的铅、镉、砷与其种植地土壤中的相关元素含量呈现正相关性,铜含量与土壤中的铜相关性不明显。

  • 标签: 金银花 土壤 重金属 ICP-MS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京山仁和医院收治的儿童病毒性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憋、气促、高热及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hs-CRP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4%(2/55)、5.45%(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有效缓解病毒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儿童病毒性肺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9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用儿泻停颗粒治疗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年龄2月~2岁.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情无差异.用药3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药物.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颗粒 临床观察 治疗组 疗效评定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以C48/80为工具药建立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检测不同浓度C48/80与RBL-2H3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β-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和组胺的释放率以及细胞活力,在细胞活力大于80%情况下,选择释放程度较高的指标和条件为优选考察指标和条件。将SMI和其溶剂(Tween-80)原液等比稀释成不同浓度后与RBL-2H3细胞共同培养,通过中性红染色法观察细胞脱颗粒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显色法和间接荧光法检测细胞上清的β-己糖苷酶和组胺释放率,采用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细胞的活力。结果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的最佳作用时间为30min,最佳指标为β-己糖苷酶和组胺释放率。与空白组相比,SMI质量浓度低于13.3g生药/L(3倍临床浓度)时,细胞中性红染色未见脱颗粒现象,组胺和β-己糖苷酶释放率亦无差异;而在Tween-80质量浓度为1.00g/L时,SMI40g生药/L(9倍临床浓度)组和溶剂1.00g/L组细胞中性红染色均可见脱颗粒现象,细胞上清组胺和β-己糖苷酶释放率亦明显增加。此外,CCK-8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各浓度的SMI对细胞活力均无影响。结论SMI低于3倍临床浓度无明显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而在9倍临床浓度能刺激细胞脱颗粒,这种脱颗粒作用可能与所含溶剂(Tween-80)有关,与其对RBL-2H3的细胞毒性作用无关。提示SMI在低于3倍临床浓度相对安全,在9倍临床浓度时有致类过敏反应的风险。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RBL-2H3细胞 类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