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95例患者在治疗前采集血液样本为病例组,选择8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前列腺癌患者在胺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疗效,采集患者治疗后12个月血液样本为治疗组,并且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法检测胺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25b和miRNA-21表达的影响。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表达量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前列腺体积:t=6.22,P=0.00;PSA:t=5.14,P=0.00;治疗后6个与治疗前比较,前列腺体积:t=8.32,P=0.00;PSA:t=4.11,P=0.00;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前列腺体积:t=10.14,P=0.00;PSA:t=9.25,P=0.00;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前列腺体积:t=3.82,P=0.00;PSA:t=6.23,P=0.00;有效率比较,χ2=6.38,P=0.00。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前列腺体积:t=4.16,P=0.00;PSA:t=5.77,P=0.00;有效率比较,χ2=5.74,P=0.00。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前列腺体积:t=8.11,P=0.00;PSA:t=4.92,P=0.00;有效率比较,χ2=4.44,P=0.00);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miRNA-125b和miRNA-2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t=6.22、6.88,P=0.01、0.00),而比卡胺治疗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25b和miRNA-2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胺可以减轻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25b和miRNA-21的表达。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有效率 微RNAs 疼痛 表达 抗原 比卡鲁胺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胺于1995年首先在英国上市,是欧美常用的二线内分泌治疗药物之一。临床上将比卡胺应用于前列腺癌的单一治疗或与其他药物、放疗等进行联合治疗。本文对比卡胺的这些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比卡鲁胺 单一治疗 联合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安斯泰来与合作伙伴Medivation公布了新一代前列腺癌口服药物Xtandi(enzalutamide)研究的数据。该研究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开展,数据显示,与比卡鲁胺相比,Xtandi使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取得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8年。纽约时报艺术评论家罗伯塔·史密斯称斯达林·比为“本世纪出现的最有趣的艺术家之一”。而我则会再为其添上“特立独行”的标签,因为那正是这位42岁洛杉矶艺术家在香港高古轩画廊为香港观众呈现的观展体验。

  • 标签: 2008年 艺术评论家 纽约时报 特立独行 艺术家 史密斯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25例有效,有效率为96.1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可耐受。结论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比卡鲁胺 多西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戈舍瑞林与胺间歇用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110例,对照组采用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戈舍瑞林与胺间歇用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前列腺相关因子水平和对照组存在差异,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戈舍瑞林与胺间歇用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相关因子水平,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戈舍瑞林 比卡鲁胺 间歇用药治疗 老年晚期前列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胺(50 mg口服、1次/d)联合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10.8 mg皮下注射、1次/3个月)治疗,27个月后将戈舍瑞林改为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75 mg皮下注射、1次/月)。治疗第32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体力下降;第36个月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右心房直径分别为48和45 mm,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直径及右心室直径分别为49、57和28 mm,左心室射血分数28%,实验室检查示B型脑钠肽前体4 533 ng/L。考虑为胺所致扩张型心肌病。停用胺,继续按原剂量皮下注射亮丙瑞林,并予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螺内酯。1个月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示左、右心房直径分别为40和44 mm;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直径及右心室直径分别为44、53和29 mm,左心室射血分数36%,B型脑钠肽前体1 539 ng/L。

  • 标签: 雄激素拮抗药 心肌病,扩张型 比卡鲁胺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比较 前列腺癌 晚期 患者联合应用戈舍瑞林与胺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我院 20 15 年 8 月 到 201 7 年 12 月收治的 前列腺癌晚期 患者 88 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两组:研究 组 ( n=44 ) 和对照组 ( n=44 ) 。 研究 组 应用 戈舍瑞林与胺 联合治疗措施 ,对照组 患者行 双侧睾丸切除术 联合口服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排尿梗阻情况、骨转移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 1 年两组的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后 6 个月、 12 个月, 两组 排尿梗阻情况、骨转移 发生率之间比较, 差异 无 统计学 显著性 ( P > 0.05 )。 两组患者治疗 后 1 年的 生活质量 评分 均明显 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 组 患者治疗后 1 年的 生活质量 评分 明显 升高 ,差异有 显著性 (P<0 . 05) 。 结论: 前列腺癌晚期 患者 联合应用 戈舍瑞林与曲谱瑞林 均可用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 标签: [ ] 戈舍瑞林 比卡鲁胺 晚期 前列腺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联合应用戈舍瑞林与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研究组应用戈舍瑞林与胺联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口服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排尿梗阻情况、骨转移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排尿梗阻情况、骨转移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联合应用戈舍瑞林与曲谱瑞林均可用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戈舍瑞林 比卡鲁胺 晚期前列腺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戈舍瑞林与胺对微创术后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均行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戈舍瑞林与胺持续治疗,观察组采用戈舍瑞林与胺间歇给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均高达84.09%(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尿不尽感、排尿困难、每日排尿次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PS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血清PS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6.82%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戈舍瑞林与胺治疗微创术后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前列腺症状,降低PSA水平,且间歇给药在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前列腺癌 尿潴留 比卡鲁胺 戈舍瑞林 等离子电切术
  • 简介:委员会认证内科医师、成瘾医学专家、电视电台热门人物德医生投身到了一项以帮助他人为宗旨的事业。他在自己主持了多年的电台秀“爱情热线”里大谈相处之道,在VH1频道的“德医生的明星康复所”以德医生的身份帮助别人克服各种各样的“瘾”,

  • 标签: 医生 前列腺癌 内科医师 医学专家 相处之道 委员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94例晚期P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戈舍瑞林联合胺持续性治疗,观察组采用戈舍瑞林联合胺间歇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后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7.2%(41/47)]明显优于对照组[68.1%(32/47)](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PSA及F-PS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血清PSA[(4.63±1.08)vs.(5.26±1.24)ng/mL]及F-PSA[(1.04±0.20)vs.(1.18±0.25)ng/m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性功能、泌尿功能、肠道功能及激素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性功能、泌尿功能、肠道功能及激素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9.1%(9/47)]明显低于对照组[44.7%(21/47)](P<0.05)。结论戈舍瑞林联合胺间歇性给药治疗晚期PCa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持续性给药,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戈舍瑞林 比卡鲁胺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诺前列栓在促宫颈成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催产素,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栓,比较两组宫颈成熟情况、不良分娩结局。结果:用药前,两组宫颈成熟情况差异甚微(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宫颈成熟度逐渐增加,观察组宫颈成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诺前列栓在促宫颈成熟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地诺前列酮栓 促宫颈成熟 不良分娩结局
  • 简介: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公司着力于投资利用俄罗斯扎诺港(以下简称"投资"),致力于陆海联运跨境通道建设,在具体规划目标的引导下,前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五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基于以上现实情况,探索了投资利用俄罗斯扎诺港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公司 俄罗斯扎鲁比诺港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地诺前列计划分娩撤药的最佳时机。方法将240例使用地诺前列计划分娩的初产妇分为三组,A组放置地诺前列栓后出现临产表现(每3分钟一次的规律性疼痛的宫缩)不考虑宫颈变化即撤药;B组放置地诺前列栓后出现临产、宫颈评分达7-8分时撤药;C组使用地诺前列计划分娩,撤药时宫颈评分≥9分的孕妇。比较三组孕妇撤药后需联合使用缩宫素率、总产程、产后出血率、失去阴道分娩信心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A组孕妇联用缩宫素率、失去分娩信心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C组(P<0.05);C组孕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A、B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A、B组(P<0.05);三组孕妇的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地诺前列计划分娩的初产妇撤药时机应是宫颈Bishop评分7-8分最为适当。

  • 标签: 地诺前列酮 初产妇 撤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地诺前列治疗足月妊娠引产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从我院所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参与研究,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静滴引产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地诺前列引产法,观察引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妊娠引产患者而言,采用地诺前列引产法具有显著的引产效果,能够提升患者阴道分娩率,提高引产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地诺前列酮 缩宫素 足月妊娠 引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