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 选取2019 年8月— 2020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 320 例疑似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样本,均用ELISA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及出现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共13例出现假阳性,初检假阳性原因最高为标本溶血,占比6.98%,其次为标本离心不全与洗版影响,其他因素包括显色条件、试剂盒质量、操作不当等。结论 运用ELISA法检测HBsAg,检测结果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应当对样本检测的各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以提高检测精准性。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假阳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使用HBsAg呈现阳性与HBsAg呈现阴性的标本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冰冻的方式令120例标本发生溶血。对于溶血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使用酶标仪对结果加以判定。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HBsAg呈现阴性溶血标本检测HBsAg的假阳性率是30%,HBsAg呈现阳性溶血标本检测HBsAg的假阴性率是8.33%。结论 针对ELISA法对溶血标本进行HBsAg检测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假阴性或是假阳性。

  • 标签: 标本溶血;ELISA;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即时、快速、准确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方法,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检出率,并建立2019-nCoV的S蛋白特异性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ELISA方法对前期研发的2019-nCoV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mAb)进行配对检测,从中挑选出最优检测抗体组合,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条件优化。结果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12株2019-nCoV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对2019-nCoV S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是抗原检测候选抗体。本研究所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可快速有效的检测2019-nCoV S蛋白,灵敏度较高,对S蛋白检出限小于1 ng/m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抗原检测方法可特异性检测2019-nCoV的S蛋白,为COVID-19感染的早期、敏感、特异诊断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 标签: 2019-nCoV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抗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偿献血者采用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样本数据来源于我站2017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8269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所有标本均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TPPA(梅毒螺旋抗体明胶颗粒聚集法)进行梅毒筛查,对比最终的筛查结果。结果 ELISA法的梅毒检出率与TPPA法相比结果具有相似性(P>0.05)。结论 将ELISA法应用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中,可以进行梅毒的有效筛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ELISA法 无偿献血 梅毒检测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用不同品牌的口蹄疫O型ELISA试剂盒,对免疫口蹄疫疫苗后的猪群进行口蹄疫抗体检测,发现检测结果阳性率各不相同。结果表明不同品牌试剂盒因制备方法、包被抗原不同对猪群的抗体检测结果不同,所以,建议在实践中用口蹄疫ELISA试剂盒检测抗体效价应根据情况有选择使用。

  • 标签: 试剂盒 抗体效价检测 阳性率 有选择使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 深入分析并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统计化学发光初筛HIV阳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与ELISA法两种方法复检复检。 结果 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115例阳性,复核结果化学发光法115例阳性,ELISA法109例阳性,确证结果113例阳性,阴性2例,ELISA法漏检4例,准确率为96.5%,化学发光法假阳性2例,准确率为98.3%,p=0.027(

  • 标签: [ ] HIV检测 化学发光法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TP-ELISA法与TRUST法同步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将148例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收TP-ELISA法与TRUST法检验,并以TPPA结果进行确诊,同时评估TP-ELISA法与TRUST法同步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结果 在诊断符合率对比上,TP-ELISA法显著高于TRUST法,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联合应用的总符合率达到96.62%与金标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LISA法与TRUST法共同应用到梅毒的诊断中,可以互补优缺,进而提升梅毒诊断准确率。

  • 标签: TP-ELISA法 TRUST法 联合检测 梅毒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建立抗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用于COVID-19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生产中原料血浆、原液和成品的效价检测。方法将已知的具有中和活性的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作为参比标准品,选用RBD抗原包被的间接ELISA试剂盒,采用双对数拟合曲线建立定量ELISA,确定其最佳线性范围;制备室内质控品,并对其进行标定;对该方法进行稀释线性、平行性、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用建立的方法对3批COVID-19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原料血浆、原液及成品进行检测,并与化学发光法及中和实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稀释倍数1~8、批内准确度88.50%~108.58%,批间准确度100.63%~103.98%;批内精密度3.83%~14.68%,批间精密度5.67%~13.15%;标准品和原料血浆、原液、半成品的平行性好。ELISA效价与化学发光法及中和实验相关性较好。结论成功建立抗新型冠状病毒RBD 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COVID-19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效价检测,作为内部放行方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和抗体 恢复期血浆 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疾控中心在梅毒筛查中进行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梅毒筛查的160例患者予以选取,收集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均予之施行梅毒血清学实验,所有患者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验,就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用于梅毒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相较于TRUST检测,选择采取ELISA法进行梅毒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测验结果均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经比照分析,相较TRUST法检测,在梅毒检验中采取ELISA 法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均更具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梅毒的首选,价值十分突出。

  • 标签: 疾控中心 梅毒 ELISA法 TRUST法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效果观察及特异性分析。方法 选用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试剂盒对120例疑似病患进行测定,考察阳性率和阴性率,灵敏度、特意性和准确度。结果 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方法感染阳性患者,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55%、17.5%、15%、12.5%;特异性、灵敏性和准确度分别为46.1%、81.5%、70%。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方法分别为57.5%、15%、15%、12.5%;80%、96.7%、92.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分别为72.5%、5%、20%、2.5%;50%、82.5%、72.5%。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的效果更佳且特异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 标签: ELISA 梅毒 效果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与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集的500份血液标本开展本次研究,制作成三管标本,500份血液标本均在4h内进行离心处理,展开ELISA检测和NAT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500份血液标本的NAT检测结果为有12份为NAT(+),有488例为NAT(-),ELISA检测结果为有10份为ELISA(+),有490份为ELISA(-),ELISA(-)NAT(+)有3份,均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多数为<3.0×10拷贝/ml,NAT再次检测结果仍为阳性。 结论 在血液筛检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NAT)能够获取到更高的诊断效果,有助于提升HBV DNA检测的灵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技术 血液筛检
  • 简介:摘要:目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检验时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IA法并且对比两种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我科的73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应用CLIA法和使用ELISA法,对比两组血清检验结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eAb阳性率比较,一组是75.34%、35.61%、34.24%,二组是53.42%、20.54%、19.17%,(x2=15.150,p=0.01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应用HBsAg在0.06到0.10(IU/mL)、0.11到0.50(IU/mL)检测阳性率比较,一组是11.53%、46.15%,二组是0%、26.92%,(x2=5.752,p=0.033),结果有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检验时采用CLIA法准确性和灵敏度更高,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 CLIA 血清检验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应用及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时本院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研究中所选患者均接受HBV血清学检验,患者例数50。本组患者分别进行CLIA与ELISA,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和准确性。结果:CLIA法HBsAg、HBeAb、HBeAg检出率高于ELISA法;CLIA法0.06~0.10、0.11~0.50IU/ml水平检出率高于ELISA法(P<0.05);CLIA法敏感性、准确性高于ELISA法。结论:对于感染HBV患者,病毒血清检验工作属于首选诊断方式,CLIA法相比于ELISA法准确性更高,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检验 CLIA ELISA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第四代与第三代HIV ELISA试剂在HIV筛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西城区2018-2020年236005筛查标本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进行HIV检测,2018-2020西城区筛查HIV样本,双试剂阳性率为0.03%,四代试剂初测阳性率为0.09%,三代试剂初测阳性率为0.04%,四代试剂重试阳性率57.1%,三代试剂重试阳性率83.2%,四代试剂确证反应阳性率为24.9%,三代试剂阳性反应阳性率49.1%。结论 使用灵敏度更高的四代HIV试剂盒可以缩短HIV检测的窗口期,诊断早期感染、避免遗漏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 四代HIV试剂 HIV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