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的2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80岁(57~94岁),前列腺体积中位值75 ml(30~176 ml),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中位值6 ml/s(2~9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位值25分(18~34分),术前生活质量评分(QOL)中位值4分(3~5分),术前残余尿量中位值85 ml(30~510 ml)。术前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IEF-5)评分中位值11分(5~21分)和射精功能量表(PEDT)评分中位值10分(6~17分)。手术方法:精确定位后先向内囊注入5 ml生理盐水,在前列腺尖部触到内囊,固定导管,再向外囊注水使压力达2.5 kPa,放缓注水速度,当外囊压力稳定在3.0 kPa后,停止注水,注意观察压力表,当前列腺腺体裂开时,需继续补水维持压力在3.0 kPa,持续5 min。比较手术前后IPSS、QOL、Qmax和残余尿量等指标;对有正常性生活者评估有无逆向射精和精液量减少,比较手术前后IIEF-5评分和PEDT评分变化。结果1例前列腺连续两次扩裂未能裂开,2例前列腺为6点方向裂开,此3例改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其余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2例手术时间中位值17 min(11~23 min),血红蛋白丢失量中位值19 g/L(15~22 g/L),膀胱持续冲洗时间中位值1 d(1~2 d),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中位值10 d(7~11 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11 d(7~12 d)。20例随访12个月,术后IPSS中位值8分(4~14分),较术前降低(P<0.001);术后Qmax中位值17 ml/s(9~25 ml/s),较术前升高(P<0.001);术后残余尿量中位值10 ml(0~150 ml),较术前降低(P<0.001)。术后QOL中位值1分(1~2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16例有正常性生活者术后未发现逆向射精和精液量减少,术后IIEF-5评分16分(7~24分),PEDT评分8分(6~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BPH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有效改善残余尿和排尿困难症状,临床效果确切,且对性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有保留性功能需求的高危BPH患者。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扩裂术 柱状水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CBD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379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1.3±14.5)岁。病程1个月至36年。前列腺体积(47.4±2.1)ml。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9±4)ml/s,残余尿量(PVR)(123.1±72.4)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1±6)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1)分。32例术前有性生活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IIEF-5)评分(15±4)分。379例均行TUCBDP,以2016年6月导管结构改进定型时间为界,将患者分为早期阶段(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121例和近期阶段(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258例。早期阶段手术原则是扩裂导管内囊扩张膜部尿道,外囊扩张前列腺部尿道和膀胱颈,术毕分次放水减压。主要手术步骤包括插入扩裂导管,于阴囊根部皮肤触及水囊定位突,内外囊注水,内外囊首次放水减压,扩裂导管接水持续冲洗,内外囊再次分次放水减压,拔出扩裂导管并更换普通尿管持续冲洗。近期阶段手术原则是导管内囊仅起定位固定作用,外囊全程扩张膜部尿道、前列腺部尿道和膀胱颈,术毕内、外囊一次性放水减压,术前、术毕常规应用电切镜检查。主要手术步骤包括先行电切镜检查膀胱及尿道,术者示指经直肠引导扩裂导管进入膀胱,于前列腺尖部扪及定位突后,内囊注水定位,内囊补水及外囊注水,内外囊一次性放水减压,拔出扩裂导管行排尿试验,电切镜观察腺体扩开情况,更换普通导尿管持续冲洗等。观察患者术后1、3、6、12、24个月的Qmax、PVR、IPSS、QOL变化情况;比较两阶段患者并发症以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差异。对于术前有性生活者,记录IIEF-5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本组379例术中及术后均无死亡。手术时间(18.5±6.7)min。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例数分别为326、253、201、194、181例。术后1、3、6、12、24个月Qmax分别为(17±9) ml/s、(15±2) ml/s、(12±4) ml/s、(13±6) ml/s、(13±4) ml/s;PVR分别为(17.4±11.6) ml、(20.6±9.8) ml、(25.4±13.1) ml、(31.5±11.5) ml、(29.1±12.4) ml;IPSS分别为(7±5)分、(4±4)分、(4±4)分、(6±5)分、(4±4)分;QOL均为(2±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术前有性生活者,术后IIEF-5评分(17±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出现短暂性逆行射精,术后6个月内自行缓解。近期阶段组发生假性尿失禁4例(1.5%),较早期阶段组[6例(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阶段组发生大出血1例(0.4%),较早期阶段组[6例(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阶段组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2例(0.7%),较早期阶段组[15例(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CBDP治疗BPH整体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近期阶段并发症除假性尿失禁外,均明显低于早期阶段,与导管结构改进、临床经验积累等有关。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高龄患者手术中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方法:我院 2017年 2月 -2020年 3月 期间收治的30例 高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15例 /组),分别行气管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复合浅全麻,对比高龄患者手术行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 1.10±0.28)分小于对照组( 2.07±0.42)分,( P< 0.05)。研究组麻醉优良率( 93.33%)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率( 13.33%)优于对照组( 60.00%, 33.33%),( P< 0.05)。 结论:高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采用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复合浅全麻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值得在麻醉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龄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全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对伴有夜尿症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夜尿症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BPH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69.7±7.9)岁。伴糖尿病20例,高血压病40例。前列腺体积(64.4±41.2)ml,体质指数(24.3±2.7)kg/m2。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5±5.5)分,夜尿次数(IPSS问题7)(4.4±1.9)次,无干扰睡眠时间(hours of undisturbed sleep,HUS)(1.7±1.0)h(其中HUS<3 h者110例),夜尿症生活质量评分(N-QOL)(24.9±6.3)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4±0.9)分。111例完善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6.4±3.1)ml/s,最大膀胱容量(318.5±83.6)ml,残余尿量(153.9±158.9)ml,最大逼尿肌压力(78.4±35.5)cmH2O(1 cmH2O=0.098 kPa),其中逼尿肌肌力下降27例,膀胱过度活动症18例,膀胱有效容量下降9例,膀胱出口梗阻60例。42例术前有效膀胱容量<200 ml,其中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33例,夜尿次数(4.5±1.9)次;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9例,夜尿次数(4.7±1.7)次。122例均行TURP治疗。记录术后IPSS、夜尿次数(IPSS评分问题7)、HUS、NQOL、QOL变化情况。比较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和>200 ml组术后夜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22例术后随访3~20个月。术后IPSS(4.9±4.2)分,夜尿次数(1.9±1.2)次,HUS(3.4±1.3)h(其中91例HUS≥3 h,缓解率达82.7%),N-QOL(37.3±6.7)分,QOL(0.8±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夜尿次数较术前改善≥50%。术后夜尿≥2次68例,<2次54例,两组术前IPSS总分[(21.8±5.3)分与(19.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膀胱容量≤200ml组术后夜尿次数(3.4±1.5)次,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2),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术后夜尿次数(1.9±1.1)次,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URP可以显著延长伴有夜尿症的BPH患者的HUS,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TURP可减少部分BPH患者夜尿次数,术前IPSS总分高以及最大膀胱容量≤200 ml是伴有夜尿症BPH患者术后夜尿症状无改善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夜尿症 睡眠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980n m 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BPH 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2019 年 5 月间收治的 293 例 BPH 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 6 个月的性功能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患者 6 个月后的性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经 980nm 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后,BPH 患者的性功能确实 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考虑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980nm 半导体红激光 前列腺气化术 BPH 患者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BPH患者选用 托特罗定 + 塞来昔布治疗术后膀胱痉挛的价值 。 方法: 选 2018.02~2020.02 区间 收治 84 例 BPH患者 研究 ,均分为 2 组(随机信封法) ,对照组 42 例 选用 托特罗定治疗 ,观察组 42 例 选用 托特罗定+ 塞来昔布 治疗 ,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 。 结果 :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5.24% )高于对照组( 80.95% ),数据对比 =4.0865 , P < 0.05 。 观察组临床指标由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 < 0.05 。 结论: 将 托特罗定+ 塞来昔布应用在 BPH患者 术后膀胱痉挛治疗中,可降低痉挛持续时间、次数,改善机体疼痛程度,值得借鉴。

  • 标签: 托特罗定 塞来昔布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术后 膀胱痉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BPH患者选用 托特罗定 + 塞来昔布治疗术后膀胱痉挛的价值 。 方法: 选 2018.02~2020.02 区间 收治 84 例 BPH患者 研究 ,均分为 2 组(随机信封法) ,对照组 42 例 选用 托特罗定治疗 ,观察组 42 例 选用 托特罗定+ 塞来昔布 治疗 ,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 。 结果 :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5.24% )高于对照组( 80.95% ),数据对比 =4.0865 , P < 0.05 。 观察组临床指标由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 < 0.05 。 结论: 将 托特罗定+ 塞来昔布应用在 BPH患者 术后膀胱痉挛治疗中,可降低痉挛持续时间、次数,改善机体疼痛程度,值得借鉴。

  • 标签: 托特罗定 塞来昔布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术后 膀胱痉挛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80岁及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并行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始透年龄≥80岁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80岁高龄血液透析患者和76例80岁以下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80岁及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6、12、24和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0%、73.6%、60.8%和49.4%,主要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心血管事件、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80岁以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6、12、24和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4.7%、85.5%、72.4%和65.8%;经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低于80岁以下患者(χ2=5.284,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是影响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70,95%CI:1.364~8.827,P=0.009),而体质指数(BMI)(HR=0.806,95%CI:0.706~0.921,P=0.001)和人血白蛋白水平(HR=0.861,95%CI:0.789~0.938,P=0.001)为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低于80岁以下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感染性休克和恶性肿瘤,影响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合并糖尿病、BMI偏低和白蛋白水平偏低。

  • 标签: 肾透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30例高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临床症状与诊治内容。结果 全部患者中,以呼吸困难、发热、胸闷、咳嗽等肺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12例,而以心动过速、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18例。经胸部CT检查或者是X线检查,病灶集中于肺段以下,且单侧亦或是双侧点片状与斑片状浸润影最常见。经治疗,治愈17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 高龄老年肺炎患者表现不同且不典型,一般会并发慢性基础性疾病,且治疗周期较长,存在较多的并发症,致死率偏高。为此,需尽早诊疗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龄 肺炎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龄初产妇与高龄经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依从性及产后抑郁发生状况。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60例高龄初产妇与60例高龄经产妇的临床资料,评估并比较两组产后母乳喂养依从性及抑郁发生情况,分析产后母乳喂养依从性与抑郁的关系。结果高龄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低于高龄经产妇,且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高龄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妇或高龄经产妇依从者抑郁发生率均低于不依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后抑郁是高龄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将全部发生抑郁的产妇作为整体,比较不同抑郁程度产妇的母乳喂养依从性,发现随着抑郁程度加重,母乳喂养依从性越差抑(P<0.05);经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产后母乳喂养依从性与产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较高龄经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更差,可能与产妇产后抑郁有关,且随着抑郁程度加重母乳喂养依从性越差。临床应重视对高龄初产妇及高龄经产妇产后心理干预,尤其是高龄初产妇,应重视产妇产后干预,减少抑郁发生,对提高母乳喂养依从性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经产妇 高龄 母乳喂养 依从性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1例89岁患者于2020年1月29日因发热2 d、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就诊于杭州市西溪医院。了解患者流行病学信息,并进行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全过程分析。患者入院后予口服盐酸阿比多尔颗粒(0.2 g/次,3次/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400 mg,2次/d)+ IFN(500万IU, 2次/d)雾化吸入,进行抗病毒治疗,静滴人免疫球蛋白(20 g,1次/d)加强免疫力,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小剂量(40 mg/d)静滴3 d阻止肺部阴影扩散,配合自拟方中药改善临床症状。结果患者诊断为COVID-19(普通型),治疗6 d后体温正常。至2月15日患者3次鼻咽拭子和1次粪便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肺部CT显示病灶范围缩小,病愈出院。结论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及早诊断和治疗、快速阻止病情的发展是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或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耐受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龄患者 抗病毒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心房颤动的治疗已成为社会医疗资源重大的负担之一,尤其是年龄大于80岁的高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高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主要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和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与老年人心房负荷增大、心肌去极化后延迟、心房存在折返通路、有效不应期延长等有关。目前,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是节律控制和心室率控制联合抗凝治疗。本文结合有关高龄老年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对高龄老年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方式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高龄 射频消融术 脑卒中 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