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噬作为一种细胞内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将细胞内损伤或多余的细胞成分进行自我消化。从自噬的机制上寻找酒精脂肪肝病治疗的突破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酒精脂肪肝病的“两次打击”学说与自噬机制方面对酒精脂肪肝病发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自噬 &ldquo 两次打击&rdquo 学说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脂肪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以成为肝炎性病毒的重要病原。脂肪又分为酒精肝和酒精肝。分析酒精肝的实际发病、诊断、鉴别情况和治疗等内容,明确实际酒精脂肪可能存在的遗传感问题。目前,四分之一的酒精肝患者的病因不够明确,而发病往往又伴随各种其他的问题。分析酒精肝患者实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分析肥胖者实际体重超标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血糖、血脂管理办法,分析酒精脂肪改善的方案,探究治疗酒精脂肪探究的干预对策方案。

  • 标签: 非酒精性 脂肪肝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作息的改变,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高发,酒精脂肪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逐渐成为人们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之一。酒精脂肪肝病属慢性病,其危象因素主要有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病程可呈进行发展,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等结局。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显著,预后较差,因此早期筛查与诊断极为重要。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有影像学检测、血清学检查、肝组织活检等,现就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分类及诊断方式作如下介绍。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分类 诊断
  • 简介: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最普遍的慢性肝脏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本病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作为我国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在治疗NAFLD方面运用的比较广泛。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临床疗效优势,势必在NAFLD这一复杂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NAFLD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复方、中成药、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对NAFLD的治疗,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广阔的前景。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药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组分与酒精脂肪肝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分类组间比较与多分类趋势分析,比较MS组与MS组之间、MS组分分组之间样本特征;对符合MS组分标准的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拟合预测方程。结果MS组的BMI、TC、DBP、SBP、TG、SUA水平值和NAFLD的患病率显著髙于MS组(P<0.05);HDL-C与MAU水平值显著低于MS组(P<0.05)。MS组分分组中,随着代谢异常组分的增加,BMI、FPG、DBP、SBP、TG、MAU、SUA水平与NAFLD患病率升髙。年龄、BMI、TC、FPG和TG是MS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拟合方程为:Logit(P)=-19.476+0.08年龄+0.457BMI-1.326TC+0.918FPG+2.679TG。结论MS组分与NAFLD关系密切;年龄、BMI、TC、FPG和TG是MS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拟合方程可用于NAFLD的预测判断,为临床筛查识别髙风险患者。

  • 标签: MS组分 NAFLD 相关性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清肝解毒散对酒精脂肪(NAPL)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12例NAFL患者进行B超、血浆甘油三酯(CT)、空腹血糖(FPG)、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体重指数(BMI)测定,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中药清肝解毒散对NAFL治疗后B超、TG、TC、SGPT及BMI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肝解毒散对NAFL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清肝解毒散 中医中药 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病毒对酒精脂肪患者血清中生化指标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03月期间收治的80例NAFLD患者按HBVDNA检测结果分为DNA阳性组与DNA阴性组。比较两组在血糖、血脂及BMI指数变化情况及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①当血糖、血脂及BMI指数越高,肝脏ALT、AST上升幅度越大(P<0.05),当BMI一定时,HBVDNA阳性组ALT、AST水平则高于HBVDNA阴性组(P<0.05)。②DNA阳性组患者CD3+、CD4+表达情况明显优于DNA阴性组(P<0.05),两组CD8+,CD4+/CD8+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血糖、血脂及BMI体重指数与肝脏损伤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当患者体重指数增大损伤严重时,乙肝病毒DNA阳性时细胞免疫最为活跃,有利于进行抗病毒治疗。

  • 标签: 乙肝病毒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化 免疫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脾补肾中药治疗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8例酒精脂肪肝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健脾补肾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健脾补肾 中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脂护肝方治疗酒精脂肪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2006年期间收治的50例酒精脂肪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复方蛋氨酸胆碱口服治疗;观察组使用清脂护肝方治疗。结果观察组血脂、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无差异。结论清脂护肝方治疗酒精脂肪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调节脂肪代谢,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且药物安全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清脂护肝方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评价分析瞬时弹性成像(Fibrotouch)技术对酒精脂肪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体检确诊的128例酒精脂肪(NAFLD)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实验室指标检测、腹部肝脏超声影像检查及Fibrotouch技术测量CAPTM值。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的BMI及各实验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rotouch技术检查提示NAFLD患者114例,诊断准确率89.1%明显高于腹部彩超检查结果的78.9%(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APTM值与实验室检查值中的TG、FBG、HDL-C、硬度E值呈明显正相关(r=0.056、0.160、0.265、0.887,P均<0.05),而其于BMI、ALT、AST、TC、LDL-C、HbA1c则无相关(P均>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无痛检测手段,在脂肪定量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和准确度,可以作为临床脂肪诊断、评估与定期监测的量化工具,在临床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 非酒精性脂肪肝 定量评价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ox-LDL与酒精脂肪超声检查的关系。方法收取我院60例酒精脂肪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2月到2015年4月期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ox-LDL水平,分析血清ox-LDL与酒精脂肪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果轻度脂肪组、中度脂肪组、重度脂肪组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脂肪组ox-LDL水平高于轻度脂肪组、中度脂肪组,中度脂肪组ox-LDL水平高于轻度脂肪组,由此证明,ox-LDL水平随着脂肪严重程度而增高(P<0.05)。结论随着脂肪疾病程度加重,患者体内血清ox-LDL水平持续升高,因此,血清ox-LDL对酒精脂肪情监测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ox-LDL 非酒精性脂肪肝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酒精脂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脂肪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肝片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应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根据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药益肝调脂饮治疗酒精脂肪,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血脂与肝功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益肝调脂饮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酒精脂肪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脾虚气滞型酒精脂肪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西药组与汤药组各60例,西药组给予脂必妥片治疗,汤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导滞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GG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汤药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汤药组总有效率为93.3%,汤药组明显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酒精脂肪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健脾导滞汤 脂必妥片 脾虚气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疗效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参苓白术散治疗酒精脂肪(NAF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检索数据库CBM、CNKI、万方、VIP、Pubmed,鉴定并纳入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安慰剂、西药等对比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Scale评分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然后用Revman5.0软件对临床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6项RCT,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NAFLD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41,95%CI(2.48,7.84),P〈0.00001];ALT治疗后加权合并结果为-30.00,95%CI为(-36.54,-23.45),P〈0.00001;AST治疗后加权合并结果为-9.40,95%CI为(-12.96,-5.85),P〈0.00001;TC治疗后加权合并结果为-0.59,95%CI为(-0.83,-0.34),P〈0.00001;TG治疗后加权合并结果为-0.35,95%CI为(-0.55,-0.15),P〈0.00001。所纳入的研究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参苓白术散加减在治疗NAFLD方面存在其优势,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较低,研究的数量和样本量均较少,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试验来验证其疗效与安全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非酒精性脂肪肝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用于治疗儿童酒精脂肪肝病的价值。方法特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酒精脂肪肝病患儿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护肝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使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复方甘草酸苷片应用于酒精脂肪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的改善患儿不得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片 儿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酒精脂肪患者给予中医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3例酒精脂肪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6例)和中药组(47例),分别给予西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中药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肝酶(ALT、AST和GGT)和TC、TG均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西药组(95.7%VS73.9%)(P<0.05)。结论中药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酒精脂肪效果明确,其可从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机制来达到修复和保护受损肝细胞的作用,且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疗法 健脾理气化浊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酒精脂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我中心治疗的40例酒精脂肪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DL-C(2.63±0.11)mmol/L、HDL-C(1.86±0.74)mmol/L、总有效率(95.00%)、ALT(33.66±5.12)U/L、AST(31.05±10.25)U/L、TG(1.22±0.33)mmol/L、TC(4.12±0.53)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酒精脂肪患者实施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能够改善肝功能,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左卡尼汀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锡市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具有完整资料的在作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住院的18岁以上的成年人2046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腹部B超检查对NAFLD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能以及生活习惯检测结果与NAFLD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46例中符合NAFLD诊断者604例,其中男性381例(31.5%),女性223例(26.6%),二者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7,P<0.05)。不同职业人群NAFLD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28,P<0.01)。NAFLD组与NAFLD组在喜食肉类、喜煎炸、吸烟、常吃宵夜、常在外就餐、经常锻炼、熬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咖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指标明显高于NAFLD组(P<0.05),而NAFLD组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NAFLD组(P<0.01)。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均为NAFLD患者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NAFLD的保护因子。结论①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②喜食肉食、吸烟、熬夜、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与职业环境也与NAFLD密切相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危险因素 生活习惯