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少见疾病-半侧萎缩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的特点。方法归纳半侧萎缩症的发病发展过程及疾病体征,并辅以影像资料。结果依据良好的医学理论及其影像资料提出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论半侧萎缩症原因支持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学说。

  • 标签: 半侧萎缩 神经胶质细胞 交感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的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的接受跟骨锁定钢板治疗的30名患者,20名男性,10名女性,年龄23~57岁,其中高处坠跌伤的有23名,其余的为车祸伤。接受治疗的共33足,双足均受伤的3名,右足受伤的20名,左足受伤的20名。术前按Sanders分型,Ⅱ型的18足,Ⅲ型的11足,Ⅳ型的4足。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患足功能评定。结果30例(33足)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3.9个月。术后经X线片显示骨折基本复位3足,解剖复位30足,Bǒhler角的恢复度数在20°~30°间,跟骨骨横径宽度恢复程度较好,内固定也较稳定,并且没有螺钉松动和伤口感染现象。结论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如下优22足,良8足,可3足,优良率达90%。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大大的提高了跟骨骨折的愈合率。

  • 标签: 锁定钢板治疗 跟骨骨折 愈合
  • 简介:摘要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右锁骨异常起源于左锁骨动脉起始部后方的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上,又称异位右锁骨下动脉,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为主动脉弓部的一种先天畸形,由于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于1794年首次被Bayford1描述了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即多走形于食管后,少数行于气管前及气管和食管之间,由坐下向右上斜行至由上臂,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出现后,常会出现Kommerell憩室、血管和喉不返神经,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但有时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方式可为钡餐、超声等,但以动脉CTA诊断最为确切,可以很好的显示其形态学的改变。本例所述为一例颈CTA诊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临床表现主要为锁骨下盗血综合征的病例。

  • 标签: 右迷走锁骨下动脉 头颈动脉联合CTA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58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5例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以静脉滴注为主;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位于前三位的是抗结核药、头孢菌素及复方制剂、喹诺酮类;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统计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宋某某,女性,20岁,独女,未婚,济南某高校在读大二学生,;因一年多不敢与异性交往,一说话面红耳赤、结巴、手心出汗,近半年不敢与人对视,害怕进教室、发言、参加集体活动,深感痛苦而来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收集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强烈的求助动机和行为,典型症状为恐惧、焦虑、社交回避行为,家庭没有精神疾病史,因此考虑诊断为社交恐惧症,适合进行心理咨询。求助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内省性强,因此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和系统性脱敏疗法。

  • 标签: 社交恐惧症 认知领悟疗法 系统性脱敏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肝病通常有许多合并症,肝病引起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多种感染。一些并发症如肝心综合征、急性胰腺炎、各种贫血、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引起了基层临床医生的关注,而并发急性阑尾炎报导病例少。我科今年收治慢性肝病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肝病 急性阑尾炎 免疫低下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2例儿童额叶癫痫(frontallobeepilepsy,FLE)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通过复习儿童额叶癫痫的相关文献,结合报告的2例该病,总结儿童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治疗进展。结果临床上额叶癫痫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暂、很少出现发作后朦胧状态、常有夜间发作、各种发作形式可快速继发全面性发作或出现持续状态。脑电图可见额叶起源各种限局性异常。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苯二氮卓类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结论额叶癫痫临床发作形式多样,临床可应用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尚可。

  • 标签: 儿童 额叶 癫痫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并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我院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治疗,并回顾文献对该病的相关报道。结果本例1患者以左侧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从胸水中查见恶性间皮瘤细胞得以确诊。例2患者以干咳及活动后胸闷气促起病,行胸膜结节病理活检确诊。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等关系,并分析不良反应所累及的主要系统和器官及其主要临床表现。结果中药注射剂、老年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最严重的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结论中药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女,日龄3d,全身红褐色皮疹2天。皮科检查躯干两侧及四肢屈侧可见散在的水肿性红斑及弥漫分布的褐色色素沉着斑,腹部可见少许线性疣状增生,未见明显水疱,色素沉着斑多沿Blaschko线分布,呈喷泉状及泼墨状。诊断新生儿色素失禁症。

  • 标签: 色素失禁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71岁,患者既往有脑梗塞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近4年来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一直服用华法林钠片(2.5mg~3.125mg/d),根据INR(维持于2.0~3.0)调整剂量,期间未出现过血尿。2017年5月26日患者因血压控制不佳,加用依那普利片降血压后出现淡红色血尿,尿液分析潜血(++),入院泌尿超声未发现肾、输尿管、膀胱结石,住院期间肾功能未见异常。停用依那普利片血尿消失,患者现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血压后,未再出现血尿症状。

  • 标签: 依那普利 血尿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2011年12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儿平均年龄(2.26±1.22)岁,惊厥发生时体温(38.83±0.19)℃,发作时间(5.48±4.29)min,单纯型高热惊厥70例,复杂型高热惊厥10名,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镇静止惊、降温、吸氧、降低颅内压、治疗原发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随访(19.58±9.90)月,30例复发(37.50%),复发平均(2.01±0.33)次,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结论高热惊厥在儿科常见,虽然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应积极控制惊厥发作,并预防高热惊厥复发。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治疗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猫叫综合征康复治疗的观察,探讨康复治疗是否能提高这种无特效治疗的罕见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现代康复手段结合传统中医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使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患儿发育商进行评估。结果患儿发育商明显提高。结论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猫叫综合征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猫叫综合征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度汇总的25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2~2013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255份报表,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55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68.6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4.12%);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