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其口算方法多种多样,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优化算法,采用灵活多样练习,找出其规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是教学中必须注重的问题。

  • 标签: 自主选择 优化算法 不断探索 触类旁通
  • 简介: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整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直接影响着多位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能否计算得正确迅速。而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初次接触进位、退位,对它既陌生又不容易理解。要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顺利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关键的一环是上好20

  • 标签: 进位加法 起始课 退位减法 乘除法 算理 教学设想
  • 简介:摘要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其口算方法多种多样,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优化算法,采用灵活多样练习,找出其规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是教学中必须注重的问题。

  • 标签: 自主选择 优化算法 不断探索 触类旁通
  • 作者: 马海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 机构:           〔摘 要〕进入一年级的学习, 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 又是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学会了十以内加减法, 进入小学后, 二十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学生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出现困难了,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 计算的精度也降低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好, 这部分学生就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数学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本是枯燥的,“20以内进位加法”综合性较强,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带领培智学生学好本课,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趣味性较强的课堂。

  • 标签: 分层 情境 兴趣 练习
  • 简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一直都是《中小学数学》的忠实读者。在读了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在一年级教"20以内进位加法"时运用加法口诀,我在教学中通过实际应用确实非常好。熟记20句口诀,计算速度大大提高。在班中开火车练习口算时,如果学生一时算不出得数,我稍用前半句口诀提示,

  • 标签: 20以内进位加法 口诀 退位减法 教学 《中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
  • 简介:理解算理寻找规律──“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昆明市官渡区教研室明启文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思维过程是“看大数、拆小数、凑成10、10加几”。要较好地使这一思维过程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应做好以下的准备:(1)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很快地说出大数(9—6)和...

  • 标签: 寻找规律 进位加 算理 思维过程 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
  • 简介: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怎样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教学?本文针对很多老师对“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存在的三种认识。着重指出了一线教师应该重视教材,只有在学好、专研、读懂、悟透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和学习成果。

  • 标签: 新课程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思考和实践
  • 简介: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一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必备的知识基础,更是整个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不困难,但要提高计算速度,形成计算能力却也不容易。很多学生往往停留在"理解算法"的层面上,做每一道题时都还在"依葫芦画瓢",致使计算速度上不来,这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 标签: 进位加法 退位减法 计算能力 依葫芦画瓢 加法表 计数单位
  • 简介: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5页情境图、做一做及第28—29页相关习题。设计思想:1.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构建合作、交流的探究模式。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发扬,学习潜力得到发展。

  • 标签: 探究模式 学习潜力 做一做 指导思想 人教版 学习过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九义”教材第四册把万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编排。在“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中,编排了万以内一些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珠算加法、不退位的珠算减法,为教学比较复杂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在“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中,

  • 标签: 退位减法 进位加 准备题教学 拨珠 思维过程 数量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中心课题。要深化教学改革,必须破除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处于被动地位。由于搞题海战术,教师陷在作业堆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 标签: 减法 教学反思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