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ICU患者转出后焦虑、抑郁程度。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法,给符合准入条件的31例ICU患者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自行设计的

  • 标签: ICU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迁移应激相关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迁移应激等进行综述,为减少迁移应激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ICU 迁移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授法在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符合标准的ICU患者家属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回授法式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的迁移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迁移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素养总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提高家属的健康素养水平,以此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有效降低患者在转出过程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回授法 ICU 家属 迁移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ICU转出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并在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的危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转出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的平均住院天数和非计划重返ICU的发生率。   结果: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非计划重返ICU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通过对ICU转出患者在转出前、转出后予以计划性、预见性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随访,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对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非计划重返ICU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ICU 平均住院天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康复护理)3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以及昏迷程度较于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和GCS评分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2.63<14.71%)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其对于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ICU转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ICU治疗后成功转出ICU的120例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67例,年龄为(45.64±9.76)岁。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文版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对其迁移应激状况进行调查。对影响转出ICU后其家属迁移应激状况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总分为(54.25±6.31)分,条目均分为(3.23±0.48)分。条目均分最高及最低的维度分别为转科准备[(3.78±0.51)分]、转科满意度[(2.75±0.3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属转科应激得分在不同家属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及患者年龄、付费方式、ICU治疗时间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家属转科应激的主要因素有家属文化程度、家属性别、患者年龄、患者ICU治疗时间(均P<0.05)。结论ICU转出患者家属转科应激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护士在重视患者疾病恢复的同时,也应多关注家属的心理,特别是年龄较小、ICU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的家属及学历较低的女性家属,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

  • 标签: ICU 患者家属 转科应激 迁移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ICU转出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择取2019年1月至同年12月期间ICU转出124例患者开展RCT,均分为两组,改进组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管理,和护理模式不变的参比组进行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改进组进行护理管理管理模式变化后,ICU重返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ICU转出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ICU转出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6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相关材料,为其在ICU转出后实施有效且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最后对比护理前、护理3周后与护理6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认知功能评分、格拉斯昏迷评分(GCS)与患者护理前后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根据结果显示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3周与护理后6周患者的ADL评分、GCS评分有显著的提高,认知功能评分也与护理前相比有所改善,且在护理前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护理后完全康复。以上数据均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在ICU转出后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并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ADL评分、GCS评分,这对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 标签: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 ICU转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ICU管理水平,保障院内安全转运,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科室转出病人交接情况,自行设计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记录交接工作的情况。结果使用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后,共抽取236例患者进行调查,累计发现再次电话询问交接班内容是8例,双方科室对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的满意度在99%以上。结论使用转出病人护理交接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了安全转运,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儿的安全。

  • 标签: 安全管理 安全转运 记录单 应用病人在安全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抽选100例,随机抽样分成两组,于ICU转出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50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50例干预组在实施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评定其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自ICU转出2周后、6周后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ICU转出患者有计划地、系统地康复护理指导,可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预防肺部感染。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ICU转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ICU转出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ICU转出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ICU转出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COPD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用于ICU患者安全转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转出患者62例(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的对照组(31例)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3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CU转出情况好,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用于ICU患者安全转出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ICU 转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ICU转出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相关意义。方法:2022.04~2023.04研究时间段当中,70例ICU转出患者为样本,动态随机化分组(n=35),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比(1)患者生活质量评分;(2)患者心理健康评分;(3)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实验组较之对照组,研究数据改善趋势更佳(P<0.05)。结论:对ICU转出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护理效果积极,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ICU转出 生活质量
  • 简介: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几何部分有较大的变化,在“三角形全等”知识之前,安排了“旋转”内容,使得数学更贴近生活,解题方法更灵活多变.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好旋转的特征,巧妙地利用旋转知识,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现举几例.希望同学们对如何“转出”解题思路能有所体会.

  • 标签: 初中 数学 学习辅导 解题思路 几何旋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在改善ICU转出患者家属准备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7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华美院区ICU住院的转出前Barthel评分≤40分患者的家属7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人。试验组接受过渡期护理方案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应用家属准备度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家属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家属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家属准备度,使家属在促进患者平稳渡过过渡期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过渡期护理 ICU 家属准备度
  • 简介:目的调查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对ICU转出患者交接班认知现状,为有效实施ICU转出患者延续护理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三甲医院107名ICU护士和373名普通病房护士在转出患者在认知、态度、执行过程中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发现护士ICU护士和普通病房在交接班时对于患者的一般信息、生命体征、专科病情交接、心理情况、药物交接、医院感染交接、患者物品交接等方面,认知有不同;普通病房护士和ICU护士对ICU转出患者交接时的药物、管道和皮肤的交接方面均认为非常重要。结论针对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的不同培训需求,应提供不同的系统、规范化的培训。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士 交接班 延续护理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转出过渡护理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度COPD患者,均经ICU治疗后转出至呼吸内科。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进行分组,40例采取ICU转出过渡护理的患者归入研究组,40例采取常规交接+常规护理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的ICU重返率、呼吸顺畅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ICU重返率为2.5%,对照组ICU重返率为17.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5%、呼吸顺畅率为9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7.5%、呼吸顺畅率80%,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度COPD患者采取ICU转出过渡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其病情,避免其再次入住ICU,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ICU转出过渡护理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内科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