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兽医临床上产生的多种耐药已至少对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中的3种药物耐药,耐药的出现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使人们陷于基本无药可治的被动局面,而多黏菌素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仍然敏感,是治疗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β和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疗效较好的药物。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治疗 多黏菌素 耐药菌 多重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利用抑圈试验法研究蜂王浆对大肠杆菌、假单胞和沙门氏等3种革兰氏阴性的抑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蜂王浆对3种供试菌株都具有抑制作用.其抑活性随蜂王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蜂王浆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的抑制作用主要由其低pH值引起,而对假单胞的抑制作用除了低pH的原因外,还有其他的抑因素.蜂王浆的抑活性随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贮存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抑活性越弱;但在-20℃贮存15d,蜂王浆对3种试验的抑制作用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在25℃贮藏5d后其抑活性显著降低.另外,蜂王浆的抗菌成分主要是醚溶物和水溶物,而醚水不溶物不具有抑活性.

  • 标签: 蜂王浆 革兰氏阴性菌 抑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肺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儿内科收治的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一联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两联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特点。结果观察组89例患儿,经两联抗生素治疗后,痊愈7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肺部感染患儿采取两联抗生素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 肺部感染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医院常见革兰氏阴性获得性感染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分离率占前几位的是大肠埃希氏(46.4%)、铜绿假单胞(26.2%)、肺炎克雷伯(21.1%)、鲍曼不动杆菌(6.3%)。医院获得性革兰氏阴性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这4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革兰氏阴性作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不同菌种有不同耐药特征,应加强对其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减少耐药的发生。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 获得性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患者革兰氏阴性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认为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分离鉴定的158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氏746株,阴沟肠杆菌240株,肺炎克雷伯382株,奇异变形杆菌220株。在各菌株的耐药性表现中,大肠埃希氏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0%;肺炎克雷伯对阿莫西林表现出100%的耐药率;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和头孢噻酚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7.5%;奇异变形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78%。结论医院感染患者革兰氏阴性中的大肠埃希氏分布比较广泛,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在临床上要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 标签: 医院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革兰氏阳性(G+)阴性(G-)诱导脓毒症大鼠器官功能障碍的差异。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2只,体重340~380 g,15~18周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2)、G-组(n=20)和G+组(n=20)。G+组和G-组分别腹腔注射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悬液法建立G+、G-脓毒症模型。记录注射灭活细菌后36 h内生存情况。于注射灭活细菌后6、12、24、36 h测定MAP、血小板计数(Plt)、氧合指数(OI)、血清TNF-α、cTnT、TBIL、Cr、NSE和乳酸(Lac)浓度。于注射灭活细菌后12、36 h行条件性恐惧实验和旷场实验,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于注射灭活细菌注射后36 h进行心、肺、肾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C组相比,G-组和G+组穿越格数减少,僵直时间百分比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生存率降低(P<0.05);注射灭活细菌后6 h时G+组血清TNF-α浓度升高,G-组OI降低,血清cTnT、Cr、TNF-α和Lac浓度升高(P<0.05);注射灭活细菌后12 h时G+组血清cTnT、Cr、NSE、TNF-α和Lac浓度及G-组血清cTnT、Cr、TNF-α和Lac浓度升高,2组OI、MAP和Plt降低(P<0.05);注射灭活细菌后24、36 h时G+组和G-组血清cTnT、TBIL、Cr、NSE、TNF-α和Lac浓度升高,OI、MAP和Plt降低(P<0.05)。与G+组相比,G-组注射灭活细菌后12 h时血清TNF-α和cTnT浓度、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注射灭活细菌后24 h时血清TNF-α、Lac浓度升高,血清cTnT浓度、OI、MAP和Plt降低(P<0.05);注射灭活细菌后36 h时血清Cr、NSE、TNF-α、Lac浓度升高,OI、MAP和Plt降低,僵直时间百分比、神经元凋亡率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P<0.05)。结论大鼠G-脓毒症多出现早期呼吸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G+脓毒症更易导致早期循环和神经功能障碍,随着病情进展,G-脓毒症表现为更为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和高病死率。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内毒素定量测定对革兰氏阴性败血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可疑革兰氏阴性败血症的患者同时采取血标本及无热源污染血标本各一份,分别作细菌培养和血内毒素定量测定。血内毒素测定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测定,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革兰氏阴性生长组血内毒素含量(105.56±147.4pg/ml)与无细菌生长组(8.89±12.86pg/ml)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7.059,P<0.001)。以20.0pg/ml作为血内毒素定量测定判断革兰氏阴性败血症的cutoff值,其准确率84%、灵敏度81.08%、特异度85%。结论血浆内毒素对于早期判断革兰氏阴性败血症有一定意义,有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时对症处理。

  • 标签: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我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我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180例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80例痰标本中分离出菌株10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株59株占55.1%,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铜绿假单胞、鲍氏不动杆菌。它们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度极高,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率低,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常用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结论依此能促进我科对革兰氏阴性合理选用抗生素,推动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的应用,加强我科用药规范性。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革兰氏阴性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常见革兰氏阴性的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革兰氏阴性为主,共有411株(411/652),占63.0%。所有的的革兰氏阴性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为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最主要病原,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应对病原的进行分离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 标签: 呼吸道疾病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 简介:氨曲南是一类全合成窄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由于其具有肾毒性低、免疫原性弱等特点,可用于替代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肾功能损害者的需氧革兰氏阴性感染。对于肾功能完好患者,氨曲南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相比是否具有更好的临床意义。本文从抗菌活性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

  • 标签: 氨曲南/药理学 氨基糖苷类/药理学 革兰氏阴性菌/药物作用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革兰氏阴性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变化。方法收集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革兰氏阴性感染患者35例,健康对照组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5例经血培养确定为阳性的革兰氏阴性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5例革兰氏阴性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52.25±21.63)比(1.23±0.68)]、白细胞总数[(12.41±7.21)×109/L比(7.85±1.14)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35±21.14)%比(67.66±6.08)%]、C反应蛋白[ (59.91±17.04)mg/L比(3.34±1.48) mg/L]和降钙素原[(27.03±12.65) ng/L比(0.15±0.02) ng/L]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临床鉴别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CD64 流式细胞术 降钙素原
  • 简介:为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合临床,探讨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现将本院近4年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结果及耐药性监测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 革兰阴性菌 耐药 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革兰阴性(主要为肠杆菌及非发酵)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分离到1785株革兰阴性。结果最常见的革兰阴性为铜绿假单胞526株,占29.5%,肺炎克雷伯杆菌484株,占27.1%,鲍曼不动杆菌245株,占13.7%,大肠埃希205株,占11.5%,嗜麦芽窄食单胞95株,占5.3%。10年中,对所有革兰阴性活性最高的是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病原检出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其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8.7%,62%,产ESBL菌株检出率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结论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但其它抗生素的活性根据临床情况有升有降。医院感染病原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减缓耐药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肠杆菌及非发酵菌抗药性微生物
  • 简介:  1AmpC酶的基本特性  AmpCβ-内酰胺酶是一族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具有碱性等电点、不被克拉维酸抑制而能被氯唑西林抑制的'丝氨酸'头孢菌素酶,按功能特征分类属Bush-J-M1组,按分子结构分类属AmblerC类.分子量通常在32~41kD之间,个别质粒介导的AmpC酶分子量达到42~43kD.高产此类酶可以导致细菌对除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

  • 标签: 产酶 酶研究进展 阴性菌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临床分离革兰阴性的流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对2005—2007年RICU收住患者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试验方法严格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最新标准进行。结果RICU277株革兰阴性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32.49%)、不动杆菌(23.47%)、肺炎克雷伯杆菌(20.22%),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粘质沙雷氏和大肠杆菌;革兰阴性对碳青酶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结论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仍高度敏感,掌握和了解RICU革兰阴性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耐药监测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病原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血流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共分离1 742株革兰阴性,根据检出年份将所有病原分为2012至2015年组(n=739)和2016至2019年组(n=1 003),对两组病原的构成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2至2015年中,前5位分离为大肠埃希(43.0%)、肺炎克雷伯(18.9%)、鲍曼不动杆菌(8.1%)、阴沟肠杆菌(5.5%)和铜绿假单胞(4.6%)。2016至2019年中,前5位分离为大肠埃希(41.6%)、肺炎克雷伯(28.8%)、鲍曼不动杆菌(6.6%)、铜绿假单胞(4.3%)和阴沟肠杆菌(3.3%)。与2012至2015年相比,2016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的检出率增加(χ2=22.327,P<0.01),阴沟肠杆菌、沙雷属和罗尔斯顿属检出率下降(χ2=5.333、7.677和23.146,P<0.05或<0.01)。2016至2019年,大肠埃希对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低于2012至2015年(χ2=16.661和4.709,P<0.05或<0.01)。与2012至2015年相比,除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外,2016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增加(P<0.05或<0.01)。2016至2019年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于2012至2015年(93.9%比41.5%, χ2=19.849,P<0.01)。与2012至2015年相比,2016至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升高(χ2=7.016、6.079、4.843、8.012、12.442、17.034和4.347,P<0.05或<0.01),而铜绿假单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革兰阴性血流感染以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为主,肺炎克雷伯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应密切关注血流感染常见群的分布及耐药变迁。

  • 标签: 血流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耐药 抗菌药物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高频率应用,住院患者感染病原在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上发生较大变迁,本文对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间本院呼吸内科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革兰阴性进行分类鉴定及耐药监测0,了解其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呼吸内科 革兰阴性菌 分布 耐药变迁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革兰阴性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抽取古交市区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感染患者320例,采集其血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标本进行鉴定,菌种分离结果作为菌株来源,分析常见革兰阴性的耐药情况。结果320例患者标本共检出542株病原,其中革兰阴性324株(59.78%),革兰阳性186株(34.32%),其他菌种32株(5.90%)。324株革兰阴性中位居前五位者分别为大肠埃希(42.90%,139/324)、肺炎克雷伯(18.21%,59/324)、铜绿假单胞(14.81%,48/324)、阴沟肠杆菌(9.57%,31/324)、鲍曼不动杆菌(6.17%,20/324)。大肠埃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1.00%~88.00%,肺炎克雷伯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93.22%),铜绿假单胞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较高(>85.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83.00%);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21.0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65.00%)。结论医院革兰阴性感染以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占绝大多数,且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革兰阴性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标本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药敏结果的分析,以了解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取合格标本进行分离接种以及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42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32株,占77.4%,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株(48.5%),肺炎克雷伯菌株(25.9%),铜绿假单胞菌株(8.7%),阴沟肠杆菌(5.1%),奇异变形杆菌(4.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占41.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占23.4%。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分离出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多重耐药的比例也较高,检验科应定期发布本院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革兰氏阴性杆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