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状况以及安全性,并做好相应记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用柳氮磺砒啶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做好相关指标变化观察、记录工作。结果在治疗后的一周和四周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实验组患者的ACR20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八周后,实验组患者的ACR20、ACR50有效率同样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P<0.05,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益赛普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能够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需求,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临床应用上相对比较广泛。

  • 标签: 益赛普 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治疗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住院难的现象一直存在。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是解决人们住院难、提高医疗机构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医院风湿免疫科专科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4个指标的关系着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讨论降低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和方法。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平均住院日 病床周转 病床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共7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益赛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7.8%(28/36),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中,采用益赛普治疗,具有免疫性低、疗效显著以及耐受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价格昂贵,在使用时应当筛选病例。

  • 标签: 益赛普 风湿免疫 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10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疾病进行治疗,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生物制剂 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患者给予预防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14例并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5.90%,观察组仅有3例并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7.69%。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治疗期间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预防及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肺部并发症 风湿免疫疾病 预防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他们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他们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癌中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均低于癌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中CD8+T细胞的数量及癌旁CD4+T细胞和患者的预后相关,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癌中CD4+、癌旁CD8+、癌中及癌旁CD4+/CD8+和预后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CD4+和CD8+T阳性细胞在癌旁中量显著高于癌巢中的,癌中CD8+T细胞和癌旁CD4+T细胞的数量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呈明显正相关。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我院骨科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药浴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休息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浴治疗全过程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药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消除不利健康因素、提高疗效。方法对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的健康教育,加深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解决了患者在治疗及康复中遇至的问题。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延缓或减少残疾的发生,是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亲和力。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针对具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肿瘤患者,可进一步降低围术期。本文针对麻醉对肿瘤患者可能影响细胞免疫效应的机制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对于提高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肿瘤 细胞免疫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笔者选取了2011年4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45岁以下的脑卒中患者9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免疫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1个月后观察组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后,观察组IgA、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余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青年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青年脑卒中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痊愈31例,占总数的62.0%,显效12例,占总数的24.0%,有效3例,占总数的6.0%,无效4例,占总数的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痊愈24例,占总数的48.0%,显效7例,占总数的14.0%,有效7例,占总数的14.0%,无效12例,占总数的24.0%,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症状积分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中医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给予雷公藤治疗,都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皮疹、肝功能受损、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采用雷公藤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安全性非常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人 雷公藤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全胃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后1、3、7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3d及7d后EIN纽与EN组比较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第7d,EIN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EN组;治疗结束后,EIN组与EN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畀。结论全胃切除患者应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 全胃切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且不易被人们引起重视的常见疾病,类风湿关节会因骨关节畸形而致残、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为给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及类风湿因子(RF)免疫乳胶凝集试验,血沉(SR)魏氏法,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金标法。结果检测出阳性结果38.01%,其中单顶ASO增高者占14.5%;ASO增高、RF阳性者占3.39%;RF阳性、ESR增高者占6.92%;RF阳性者占13.2%;CCP阳性占13.99%。结论发病高峰年龄在20—49之间,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1)。

  • 标签: 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与凝血指标的检测价值。方法采用选取我院女性乳腺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以11的比例收集在我院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免疫与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A153含量为62.87±21.64U/ml,而对照组为10.94±7.63U/ml,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APTT和TT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体内存在高凝与免疫紊乱状态,要积极进行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免疫 凝血
  • 简介:目的分析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了解犬类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狂犬病门诊注射狂犬疫苗的犬类致伤患者924例,全程接种五针疫苗后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结果924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阳性率为95.6%,其中男性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4.6%,女性为96.6%,不同性别、不同产地疫苗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通过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阚值,需要进一步加强接种。

  • 标签: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 抗狂犬病抗体 防疫
  • 简介:目的:探讨一般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患者的身心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

  • 标签: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 心理健康 相关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